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结构优化与政策建议
本文选题:黑龙江 切入点:吉林 出处:《农业现代化研究》2014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从产业间和产业内结构两方面,阐述了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林业产业演进历程;并运用区位商法理论对林区林业主导产业进行识别。研究结果表明,林区林业产业结构渐趋合理化,但仍需进一步优化:应选择木制品制造业和林业旅游与休闲服务业作为主导产业培育,并对木材采运业、锯材木片加工业衰退产业进行扶持和引导。从培育与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增加科技投入和推进科技创新,完善林业产权制度方面,提出了林区林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具体对策和建议。
[Abstract]:This paper expounds the evolution course of forestry industry in the state-owned forest region of Northeast Inner Mongolia from two aspects of inter-industry and intra-industry structure, and applies the theory of location quotient to identify the leading forestry industry in forest region. The structure of forestry industry in forest area is gradually rationalizing, but it still needs to be further optimized: the wood product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the forestry tourism and leisure service industry should be selected as the leading industries to cultivate, and the timber extraction and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should be selected. To support and guide the declining industry of sawwood processing industry, to cultivate and rationally utilize forest resources, to increas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put and to promot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to improve the forestry property right system.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optimizing forestry industry structure in forest area are put forward.
【作者单位】: 东北林业大学林业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
【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林产品加工业产业集群形成机理及培育路径研究”(编号:G201105) 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黑龙江省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林业生态产业集群演进及发展模式研究”
【分类号】:F326.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杨为燕;;林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主导产业识别——江西省的实证分析[J];林业经济;2008年07期
2 耿玉德;万志芳;;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研究[J];林业科学;2006年06期
3 陈蕾;;软件产业演进基本理论问题探讨[J];商业时代;2011年10期
4 李微;万志芳;;关于林业产业演进的理论探讨[J];世界林业研究;201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杨洋;;合芜蚌汽车配套产业集群运行机制与结构升级研究[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2 廉同辉;;基于灰色层次决策理论的合芜蚌试验区产业效应分析[J];安徽工程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3 宋华;陈天宇;;安徽省科学研究事业投入产出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6期
4 师学萍;龚红梅;姚新华;;西藏林芝地区特色产业选择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2期
5 林辉辉;;招商引资在县域产业结构优化中的作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03期
6 王波;牛亚菲;;京郊民俗旅游村深度开发的思考——以密云为例[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7 杨猛;宋飞;户涛;;新疆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的灰色关联分析[J];北方经济;2010年10期
8 史晓瑜;;资源禀赋、竞争优势与新疆产业结构优化战略[J];北方经济;2011年18期
9 高宇列;沈月琴;黄坚钦;王慧琴;;中国山核桃产业成长阶段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10 李骁天;王莉;;我国体育用品产业市场垄断与竞争分析——以市场行为为切入点[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祝慧;;我国信息安全产业的SCP理论分析[A];2007年全国第十一届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张驰;顾成友;;基于供需结构视角下的重庆市产业结构优化之路[A];第二届中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论坛暨纪念建国六十周年高层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王刚;;海滨城市主导产业选择与区域经济发展——以秦皇岛为例[A];经济、技术与环境——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靳共元;杨振东;;因地制宜 趋利避害 突出特色——简论西部工业化道路[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第24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郑磊;;中国服务业对外开放政策对跨国公司投资的影响[A];生产力理论创新与社会实践--中国生产力学会第15届年会暨世界生产力科学院(中国籍)院士研讨会文集[C];2010年
6 曹力维;何波;廖婴露;;城乡统筹下产业耦合研究的思考[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朱俊凤;;沙产业理论与内涵[A];中国治沙暨沙产业研究——庆贺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成立10周年(1993-2003)学术论文集[C];2003年
8 朱俊凤;;沙产业的形成与发展[A];中国治沙暨沙产业研究——庆贺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成立10周年(1993-2003)学术论文集[C];2003年
9 朱俊凤;;沙产业的经营与管理[A];中国治沙暨沙产业研究——庆贺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成立10周年(1993-2003)学术论文集[C];2003年
10 武云亮;李佩;;上海及其周边地区产业集聚协同定位对安徽服务业发展的启示[A];中部崛起与现代服务业——第二届中部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冀勋;区域开发中的主导产业选择与绩效评估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刘青;广东经济可持续发展调控体系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3 叶宏伟;国际市场势力与出口商品结构升级[D];浙江大学;2011年
4 罗光强;粮食大省粮食安全责任及其实现机理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5 黄向春;我国煤炭产业环境综合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6 郑洪涛;河南省地质勘查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7 卜小平;中国煤层气产业发展途径与前景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8 孟庆丰;我国矿企海外矿业项目投资决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9 严晓建;江苏省沿海潮间带风电产业综合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10 韩美玲;全球经济变革中黄金的地位与趋势[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曙;湖北省淡水渔业发展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2 席亚军;我国排污权交易对市场结构影响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3 张颖;南宁市旅游业发展对扩大内需的效应评价[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朱悦;中国外向型经济增长方式对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郭琳琳;国际产业转移与重庆市制造业升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曹梅玲;中国大蒜出口贸易发展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7 裴丽杰;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8 宋志博;我国证券业市场结构、行为与绩效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魏巍;辽宁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顾红;基于SCP范式的葫芦岛市旅游产业组织及政策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孔凡斌;江西省及南方集体林区森林资源比较[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陈艳莹;叶良柱;;产业演进阶段识别方法研究述评[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05期
3 耿玉德;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实施天保工程的阶段性评价与分析[J];林业财务与会计;2004年10期
4 耿玉德;万志芳;;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研究[J];林业科学;2006年06期
5 李建强,祖立义,钟秀玲;种植业比较优势分析——以四川省为例[J];农村经济;2005年09期
6 殷祚云;Logistic曲线拟合方法研究[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2年01期
7 王宏利;企业并购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J];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8 陈蕾;;软件产业演进基本理论问题探讨[J];商业时代;2011年10期
9 李顺龙 ,黄东艳;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国有森工改造对策研究[J];中国林业企业;2004年05期
10 姜开宏,陈江龙,陈雯;比较优势理论与区域土地资源配置——以江苏省为例[J];中国农村经济;2004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微;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林业产业演进与发展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丽;谭天玲;陈辉;;有关林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策略分析[J];绿色科技;2012年09期
2 赵建华;关于晋中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考[J];山西林业;2000年05期
3 余浩光;浅谈广西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J];广西林业;2001年04期
4 张国宝;贵州林业产业结构急需进行战略性调整[J];贵州社会科学;2001年04期
5 马群智,杨朝兴,赵体顺;加快信阳林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思路[J];林业财务与会计;2001年09期
6 杨少文,王东升;南阳市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初探[J];河南林业科技;2002年01期
7 聂爱社;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若干问题探讨[J];河南林业科技;2002年03期
8 杨少文 ,王东升;立足优势调结构 培育特色求发展——南阳市林业产业结构调整探析[J];河南林业;2002年06期
9 梁沛轩;尖扎县调整林业产业结构的基本思路[J];青海草业;2002年03期
10 郭立新;建设林业综合开发区是调整林业产业结构的途径之一——以吉林省珲春林业综合开发区为例[J];林业资源管理;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王光玉;杨云;;福建省林业产业结构调整重点与对策的研究[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2 李永慧;李华晶;;中国林业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变化实证分析[A];绿色经济与林业发展论——第六届中国林业技术经济理论与实践论坛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杨华;调整林业产业结构 加快生态环境建设[N];贵州政协报;2000年
2 庄绪利 王绍燕;加速林业产业结构调整[N];长白山日报;2010年
3 罗亮;我省将优化林业产业结构转变产业发展方式[N];湖北科技报;2008年
4 张洪民;我市林业产业结构应调整[N];大连日报;2011年
5 李书宏;桥市加快林权改革 优化林业产业结构[N];营口日报;2007年
6 白秀萍;北美林业产业结构变化 企业战略调整[N];中国绿色时报;2008年
7 李福臣;大过口乡调优林业产业结构促农增收[N];楚雄日报(汉);2008年
8 蒋清明 罗小平 岳池记者站 胡佐斌;调整产业结构 为百姓增收致富[N];广安日报;2010年
9 祝在时;加快推进林业转方式调结构[N];人民政协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李凌翌 缪琴;“创森”定下“成都坐标”[N];成都日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帆;江省林业产业结构分与优化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2年
2 叶锋;我国林业产业结构与增长分析[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3 高晓雨;基于灰色理论的黑龙江省林业产业结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4 张恒伟;内蒙古根河市林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5年
5 杨云;福建省林业产业结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5年
6 李元元;北京市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及相关问题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7 姜微;湖南省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及调整对策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8 朱曼;基于灰色理论的四川省林业产业结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9 袁琦;湖南省林业产业结构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6年
10 杨武健;区域林产品流通与林业产业结构变化关系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6529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flw/1652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