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以来北京城市功能格局与去工业化进程
本文选题:全球城市 + 城市功能 ; 参考:《城市规划学刊》2008年03期
【摘要】:20世纪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去工业化"以及与信息产业相关的新兴产业的崛起深刻地影响着城市结构。在国内,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甚至是全球城市,在城市发展和战略制定中,也正突出表现着"去工业化"态势。依据2005年的1%人口调查数据与北京18个区县、20个就业行业门类数据,通过区位商法、集中度系数等判断当前北京的城市功能格局,并根据五普就业结构等数据,分析北京的功能转型特征,以及北京去工业化进程特征。其基本的结论包括:①在所有的就业行业门类中,制造业在北京仍然最高,城市功能格局属于"同心圆结构"圈层空间模式:②2000年以来.北京城市功能去工业化态势显著,高级服务业发展迅速:第一产业和制造业就业比重锐减,FIRE(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以及文化创意相关的"科教文卫体"有较快的增长。北京开始向"创意城市"、"后工业城市"等迈进;③在去工业化进程中,北京城市功能格局开始呈现分散化和相对均衡化态势,金融业和房地产业等高级服务业对人口空间增长具有较显著的拉动作用,但外围县区仍持续工业化,总体而言去工业化成为影响城市空间格局的一个重要因素。
[Abstract]:Since the 20th century, the "deindustrialization" of cities in western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regions and the rise of new industries related to information industry have profoundly affected the urban structure.In China, the big cities in the developed regions, especially the mega-cities and even the global cities, are also showing the trend of "deindustrialization" in the process of urban development and strategy formulation.According to the 1% population survey data of 2005 and the data of 18 districts and counties and 20 employment sectors in Beijing, the current urban functional pattern of Beijing is judged by the location quotient law and concentration coefficient, and the data of the Wupu employment structure are also used.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eijing's functional transformation and the process of Beijing's deindustrialization.The basic conclusions include that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still the highest in Beijing, and the urban functional pattern belongs to the "concentric circular structure" spatial pattern of "concentric circle": since 2000,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still the highest in all the categories of employment industry.The trend of deindustrialization of urban function in Beijing is remarkable, and the advanced service industry is developing rapidly: the proportion of employment in primary industry and manufacturing industry has decreased sharply. FIREand the "science, education, culture and health system" related to culture and creativity have increased rapidly.Beijing began to move toward "creative city", "post-industrial city" and so on. In the process of deindustrialization, Beijing's urban function pattern began to show a trend of decentralization and relative equalization.Higher service industries such as finance industry and real estate industry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promoting population spatial growth, but the peripheral counties continue to industrialize. In general, deindustrializ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urban spatial pattern.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浙江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东华大学旅游系;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中国城市化格局、过程及其机理研究”(4043501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特大城市地区的规划制度与环境研究”(50578088)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北京新城建设战略研究”(06BdCS004) 北京市教委学科群规划项目(“北京2049战略”)
【分类号】:TU98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张水清,杜德斌;上海中心城区的职能转移与城市空间整合[J];城市规划;2001年12期
2 孙樱;试论新时期城市职能研究的必要性[J];城市规划;1995年05期
3 于涛方;顾朝林;吴泓;;中国城市功能格局与转型——基于五普和第一次经济普查数据的分析[J];城市规划学刊;2006年05期
4 李健;宁越敏;;1990年代以来上海人口空间变动与城市空间结构重构[J];城市规划学刊;2007年02期
5 杨亚琴,王 丹;国际大都市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的比较研究——以纽约、伦敦、东京为例的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5年01期
6 钟水映,李晶,刘孟芳;产业结构与城市化:美国的“去工业化”和“再城市化”现象及其启示[J];人口与经济;2003年02期
7 刘俊杰;王述英;;全球性城市的产业转型及对我国的启示[J];太平洋学报;2007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包睿;;我国三大都市圈产业结构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2期
2 钱学敏;姚瑶;;上海零售业郊区化发展现状初探[J];北方经济;2009年08期
3 赵渺希;;上海市中心城区外来人口社会空间分布研究[J];地理信息世界;2006年01期
4 陈淑祥;王博;;国内外区域中心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路径比较[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5 赵鹏军,张奋;城市用地功能置换中的公共空间设计——旧金山滨水区公共空间设计的成败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5年02期
6 许锋;周一星;;我国城市职能结构变化的动态特征及趋势[J];城市发展研究;2008年06期
7 叶振宇;宋洁尘;;国际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经验及其对滨海新区的启示——以纽约、伦敦和东京为例[J];城市;2008年09期
8 曾安;杨英;;区域中心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混合模式与路径[J];四川兵工学报;2009年04期
9 张谦益;土地置换和城市持续发展──以济南市为例[J];城市规划汇刊;1997年03期
10 于涛方;顾朝林;吴泓;;中国城市功能格局与转型——基于五普和第一次经济普查数据的分析[J];城市规划学刊;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王彦庆;;大都市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态势和驱动模式研究[A];服务业发展与创新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丁志刚;;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研究[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6年
3 宋劲松;徐东辉;杨满伦;温雅;;圈·区·片·网——区域性中心城市总体规划新思维[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刘杰;;国内外区域中心城市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特色比较及经验启示[A];中部崛起与现代服务业——第二届中部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李亚林;袁声莉;;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问题研究:一个集群品牌维护的博弈模型分析[A];中部崛起与现代服务业——第二届中部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张永庆;;总部经济与西部城乡协调发展[A];中国西部地区城乡协调发展与社会创新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林建永;吴永兴;;以“城乡一体化”为指向,促进上海空间布局协调发展[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4)[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秀荣;国际金融中心历史变迁与功能演进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2 张峰;昆山人口变迁研究:1978-2005[D];苏州大学;2008年
3 杨霞;基于区域学习理论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竞争优势构建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4 冯建超;日本首都圈城市功能分类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徐建;社会排斥视角的城市更新与弱势群体[D];复旦大学;2008年
6 李威;更新·嬗变[D];天津大学;2007年
7 李志平;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形成和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8 马鹏;城市规划对大城市近郊社区空间影响的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9 关长海;城市现代服务业竞争力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10 王波;中国现代服务业地区差异与集聚发展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庄清娥;集群视角下我国金融中心竞争力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2 石少功;我国电子商务服务业集群形成机理及其发展对策的探索性研究[D];华侨大学;2009年
3 杨安;新城开发中动态组织结构的低效问题与改进建议[D];同济大学;2008年
4 张天翼;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对厦门城市功能提升的影响研究[D];集美大学;2009年
5 郑俊;产业集群视角下的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模式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6 徐艳红;上海市中心城区旧住宅更新改造模式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7 王骞;地方政府在推动服务业发展中的对策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8 余承;红谷滩新区创新现代服务业的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9 张宏洲;上海市青浦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问题和对策建议[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李秀珍;上海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演化发展与经济效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宁越敏;上海市区生产服务业及办公楼区位研究[J];城市规划;2000年08期
2 张水清,杜德斌;上海中心城区的职能转移与城市空间整合[J];城市规划;2001年12期
3 吴良镛;城市地区理论与中国沿海城市密集地区发展[J];城市规划;2003年02期
4 顾朝林;;中国城市发展的新趋势[J];城市规划;2006年03期
5 孙樱;试论新时期城市职能研究的必要性[J];城市规划;1995年05期
6 唐子来;西方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理论和方法[J];城市规划汇刊;1997年06期
7 彭再德,宁越敏;上海城市持续发展与地域空间结构优化研究[J];城市规划汇刊;1998年02期
8 于涛方;吴志强;;“Global Region”结构与重构研究——以长三角地区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06年02期
9 周一星,R.布雷德肖;中国城市(包括辖县)的工业职能分类——理论、方法和结果[J];地理学报;1988年04期
10 高向东,吴文钰;20世纪90年代上海市人口分布变动及模拟[J];地理学报;2005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谭峰;外资与上海城市空间结构变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北京市拟在建项目[J];中国建设信息;2004年16期
2 Peter Hall ,陈闽齐;全球城市[J];国外城市规划;2004年04期
3 ;北京市国际学校[J];世界建筑导报;2005年05期
4 范文明;全球城市严重缺水[J];福建环境;1996年03期
5 ;DZ40/120双导向钻扩机鉴定会[J];工程机械;1984年12期
6 张兴国;北京市防洪自动测报系统简介[J];水文;1990年03期
7 ;北京市率先实施建筑节能65%标准[J];中国建设信息供热制冷;2005年02期
8 李静,符祚钢;精英赛事 技艺切磋——北京市职工数控技能大赛开赛[J];制造技术与机床;2005年09期
9 沈天孙;城市高层建筑电器设备讨论会在北戴河召开[J];电气应用;1984年01期
10 师全忠;;北京市建材工业总公司1990年优质产品名单[J];砖瓦世界;1991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筠;;2000年北京市售液态乳及其制品卫生质量调查[A];新世纪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中华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2 刘薇;;北京市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分析[A];北京市第十二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选编[C];2003年
3 沈湘;;关于发展北京市光机电一体化产业的若干思考[A];2002年北京光电子产业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陈绍贤;;浅谈制造业中的设备信息管理[A];浙江省化工学会成立五十周年庆祝大会暨第二届省(市)际化学化工科技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 ;专家介绍[A];中国牛业高峰会暨中国畜牧业协会牛业分会成立大会论文集[C];2005年
6 韩暖生;;制订北京市统计“十五”规划有关问题的探讨[A];北京市第十一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选编[C];2001年
7 刘俊杰;;现代服务业与城市功能转型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8 宋健;;制造业与现代化[A];制造业与未来中国——2002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9 严正;;中国:迈向制造业强国[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顾文选;杨春志;;城市功能国际化的条件、趋势与对策[A];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两岸四地城市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赵陈;完善城市功能 改善人居环境[N];巴中日报;2009年
2 王晓春;安庆开发区优化城市功能[N];安庆日报;2009年
3 通讯员贾明;阜康去年投资1.83亿元完善城市功能[N];昌吉日报;2010年
4 报道员 周谷风;全球城市人口增10亿[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5 本报记者 宋晓梦;让学生从谷底起飞[N];光明日报;2005年
6 记者 罗霞 卓上雄;提高中心组团的城市功能[N];海南日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赵晓强;北京是中外银行的首选之地[N];经济日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邹玲;完善城市功能 打造宜居城市[N];博尔塔拉报;2009年
9 王国庆 常委;提升和完善城市功能 建设滨海大城市[N];营口日报;2009年
10 何铁章 焦春江 袁淑红 徐昌旺;丰宁县城城市功能全面提升[N];承德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俚君;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制造业[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2 夏林茂;北京市“控规调整”中的技术与政治性因素分析[D];清华大学;2005年
3 石正方;城市功能转型的结构优化分析[D];南开大学;2002年
4 李莲芳;北京市地表水体污染评价与控制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5 吴晓隽;上海大都市圈的结构及功能体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6 崔耀东;制造业信息系统应用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2年
7 张晖;FDI对中国制造业市场结构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5年
8 程东会;北京城近郊区地下水硝酸盐氮和总硬度水文地球化学过程及数值模拟[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9 凌丹;制造业全球化与本土化关联机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10 吴学花;中国产业集聚分析[D];山东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靳颖;北京市空气花粉污染的研究[Ⅱ][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2 赵健雅;北京市旅游客源市场预测与分析[D];北京化工大学;2002年
3 李倩;北京市空气花粉污染的研究[Ⅰ][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4 潘承仕;城市功能综合评价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5 王晶;大连市城市功能扩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6 钟国庆;北京市休闲果业发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7 宋大维;北京市中学生体育伤害事故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8 王永泉;北京市蔬菜产业化发展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9 杨彦;北京市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10 雷雨;北京市住宅业发展的系统动力学分析[D];清华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7361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flw/1736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