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监管制度缺陷及其克服
本文选题:国有产权转让 + 监管制度缺陷 ; 参考:《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摘要】: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监管失效的根源在于现行监管制度存在缺陷,如市场机制因存在不完全竞争,产权转让结果可能偏离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目标;政府管制因缺乏法律对政府权力的有效约束,政府难逃“囚徒困境”;民商法和行政法等传统法律制度因不能调整宏观经济调控关系,导致法律调控不力;等等。这些制度缺陷因具有内生性而不能得到自我修复,因此需要建构一个新的制度予以克服。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监管法能够通过对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宏观调控经济关系的调整,确立参与主体的法律地位,防止市场的失衡、政府的“错位”和“越位”,弥补民商法和行政法之局限。因此,制定一部专门调整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监管关系的单行法,是克服现行监管制度缺陷的最佳途径。
[Abstract]:The root of the failure of state-owned property rights transfer supervision lies in the defects of the current supervision system, such as the incomplete competition in the market mechanism, the result of property right transfer may deviate from the national macro-economic control target; Due to the lack of effective restriction of the law on the government power, the government cannot escape the "prisoner dilemma"; the traditional legal systems such as civil and commercial law and administrative law cannot adjust the macro-economic regulation and control relationship, which leads to the lack of legal regulation and control; and so on. These institutional defects cannot be repaired by themselves because they are endogenous, so we need to construct a new system to overcome them. The law of supervision over the transfer of state-owned property rights of enterprises can establish the legal status of the participants through the adjustment of macro-control and economic relations of the transfer of state-owned property rights of enterprises, and prevent the imbalance of the market, the "misplacement" and "offside" of the government. To make up for the limitation of civil and commercial law and administrative law. Therefore, it is the best way to overcome the defects of the current supervision system to formulate a special law to regul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ate-owned property rights transfer and supervision of enterprises.
【作者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
【分类号】:F27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陶广峰,胡小红;公共经济法论略[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2 杨思斌;功利主义法学述评[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3 于海;;政府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环保责任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8期
4 杨文革;;马克斯·韦伯政治合法性理论评析[J];北方论丛;2006年01期
5 张诗波;;明代“私铸钱”与国家的应对措施[J];北方论丛;2007年05期
6 关保英;;论内部行政合同[J];比较法研究;2007年06期
7 魏光奇,丁海秀;清末至北洋政府时期区乡行政制度考略[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8 余涛;席玉宝;;基于消费时间对体育消费品效用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9 黄文仁;刘英杰;;学校体育改革应注意理性教育与非理性教育的有机整合[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10 马丽娜;社会基本经济制度:公平与效率[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牛琦彬;贾松岩;;OPEC在世界原油市场的垄断度分析[A];第一届中国能源战略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张国兵;;高教结构调整与教育政策的权力限度[A];科学发展观和中国高等教育——2005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5年
3 张玉海;;科学发展才是硬道理——金沙能源系统开发的科学发展观初探[A];第14届世界生产力大会论文集[C];2006年
4 郝宇青;倪稼民;;对苏共执政合法性资源再生产问题的反思[A];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2004年年会暨“社会主义基本理论与当今社会主义实践”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海峰;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2 丛日云;基督教二元政治观与近代自由主义[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3 彭灵勇;法律推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4 柴华奇;中国居民收入分配与经济发展[D];西北大学;2003年
5 龚天平;走向卓越[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孙承华;中国燃料酒精产业发展模式与政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7 方统法;组织设计的知识基础论[D];复旦大学;2003年
8 肖艳;家族企业的制度结构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9 蓝宇蕴;都市里的村庄[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10 杨运鑫;多中心大学制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雷天遥;价值视野中的中国法治现代化[D];湘潭大学;2001年
2 彭艳崇;当代中国村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3 皮文辉;直属航空运输企业确立投资主体地位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4 李明镇;中国养老保险隐性债务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5 崔立华;外部经济与农村工业集聚区的形成与发展[D];河南大学;2002年
6 吴士健;农村税费制度改革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2年
7 刘睿;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历程及发展趋势[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8 李强;重庆市发展特色农业与推进产业化经营相结合的制度创新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3年
9 张乃文;我国国有控股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3年
10 赵钢;论合同债权的刑法保护[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9727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flw/1972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