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行政法本质上是平衡法
[Abstract]:The bigges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administrative law and other legal departments is that the administrative organ, as one party to the administrative law, has state power and is the administrator; the opposite party is a citizen, a legal person or other organization, and does not have state power. It's the manager. This determines the nature of administrative law with different times, different countries have different regulations on the status of administrative law subjects, but not as stable as the essence of civil and commercial law which adjus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qual subjects. In an era and a country that emphasizes the dominant position of administrative organs and the subordinate status of citizens, the essence of administrative law can only be manifested as "administrative law",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administrative organic law and administrative behavior law as the center. Lack of administrative procedure law and administrative supervision law, there is no administrative procedure law and state compensation law. In an era and a country where civil rights are emphasized and administrative arbitrariness is feared, the essence of administrative law may be manifested as "controlling power law",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that the purpose of administrative law is mainly to control executive power and protect civil rights. The law of management and the law of control over power are both the products of a specific era, although they have their progressive functions under certain historical conditions, they all have obvious bias.
【作者单位】: 北京中联律师事务所
【分类号】:D91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永欣,王平达;用平衡论的观点审视现代行政法中的“行政权和公民权”[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2 刘祥国;我对马克思主义法本质的理解[J];娄底师专学报;2003年01期
3 刘春萍;刘晓华;;转型期俄罗斯联邦行政法发展趋向研究[J];法学与实践;2005年03期
4 郑丽清;;程序理念在现代行政中的重塑[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5 郑爱林;陈婷婷;;现代行政的正当性危机——兼论现代行政模式的转换[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6 敖德明;对建立、完善现代行政程序制度的探讨[J];行政与法;1999年01期
7 杨海坤;现代行政公共性理论初探[J];法学论坛;2001年02期
8 傅恒;行政法本质的“相对论”[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9 童之伟;当代中国应当确立什么样的法本质观——法的本质研究之三[J];法学;1998年12期
10 罗宗毅;兼顾行政权与公民权的相对平衡[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覃启波;;现代行政权的定位与现代行政权异化之防范[A];新世纪行政管理研究——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1999年年会暨“政府管理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2 薛霞霞;;马克思的资源节约理论与现代行政浪费[A];《资本论》与经济学的发展——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6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王广涛;;对环境行政合同制度的再思考[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4 袁明圣;;权力复归:行政体制改革的进路选择[A];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法律问题——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董文媛;;现代行政中的公众参与制度研究[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6 罗英姿;;浅论行政权与依法行政[A];第二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7 杨叶红;;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野下法本质的契约论[A];湖南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孙丽岩;;行政权下的自由之辩——以赵C姓名权行政诉讼案为例[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程建;;关于地方公共行政行为方式变革法律问题的思考——以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为视角[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10 黄先雄;;论现代行政之特点与优势对司法审查的影响——以美国为例[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陆贤斌;行政自由裁量权存在的合理性[N];江苏经济报;2006年
2 袁曙宏;加快建立法治政府[N];人民日报;2005年
3 王旭东;以评比达标“量减”促进现代行政“质增”[N];西安日报;2011年
4 白新亚;土地确权:司法权不能取代行政权[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9年
5 徐升权;简论依法制权[N];光明日报;2003年
6 刘金林;公安侦查权仍属行政权[N];检察日报;2004年
7 王建忠 顾卫;农村住宅翻建须获得行政许可[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6年
8 欧阳晨雨;行政权更应维护司法权威[N];人民法院报;2006年
9 梁慧星;开放纳税人诉讼以私权制衡公权[N];人民政协报;2007年
10 陈国俊;应规制破产程序中的行政权[N];江苏经济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旭勇;行政判决的分析与重构[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2 刘少军;法边际均衡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3 杨代雄;德国古典私权一般理论及其对民法体系构造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7年
4 苏春雨;中国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机制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5 吴燕;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四川基层司法审判的现代转型[D];四川大学;2007年
6 宋立恒;金代社会等级结构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7 赫然;行政相对方权利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8 孙丽岩;授益行政行为及其法治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9 宋双;我国司法监督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10 朱勇;中国传统刑事司法中的实体主义精神研究[D];河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武春荣;论法治社会中的警察行政权[D];山西大学;2004年
2 范春玲;警察行政权探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3 黄先雄;我国行政诉讼视野下的司法权与行政权的关系[D];湘潭大学;2004年
4 吴影杰;社会保障的行政法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5 文璐;我国出入境边防检查体制演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6 王新艳;从行政权的演化看有限政府[D];郑州大学;2004年
7 王昭权;论自由裁量行政行为司法审查[D];黑龙江大学;2004年
8 李德锋;论高校行政权运行的司法介入[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石福义;建构行政权与公民权之公平[D];吉林大学;2005年
10 刘俊峰;侦查权性质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2869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flw/2286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