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诉讼法论文 >

当代中国刑事诉讼法律移植:经验与思考

发布时间:2017-02-08 14:10

  本文关键词:进步抑或倒退:刑事诉讼法修改草案述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何勤华. 法律移植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221及以下. 沈宗灵. 比较法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668,678. 米健. 法律文化交往与文化主体意识"[J].中国法学,2012,(02). 倪正茂. 比较法学探析[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288-293. 黄金兰. 法律移植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 D.奈尔肯,J.菲斯特,高鸿钧. 法律移植与法律文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简玛利亚·阿雅尼,彭小龙. 转型时期的法律变革与法律文化:后苏联国家法律移植的审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汪海燕. 除魅与重构:刑事诉讼法律移植与本土化[J].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7,(02). 汪海燕. 我国刑事诉讼模式的选择[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艾佳慧. 刑事诉讼的制度变迁与理论发展-从《刑事诉讼的中国模式》切入"[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11,(05). Alan Watson. Legal Transplant and Law Reform[J].Law QuarterlyReview,1976.79. 安·赛德曼,罗伯特·赛德曼,冯玉军,俞飞. 发展进程中的国家与法律:第三世界问题的解决和制度变革[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52. 安·赛德曼,罗伯特·赛德曼,赵庆培. 评深圳移植香港法律的建议[J].比较法研究,1989,(3-4). 米尔吉安·R.达玛什卡,郑戈. 司法和国家权力的多种面孔-比较法视野中的法律程序[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2. 米尔吉安·R.达玛斯卡,吴宏耀,魏晓娜. 比较法视野中的证据制度[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232,注3. 米尔吉安·R.达玛斯卡,吴宏耀,魏晓娜. 比较法视野中的证据制度[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232,注6. 米尔吉安·R.达玛斯卡,吴宏耀,魏晓娜. 比较法视野中的证据制度[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246,注6. 弗里德里希·卡尔·冯·萨维尼,许章润. 论立法与法学的当代使命[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 7-12. 米尔吉安·R.达玛什卡,郑戈. 司法和国家权力的多种面孔-比较法视野中的法律程序[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3. 米尔吉安·R.达玛什卡,郑戈. 司法和国家权力的多种面孔-比较法视野中的法律程序[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1. 米尔吉安·R.达玛什卡,郑戈. 司法和国家权力的多种面孔-比较法视野中的法律程序[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2. 米尔建·R.达玛斯卡,李学军. 漂移的证据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208. 兰博约,王志强. 对抗式刑事审判的起源[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319. 克劳思·罗科信,吴丽琪. 刑事诉讼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615以下. 汪建成. 刑事诉讼文化研讨[J].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1999,(06). 左卫民. 中国道路与全球价值:刑事诉讼制度三十年"[J].法学,2009,(04). 左卫民. 进步抑或倒退:刑事诉讼法修改草案述评[J].清华法学,2012,(01). 左卫民. 权利话语/实践的艰难展开:1996年刑事诉讼法典修改的反思[J].中外法学,2002,(04). 左卫民. 进步抑或倒退:刑事诉讼法修改草案述评[J].清华法学,2012,(01). 陈瑞华,田文昌. 刑事辩护的中国经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74以下.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刑法室. 关于修改刑事诉讼法的决定)释解与适用[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12.52. 约翰·W.斯特龙,汤维建. 麦考密克论证据[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341-343. 宋英辉. 刑事诉讼法学研究述评(1978-2008)[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698以下. 左卫民. 中国刑事诉讼模式的本土构建[J].法学研究,2009,(02). 高鸿钧. 美国法与全球化:典型例证与法理反思[J].中国法学,2011,(01). 左卫民. 刑事诉讼的中国图景[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220. 苏力. 也许正在发生:转型中国的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11. 左卫民. 范式转型与中国刑事诉讼制度改革[J].中国法学,2009,(02). 强世功. 迈向立法者的法理学-法律移植背景下对当代法理学的反思[J].中国社会科学,2005,(01). 彼得·埃文斯,迪特里希·鲁施迈耶,西达·斯考克波,方力维. 找回国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2-38. 左卫民. 刑事诉讼制度变迁的实践阐释"[J].中国法学,2011,(02). 左卫民. 中国刑事诉讼运行机制实证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301-354. 孔令泉. 国内非法证据排除第一案[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2. 陈卫东,程雷,孙皓,陈岩. 两个证据规定'实施情况调研报告-侧重于三项规定的研究"[J].证据科学,2012,(01). 陈瑞华. 量刑程序中的理论问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9. 左卫民. 中国量刑程序改革:误区与正道"[J].法学研究,2010,(04). 陈瑞华. 量刑程序中的理论问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34-35. 黄宗智. 过去和现在:中国民事法律实践的探索[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8.


  本文关键词:进步抑或倒退:刑事诉讼法修改草案述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410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2410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c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