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诉讼法论文 >

调审分离诉讼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8 09:08

  本文关键词:调审分离诉讼模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调审合一”的程序构造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就受到学者们的严厉质疑,至最高人民法院提出“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司法政策,法律界更是争论不休。司法实践中,调审合一模糊法官身份,易导致“强制调解、诱导调解、以拖促调、久调不判”等问题。调解和审判是我国民事审判中两种不同的结案方式,两者之间存在诸多差异,适度分离调解和审判,能更好地尊重当事人意愿、化解社会矛盾、缓解司法供需失衡、维护司法权威。调审分离,也是当前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之重要课题。国内外调审分离司法实践也有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本文在考察域外调审分离模式后,对我国调审分离试点模式、试点成效以及所存在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分离模式、程序转换、人员调配、案件范围、考评机制、调解履行等方面构建调解和审判程序分离的诉讼模式。
【关键词】:调解 审判 调审合一 调审分离 诉讼模式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5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7
  • 引言7-8
  • 一、难以忘怀的现实:调审合一的司法实践困境8-12
  • (一) 尴尬场景——典型案例现隐患8-9
  • (二) 法官困惑——双重身份界难析9-10
  • (三) 公众质疑——司法权威受重创10-12
  • 二、调审分离诉讼模式的正当性12-21
  • (一) 调解与审判的不同面相12-14
  • 1、调解自愿,审判强制12
  • 2、调解互谅互让,审判非黑即白12-13
  • 3、调解化解矛盾,审判宣告规则13
  • 4、调解达成合意,审判严格遵守法律13-14
  • (二) 调审分离的现实价值14-18
  • 1、自愿合法调解,突破强制怪圈14-15
  • 2、化解矛盾纠纷,实现两个效果统一15-16
  • 3、缓解司法压力,减轻当事人诉累16
  • 4、维护司法权威,提升司法公信力16-17
  • 5、队伍职业化发展,培育精英法官17-18
  • (三) 时代背景18-21
  • 1、深处司法改革浪潮18-19
  • 2、改革之重要课题19-21
  • 三、调审分离的国内外实践21-30
  • (一) 他山之石——域外调审分离模式考察21-24
  • 1、美国21-22
  • 2、欧洲22-23
  • 3、日本23-24
  • (二) 实践探索——我国调审分离试点经验总结24-30
  • 1、试点模式24-27
  • 2、试点成效27-28
  • 3、问题与反思28-30
  • 四、调审分离诉讼模式的制度建构30-36
  • (一) 分离模式:设置调解室,专司案件调解30-31
  • (二) 程序转换:确定流转程序,完善衔接环节31-32
  • (三) 人员调配:创主体多元化,纳专业技术人才32-33
  • (四) 案件范围:类型化分流,针对性调解33-34
  • (五) 考评机制:科学绩效考核,合理压力下调解34-35
  • (六) 调解履行:强制执行,必支付诚信缺失代价35-36
  • 结语36-37
  • 参考文献37-4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珉;;协同主义诉讼模式:我国民事诉讼模式的新选择[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2 张珉;;协同主义诉讼模式的法理分析[J];理论建设;2006年04期

3 潘怀平;;和谐诉讼模式的司法能动性探索[J];理论导刊;2008年08期

4 卢少锋;;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诉讼模式初探[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05期

5 陈桂明;刘田玉;;和谐主义:诉讼模式的“第三条道路”[J];法制资讯;2008年09期

6 赵子强;袁登明;;刑民交叉案件的诉讼模式问题研究[J];法律适用;2009年02期

7 阳建勋;;风险社会对传统诉讼模式的挑战及其变革[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8 陈涛;;消费公益诉讼模式的选择分析[J];人民论坛;2012年32期

9 刘虹;张道功;;诉讼模式的效益分析[J];社科与经济信息;2002年04期

10 张李恩迪;吴爱民;赵愚;;我国证券赔偿群体性诉讼模式的重构[J];政府法制;2009年07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大连市沙河口区人民法院院长 曲云杰;构建和谐主义诉讼模式[N];大连日报;2008年

2 王斌;公诉与自诉的诉讼模式分析[N];江苏法制报;2013年

3 符向军;和谐主义诉讼模式是司法改革的新方向[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7年

4 刘学智;和谐主义诉讼模式的价值与功能[N];中国信息报;2009年

5 周斌;解读和谐主义诉讼模式[N];法制日报;2007年

6 王斗斗;和谐主义诉讼模式是民诉方向[N];法制日报;2007年

7 张春萍;邗江法院创建新型行政诉讼模式[N];江苏经济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顾晓晖;便民思维刷新“诉讼模式”[N];南通日报;2008年

9 张立勇;践行“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的思考[N];人民法院报;2009年

10 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院长 郭伟清;未来网络化诉讼模式构想[N];人民法院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浩;清末诉讼模式的演进[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2 张珉;协同主义诉讼模式的法理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芳芳;民行交叉案件诉讼机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4年

2 何荣香;调审分离诉讼模式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6年

3 刘正霞;和谐主义诉讼模式初探[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妍婧;关于我国仲裁趋向诉讼模式的法理思考[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5 郑芳;和谐理念下的协同主义诉讼模式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09年

6 刘颖;我国行政诉讼模式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9年

7 洪海涛;论我国证券民事赔偿诉讼模式[D];复旦大学;2011年

8 金智慧;刑民交叉程序研究[D];青岛大学;2013年

9 郑丽丽;论证券民事赔偿诉讼的诉讼模式[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10 张洪敏;论行政诉讼的模式[D];湘潭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调审分离诉讼模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25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2925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7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