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诉讼法论文 >

附带民事诉讼制度下刑事被害人民事权利保护

发布时间:2017-04-11 00:27

  本文关键词:附带民事诉讼制度下刑事被害人民事权利保护,,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我国刑事诉讼制度分为两部,其中的附带民事部分是被害人寻求司法救济的重要手段,但是在实践的司法审判中,受到的评价不一而足。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目的之一就是在处理刑事案件的同时化解在此期间产生的民事赔偿纠纷,与此同时做到在节省司法资源的基础上,提高司法工作效率的目的,总体上讲与普通的民事诉讼并无二致。但是二者在赔偿范围上却相差万里。在这一制度下,各地法院审理案件时,对于被害人主张的精神损害赔偿,因法律的直接规定将其直接排除在外。对于被害人所主张的死亡赔偿金,因法律规定不明确,各地的做法也不相同,态度显得暧昧不清,某些地区的法院在定性上将其直接认定为是物质损失的一种,并对当事人提出的此类诉求表示支持;一些法院则采取一刀切的做法,对于当事人提出的主张一概否决,因为他们认为死亡赔偿金是精神损害,依法不能作出赔偿的决定;还有一部分法院在审理中采取的做法让人费解,对于一些相似的案件在做出的判决中出现支持一部分,否定一部分,案件情况并无多大出入,但是确实是两种不同的判决结果,出现类似或相同案件而判决却相互矛盾的情况。此外,在一些刑事案件中,即使法院对刑事被害人的主张予以支持,却出现了被告人因无财产可赔偿,使法院在执行过程中无法执行,导致被害人的诉请无法实现。如果仅仅得到法院的支持,却无法得到现实的赔偿,从而会造成被害人受到由犯罪行为带来的双重损害:第一,犯罪行为直接造成被害人人身损害而产生的损失;第二,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造成的伤害,由此担负的医疗费用,这往往会给被害人造成致命打击。如果被害人仅从法院得到一纸裁判,无疑对被害人是不合理的。因此能否通过国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对被害人权利进行保护的制度,以此来保护刑事被害人的各种权利,减轻被害人承受的各种压力,体现社会的关怀,稳定社会秩序?对于这个问题,笔者认为我国应该有一套具有实际操作性的国家补偿机制进行弥补。笔者希望通过探析司法与理论界的研究现状,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完善提供一些自己的建议,能够为被害人民事权利保护的发展之路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关键词】:附带民事诉讼 精神损害 死亡赔偿金 国家补偿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5.2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9
  • 引言9-11
  • 第一章 精神损害赔偿是否应得到法律的支持11-18
  • 一、案情简述11
  • 二、争议焦点的归纳11-12
  • 三、理论与司法实践12-14
  • (一)我国学界的理论观点12-14
  • (二)我国的立法现状与司法实践14
  • 四、案例评解14-18
  • 第二章 附带民事诉讼是否应当支持赔付死亡赔偿金18-27
  • 一、案情介绍及争议简述18-19
  • 二、争议焦点归纳19
  • 三、如何认定死亡赔偿金19-24
  • (一)理论界观点19-22
  • (二)司法实践中对死亡赔偿金所持的态度22-24
  • 四、笔者观点——兼对案例评析24-27
  • 第三章 应否建立国家补偿机制27-38
  • 一、案情介绍27-28
  • 二、争议焦点的归纳28
  • 三、理论界观点28-31
  • (一)社会契约说29
  • (二)社会保险说29-30
  • (三)平衡保护说30
  • (四)国家责任说30-31
  • 四、各国及有关地区有关补偿制度的相关立法规定31-33
  • (一)奥地利立法现状31-32
  • (二)美国立法现状32
  • (三)台湾地区的立法32-33
  • 五、我国的立法与司法实践33-35
  • 六、案例评析35-38
  • 结语38-39
  • 参考文献39-42
  • 个人简历42-43
  • 后记4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振才;张群;;行政附带民事诉讼范围探析[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2 孙洁冰;;关于附带民事诉讼几个问题的探讨[J];现代法学;1985年03期

3 陈守华;附带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J];人民司法;1988年02期

4 刘为凤;许某不能提起附带民事诉讼[J];中国律师;1997年05期

5 霍日刚;庭前解决附带民事诉讼利弊分析[J];人民检察;1998年09期

6 汪家乾,黄金波;行政附带民事诉讼若干问题研讨[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7 吴平;附带民事诉讼不宜进行庭前调解[J];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8 盖燕;对附带民事诉讼的本质特征及赔偿原则的再认识[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9 方益权;关于附带民事诉讼提起期间立法完善的思考[J];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04期

10 钟娜;他能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吗[J];湖南农业;2002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建新;;关于附带民事诉讼几个程序问题的思考[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2辑)[C];2010年

2 闫桂芳;;在我国确立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现实分析[A];规划·规范·规则——第六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3 刘锦玉;;刑事附带民事诉讼问题探讨[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4 白加宁;;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之我见[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5 侯保宗;吴增光;;关于建立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移送制度的构想[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下册)[C];2012年

6 龙本坤;;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几个问题探析[A];当代法学论坛(2008年第4辑)[C];2008年

7 肖时龙;曹小金;罗红兵;;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执行相关问题探析[A];海峡两岸法学论坛——江西省犯罪学研究会年会(2010年)论文集[C];2010年

8 陈剑;赵雪莹;;刑民裁判“冲突”研究:从事实一致到程序正当[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册)[C];2012年

9 殷一村;;合久必分还是分久必合?——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建构的冲突与消弭[A];全国法院第25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公正司法与行政法实施问题研究(上册)[C];2013年

10 谢少平;覃丰;;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思考[A];当代法学论坛(2007年第3辑)[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惠琴;对盗窃等侵财型罪案能否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之思考[N];江苏法制报;2005年

2 岳崇山 张桂芳;浅谈公诉附带民事诉讼中的反诉[N];人民法院报;2000年

3 吴月;关于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思考[N];人民法院报;2000年

4 包新建 王平 孟宪文;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界定范围[N];人民法院报;2000年

5 李勇;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内部的冲突与协调[N];江苏法制报;2007年

6 吉林铁路运输人民检察院 马秀成;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不应当受限[N];检察日报;2010年

7 居维康;运用附带性理论改进附带民事诉讼[N];江苏经济报;2010年

8 福建省永春县人民检察院 黄国栋;被害人有权对在逃同案犯提起附带民事诉讼[N];检察日报;2011年

9 徐旭东;附带民事诉讼中当事人诉讼地位的确定[N];江苏经济报;2005年

10 河南省民权县人民法院 彭宗国 黄智敏;被害人附带民事诉讼再求赔偿不应支持[N];人民法院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高向武;附带民事诉讼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2 徐艳阳;刑民交叉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3 董秀婕;刑民交叉法律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舰;行政附带民事诉讼法律制度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建新;中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若干问题研究[D];贵州大学;2009年

3 夏青文;论行政附带民事诉讼[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4 何們;论行政附带民事诉讼[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5 丁志刚;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研究[D];安徽大学;2007年

6 陈中亚;行政附带民事诉讼探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7 常建军;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8 张晓婷;行政附带民事诉讼范围探讨[D];太原科技大学;2010年

9 潘淑岩;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研究[D];山西大学;2006年

10 郑太福;论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概念及其范围[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关键词:附带民事诉讼制度下刑事被害人民事权利保护,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78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2978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de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