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中的“等”字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17 08:36
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是刑事诉讼法的两大基本价值取向,与此相适应,刑事诉讼法的立法工作应该尽量保持严谨和高效。但是随着2012年刑诉法修正案的出台,共有二十七个含义不一的“等”字涌现在修改后的法条中,从而为我们带来了一些困惑。一个“等”字虽然并不占用多少文字空间,甚至因为它实在太不起眼而容易被忽略,所以很少有学者对“等”字进行系统分析研究,这实乃一大缺憾。为了弥补这一缺憾,笔者重点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得出了相应结论。第一,对“等”字的使用概况进行了研究,研究的对象为“平等”、“对等”诸词之外的其他“等”字。“等”字的基本含义为“表述完毕”和“列举未尽”。“表述完毕”时的“等”字常作语气助词,含义单调而没实质意义;但“列举未尽”时的“等”字指代内容相对复杂,又可以细分为“等内”与“等外”两种情形,而且“内”与“外”具有逻辑相对性。新刑事诉讼法所使用的二十七个“等”字更多属于“列举未尽”之意,且一般是以“等内”为主,“等外”为辅,而事实上很少作为表述完毕的“虚词化”结尾标志。第二,对“等”字存在的“偶然性”与“必然性”进行了研究。“等”字的大量涌现,看似具有“偶然性”,实则具有“必然...
【文章来源】: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省
【文章页数】:8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刑事诉讼法中的“等”字使用概况
第一节 刑事诉讼法中“等”字的功能分析
一、 列举未尽
二、 表述完毕
第二节 “等”字在三部刑事诉讼法中的分布情况
一、 1979 年刑事诉讼法
二、 1996 年刑事诉讼法
三、 2012 年刑事诉讼法
四、 “等”字增幅与间隔年份之间关系的变化趋势
第二章 1979 年和 1996 年刑事诉讼法中的“等”字研究
第一节 对 1979 年刑事诉讼法中“等”字的统计分析
第二节 对 1996 年刑事诉讼法中“等”字的统计分析
第三节 1979 年和 1996 年刑诉法中的“等”字研究小结
第三章 2012 年刑事诉讼法中的“等”字研究
第一节 “等”字使用概况
一、 按编统计
二、 按数量变化方式统计
三、 按具体制度统计
第二节 权权博弈视角下的“等”字研究
一、 司法机关权力扩张型
(一) “等”字与刑事证据制度(司法机关权力扩张部分)
(二) “等”字与“行政执法和刑事证据的衔接”
(三) “等”字与刑事强制措施(司法机关权力扩张部分)
(四) “等”字与刑事侦查措施(司法机关权力扩张部分)
二、 司法机关权力限缩型
(一) “等”字与刑事证据制度(司法机关权力限缩部分)
(二) “等”字与刑事侦查措施(司法机关权力限缩部分)
(三) “等”字与庭前会议制度
(四) “等”字与刑事执行规范
三、 诉讼参与人权利扩张型
(一) “等”字与律师权益
(二) “等”字与证人权益
(三) “等”字与刑事强制措施(诉讼参与人权利扩张部分)
(四) “等”字与犯罪嫌疑人权益
(五) “等”字与刑事和解程序
四、 诉讼参与人权利限缩型
第三节 2012 年刑事诉讼法中的“等”字研究小结
第四章 “等”字产生歧义的原因及其解决方案
第一节 法条中相对无歧义或歧义较小的“等”字
一、 相对无歧义
二、 歧义相对较小
第二节 造成“等”字歧义的原因
一、 技术原因
(一) 已列明事项过于单调,容易缩小概念外延
(二) 已列明事项的内涵存在交叉
(三) 法条之间存在冲突,增加了“等”字的解释难度
二、 人为原因
(一) 立法者对可能造成利益冲突的事项,故意进行模糊处理
(二) 执法者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故意曲解法条本意
第三节 消弭“等”字歧义的解决方案
一、 法律解释法
(一) 运用传统方法对“等”字进行解释的局限
(二) “等”字解释的新思路
(三) 解释工作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四) 具体应用实例
二、 中英文版本比较分析法
三、 增列补全法
四、 修改法
五、 删除法
六、 实践拓展法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新刑事诉讼法中全部二十七处“等”字的处理意见
附录二:部分东亚国家或地区刑事诉讼法中的其他“等”字使用概况
后记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我国劳动教养制度的程序价值缺位[J]. 刘文斌. 今日中国论坛. 2013(01)
[2]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中的证据转化——对《刑事诉讼法》(2012年)第52条第2款的分析[J]. 高通. 证据科学. 2012(06)
[3]中国司法的形之思与神之辨[J]. 刘文斌. 商场现代化. 2012(26)
[4]两个证据规定的规范与执行若干问题研究[J]. 龙宗智. 中国法学. 2010(06)
[5]刑事诉讼中不规范证据的处理[J]. 韩旭.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2)
[6]刑事和解的理论基础与司法适用[J]. 陈光中. 人民检察. 2006(10)
[7]论行政执法[J]. 姜明安. 行政法学研究. 2003(04)
[8]诉讼结构的重塑与司法体制的改革[J]. 陈兴良. 人民检察. 1999(01)
[9]论行政处罚与刑罚处罚的适用衔接[J]. 周佑勇,刘艳红.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1997(02)
本文编号:3191458
【文章来源】: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省
【文章页数】:8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刑事诉讼法中的“等”字使用概况
第一节 刑事诉讼法中“等”字的功能分析
一、 列举未尽
二、 表述完毕
第二节 “等”字在三部刑事诉讼法中的分布情况
一、 1979 年刑事诉讼法
二、 1996 年刑事诉讼法
三、 2012 年刑事诉讼法
四、 “等”字增幅与间隔年份之间关系的变化趋势
第二章 1979 年和 1996 年刑事诉讼法中的“等”字研究
第一节 对 1979 年刑事诉讼法中“等”字的统计分析
第二节 对 1996 年刑事诉讼法中“等”字的统计分析
第三节 1979 年和 1996 年刑诉法中的“等”字研究小结
第三章 2012 年刑事诉讼法中的“等”字研究
第一节 “等”字使用概况
一、 按编统计
二、 按数量变化方式统计
三、 按具体制度统计
第二节 权权博弈视角下的“等”字研究
一、 司法机关权力扩张型
(一) “等”字与刑事证据制度(司法机关权力扩张部分)
(二) “等”字与“行政执法和刑事证据的衔接”
(三) “等”字与刑事强制措施(司法机关权力扩张部分)
(四) “等”字与刑事侦查措施(司法机关权力扩张部分)
二、 司法机关权力限缩型
(一) “等”字与刑事证据制度(司法机关权力限缩部分)
(二) “等”字与刑事侦查措施(司法机关权力限缩部分)
(三) “等”字与庭前会议制度
(四) “等”字与刑事执行规范
三、 诉讼参与人权利扩张型
(一) “等”字与律师权益
(二) “等”字与证人权益
(三) “等”字与刑事强制措施(诉讼参与人权利扩张部分)
(四) “等”字与犯罪嫌疑人权益
(五) “等”字与刑事和解程序
四、 诉讼参与人权利限缩型
第三节 2012 年刑事诉讼法中的“等”字研究小结
第四章 “等”字产生歧义的原因及其解决方案
第一节 法条中相对无歧义或歧义较小的“等”字
一、 相对无歧义
二、 歧义相对较小
第二节 造成“等”字歧义的原因
一、 技术原因
(一) 已列明事项过于单调,容易缩小概念外延
(二) 已列明事项的内涵存在交叉
(三) 法条之间存在冲突,增加了“等”字的解释难度
二、 人为原因
(一) 立法者对可能造成利益冲突的事项,故意进行模糊处理
(二) 执法者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故意曲解法条本意
第三节 消弭“等”字歧义的解决方案
一、 法律解释法
(一) 运用传统方法对“等”字进行解释的局限
(二) “等”字解释的新思路
(三) 解释工作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四) 具体应用实例
二、 中英文版本比较分析法
三、 增列补全法
四、 修改法
五、 删除法
六、 实践拓展法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新刑事诉讼法中全部二十七处“等”字的处理意见
附录二:部分东亚国家或地区刑事诉讼法中的其他“等”字使用概况
后记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我国劳动教养制度的程序价值缺位[J]. 刘文斌. 今日中国论坛. 2013(01)
[2]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中的证据转化——对《刑事诉讼法》(2012年)第52条第2款的分析[J]. 高通. 证据科学. 2012(06)
[3]中国司法的形之思与神之辨[J]. 刘文斌. 商场现代化. 2012(26)
[4]两个证据规定的规范与执行若干问题研究[J]. 龙宗智. 中国法学. 2010(06)
[5]刑事诉讼中不规范证据的处理[J]. 韩旭.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2)
[6]刑事和解的理论基础与司法适用[J]. 陈光中. 人民检察. 2006(10)
[7]论行政执法[J]. 姜明安. 行政法学研究. 2003(04)
[8]诉讼结构的重塑与司法体制的改革[J]. 陈兴良. 人民检察. 1999(01)
[9]论行政处罚与刑罚处罚的适用衔接[J]. 周佑勇,刘艳红.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1997(02)
本文编号:31914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3191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