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诉讼法论文 >

虚假的忏悔:技术性认罪认罚的隐忧及其应对

发布时间:2021-06-07 05:52
  要求被追诉人悔罪是我国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一大特色。但在实践中,相当一部分被追诉人作出的认罪认罚只是没有悔罪的技术性认罪认罚。技术性认罪认罚的泛滥不仅影响到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而且可能从根本上动摇该制度的价值导向和思想基础。技术性认罪认罚现象的出现与我国认罪认罚制度的内在强迫性、专门机关对认罪认罚的形式化理解、真诚悔罪的判断难、激励机制的"过度调整"以及报应刑观念的根深蒂固等因素密切相关。鉴于此,应在突破技术性认罪认罚识别困境的基础上,实现认罪认罚的悔罪内涵及其识别原则的法定化,通过多元沟通机制督促真诚悔罪,强化对认罪认罚真诚性的审查,明确技术性认罪认罚的法律后果,系统构建技术性认罪认罚的防控机制。 

【文章来源】:法制与社会发展. 2020,26(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7 页

【文章目录】:
一、反对“技术性”:认罪认罚中的悔罪要求
    (一)何为悔罪?
    (二)认罪与悔罪
    (三)认罚与悔罪
    (四)交易模式中的悔罪定位:一个对比
二、技术性认罪认罚的消极影响
三、技术性认罪认罚的发生逻辑
    第一,认罪认罚制度具有内在强迫性。
    第二,专门机关对认罪认罚的理解过于形式化。
    第三,对真诚悔罪的判断比较困难。
    第四,激励机制有“过度调整”的嫌疑。
    第五,报应刑观念根深蒂固。
四、虚假抑或真诚:如何突破识别困境
    (一)支撑性表现
    (二)否定性表现
    (三)几种易被误解的影响因素
五、技术性认罪认罚的规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听取意见式司法的理性建构——以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为中心[J]. 闫召华.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9(04)
[2]论我国数量刑法学的构建[J]. 储槐植,何群.  中国法学. 2019(03)
[3]悔罪者方从宽: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实质解释——基于规范实务操作的角度[J]. 万毅.  人民检察. 2018(21)
[4]沉思与慧观:奥古斯丁的冥契主义思想[J]. 汪聂才.  现代哲学. 2018(05)
[5]报应观对中国古代司法理念的影响[J]. 吕丽,郭庭宇.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8(08)
[6]定罪阶段的悔罪问题研究[J]. 陈娜,赵运锋.  政法学刊. 2018(03)
[7]“认假罪”:那些事实无罪的有罪答辩人[J]. John H.Blume,Rebecca K.Helm,郭烁,刘欢.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7(05)
[8]虚假认罪认罚的制度风险与排除[J]. 崔凯,魏建文.  人民检察. 2017(19)
[9]社区服刑人员悔罪程度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于上海的问卷调查[J]. 陈娜.  法学论坛. 2016(05)
[10]减刑案件中认罪悔罪的判断与处理[J]. 曾娇艳.  人民司法(案例). 2016(20)

硕士论文
[1]论悔罪表现[D]. 王薇.湘潭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2160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32160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04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