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诉讼法论文 >

特殊疾病犯人送监执行难及其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11 00:11
  近年来,刑事司法活动中特殊疾病犯人送监执行难问题日渐凸显,它既是我国公、检、法、司等政法职能部门在司法实践过程依法履职的拦路虎和绊脚石,也是一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罪犯的“护身符”和“免死金牌”,已成为制约我国刑事诉讼进程、久治不愈的一大顽疾。这一顽疾暗藏在刑事司法活动中潜移默化、有恃不恐地蚕食吞咽刑事司法活动身躯内的健康益生菌,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从潜伏期到病发期的阶段性过度,随之而来的病发症状不断呈现。送监执行难带来了严重的社会治安隐患、致使刑事诉讼陷入被动境地、损害司法机关的权威和公信力、造成舆情次生灾害、破坏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如果不及时对刑事司法活动的庞大身躯进行体检自查,任由病菌滋生,刑事司法活动终究会失去对顽疾的免疫能力。究其原因主要有:在认识层面,各系统、各部门相关人员认识缺位和分歧对立;在保障层面—保障机制构筑滞后、不科学不合理;在立法层面,各项法律法规设立的不合理、不完善,每一级的立法参与部门之间对立法的阐述、规定以及相关文件等有明显的分歧;在司法执行层面,体制机制落后、漏洞难填;在监督层面,对监管场所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应当多管齐下采取如下措施彻底根除特殊疾病犯人... 

【文章来源】:江西财经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特殊疾病犯人送监执行难的含义和表现
    (一) 特殊疾病犯人送监执行难的含义
    (二) 特殊疾病犯人送监执行难的表现
        1、“送监难”案件和被拒收人数明显增多
        2、“送监难”现象蔓延至刑事诉讼的各个阶段,拒收犯人的疾病种类日趋多样化
        3、监管机关拒绝接收的理由纷繁复杂
二、特殊疾病犯人送监执行难的负面影响
    (一) 带来严重的社会治安隐患
        1、使潜在社会危险性犯人流向社会
        2、诱发信访缠访闹访以及群体性事件
        3、激化矛盾引发新的案件
    (二) 致使刑事诉讼陷入被动境地
    (三) 损害司法机关的权威和公信力
    (四) 造成舆情次生灾害,破坏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
三、特殊疾病犯人送监执行难的成因
    (一) 认识层面—各系统、各部门相关人员认识缺位和分歧对立
        1、案件侦办、审判机关与监狱、看守所分属不同部门,缺乏有效的监督与被监督
        2、监管场所对于是否接收犯人的审核标准不一、主观随意
        3、监管场所羁押特殊疾病犯人风险畸大
    (二) 保障层面—保障机制构筑滞后、不科学不合理
        1、监管场所羁押特殊疾病犯人的条件不足
    (三) 立法层面—法律规定不完善、滞后,各个部门的解释、规定和文件冲突分歧明显
    (四) 司法执行层面
        1、我国病残鉴定制度存在漏洞
        2、我国病残鉴定制度存在漏洞的原因
    (五) 监督层面—对监管场所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
        1、法律依据缺失
        2、监督处分权缺失
        3、监督工作方式滞后
        4、保障体制不完善
四、特殊疾病犯人送监执行难的对策
    (一) 完善相关立法
    (二) 强化羁押保障,创新羁押方式
        1、建立独立医务人员制度
        2、建设专门的病犯管理和改造队伍
        3、健全完善病犯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
        4、在监管场所建立特殊监区常态化制度,加强对高危病犯、传染性病犯及长期病重犯人的集中治疗与管理
        5、构建特殊疾病犯人监管经费专项保障制度
        6、创设针对艾滋病犯人的特别政策
        7、实现罪犯医疗保障社会化,建立被羁押人疾病专项基金
    (三) 明确司法执行环节羁押标准,完善病残鉴定制度
        1、完善病残鉴定的具体思路
        2、特别警示完善病残鉴定制度急需攻坚的难点
    (四) 加强对监所机关的法律监督
        1、强化检察机关的监所检察监督
        2、引入羁押场所独立巡视制度
    (五) 转变观念、统一认识,建立舆论热点监测与干预机制,搭建相关部门之间的常态化沟通联络平台
        1、建立信访缠访闹访、舆论热点监测与干预机制
        2、搭建相关部门之间的常态化沟通联络平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2233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32233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99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