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诉讼法论文 >

我国心理医生—患者特免权制度的构建

发布时间:2021-06-16 01:37
  一直以来,司法正义是诉讼法和证据法追求的唯一价值。然而在价值趋向多元化的当今社会,一味地追求司法正义很有可能会损害到某些更为重要的社会利益。因此,诉讼法和证据法应向追求多元化价值转变,在维护司法正义的同时,兼顾其他的社会价值。心理医生—患者特免权制度的确立是诉讼法和证据法追求多元化价值的具体体现,其在功利主义和隐私权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患者利益、心理医生利益、社会利益和司法利益反复权衡,最终达致各方利益的最大化。美国是心理医生—患者特免权制度最完善的国家,不仅各个州的制定法中对该特免权作出了规定,而且丰富的判例使该特免权不断得到确认和发展。此外,我国的台湾和澳门地区也对该特免权制度作了相关的规定,为我国对该制度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借鉴。我国大陆目前还没有心理医生—患者特免权这一法律制度,然而无论是从道义上维护患者隐私权和心理医生职业声誉的角度,抑或从功利上维护患者咨询和治疗利益、心理医生职业利益以及社会诚信和健康稳定利益的角度,在法律层面构建我国的心理医生—患者特免权制度,赋予心理医生拒绝作证的权利,都是完善我国法律制度、促进我国法治建设所需要的。为此,应从实体和程序两个层面来构建我国的...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心理医生—患者特免权的制度性梳理
    (一)职业作证特免权概说
    (二)心理疾病医患关系的特殊性
    (三)心理医生—患者特免权的历史渊源——以美国为考察对象
    (四)心理医生—患者特免权的法律文本表达
        1.域外心理医生—患者特免权的立法表达
        2.我国心理医生—患者特免权的相关规定
二、心理医生—患者特免权制度正当性论要
    (一)特免权制度的两大论证理论
        1.功利主义理论
        2.隐私权理论
    (二)心理医生—患者特免权制度的法理分析
        1.功利角度的正当性分析
        2.道义角度的正当性分析
    (三)心理医生—患者特免权制度的实证调查分析
        1.调查的目的与方式
        2.调查地点与调查对象
        3.资料的搜集与分析
        4.调查结果及结论
三、我国心理医生—患者特免权制度的构建
    (一)心理医生—患者特免权制度的实体构建
        1.心理医生—患者特免权制度中的心理医生
        2.心理医生—患者特免权制度中的患者
        3.心理医生—患者特免权的权利主张者
        4.心理医生—患者特免权的适用范围
        5.心理医生—患者特免权的例外
    (二)心理医生—患者特免权制度的程序构建
        1.心理医生—患者特免权的告知程序
        2.心理医生—患者特免权的申请程序
        3.心理医生—患者特免权的审核程序
        4.心理医生—患者特免权的放弃
    (三)相关配套机制的完善
        1.心理医生职业道德及职业规则的具体化
        2.证据开示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法律与道德之间的证人权利之保障——以证人作证特免权制度为视角[J]. 肖志红.  法制与社会. 2012(35)
[2]构建我国证人作证特免权制度[J]. 雷云霞.  宜宾学院学报. 2012(02)
[3]完善我国刑事证据开示制度的具体构想[J]. 宋祥涛.  法制与社会. 2011(06)
[4]心理咨询中阻抗的表现形式与处理技巧[J]. 王晓红.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01)
[5]特免权规则:美国的制度与实践——兼论特免权规则的普遍性与差异性及中国语境下特免权规则的确立[J]. 易延友.  证据科学. 2009(04)
[6]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前提问题思考[J]. 胡宇彬.  职教探索与研究. 2008 (01)
[7]作证特免权的价值追问[J]. 张金明.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02)
[8]特免权制度的中国命运——基于历史文本的考察[J]. 吴丹红.  证据学论坛. 2005(02)
[9]试论证人免证权[J]. 孙立智.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4(03)
[10]英美保密特权原则之比较与启示[J]. 蔡辉,李薇薇.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04(01)

硕士论文
[1]边沁的功利主义立法原则研究[D]. 孙大亮.西南政法大学 2007
[2]证人作证特免权立法构建初探[D]. 张红霞.苏州大学 2006
[3]证人的拒绝作证权[D]. 桂念玲.中国政法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2321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32321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89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