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制民事虚假诉讼的困境及完善建议
本文关键词:规制民事虚假诉讼的困境及完善建议,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改革开放之前,“厌诉”的思想在我国公民中普遍存在,对于诉讼往往是唯恐避之不及。但是,随着我国当前的法治社会建设继续深入、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公民思想不断进步,民事诉讼制度在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以及解决社会纠纷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之后,全国范围内的民事诉讼的案件数量一度呈现出迅猛增长的趋势,经济发达地区尤为明显。然而民事诉讼制度逐步走向成熟的同时,一些负面的现象也接踵而至。我们发现近些年来开始出现一部分人利用民事诉讼制度作为自己逐利的手段,进行虚假诉讼。这不仅使得他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更使国家、社会公共利益受到损害,是对司法权威的挑战,更是对法治的亵渎。民事虚假诉讼之所以愈演愈烈,这背后往往是有巨大利益的驱使,而违法成本却极其低廉,甚至无任何成本。2012年我国的《民事诉讼法》进行了修改,2015年配套的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出台,增加了规制虚假诉讼的相关条文;另外,2015年8月29日发布的《刑法修正案(九)》更是将民事虚假诉讼的行为纳入刑法规范体系,新增“虚假诉讼罪”的罪名。法律的修订以及规制民事虚假诉讼民刑法律的对接,对于在司法实践中全力打击民事虚假诉讼行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司法实践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我们研究解决。本文立足于此,试图对规制民事虚假诉讼在当下的司法实践中的困境予以分析,并提出笔者自身的规制民事虚假诉讼行为的完善建议。本文总共分为三大章。第一章为概述,对民事虚假诉讼的概念进行明晰,区分学术界较为争议的虚假诉讼、恶意诉讼及诉讼欺诈的概念。并且,对民事虚假诉讼的案件类型进行汇总,以期读者更形象地感受民事虚假诉讼的高发地带和领域。此外,还对民事虚假诉讼的特征进行分析,掌握特征才能更好的对民事虚假诉讼进行识别和规制。第二、三章是本文的重点,着重分析了当下规制民事虚假诉讼的立法、司法方面的现状和困境,如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对于规制民事虚假诉讼的“雷声大、雨点小”的现状且未与侵权救济制度对接、民事虚假诉讼的受害者无相应的侵权赔偿保护、刑法修正案(九)虽然增设了虚假诉讼罪,但该条文的表述内容仍值得商榷和改进,而碍于诉讼调解及证据制度的影响,民事虚假诉讼的识别和规范也是举步维艰。在司法层面上,笔者对176起裁判文书进行分析,归纳出第三人撤销之诉在实践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制度定位不明确、民事虚假诉讼的认定少、审判程序混乱、原告主体资格模糊不清。为此笔者对如何从立法和司法两个层面规制民事虚假诉讼提出完善建议,一是要建立民事虚假诉讼的侵权损害赔偿制度,二是尽法律解释之能使虚假诉讼罪名在实践中得以恰当的认定,三是要从司法层面建立无争议案件的甄别与审查制度、加强证据和当事人自认的审查、贯彻诚实信用原则从而有效预防民事虚假诉讼。另外对完善第三人撤销之诉的实践运行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在民事虚假诉讼规制方面,法律的健全与完善无法赶上社会的发展速度,令人欣喜的是民诉法及刑法修正案已经重视到了该领域,使得防治民事虚假诉讼有了框架性的、历史性进步,希望后续的规范及时跟进,早日建立起一套健全的民事虚假诉讼的法律防范、识别与规制的体系。
【关键词】:民事虚假诉讼 侵权赔偿 第三人撤销之诉 虚假诉讼罪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5.1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9
- 引言9-12
- 一、问题的提出9
- 二、研究意义及文献综述9-12
- 第一章 民事虚假诉讼概述12-18
- 第一节 民事虚假诉讼概念辨析12-13
- 第二节 民事虚假诉讼案件类型13-15
- 一、离婚案件的虚假诉讼13-14
- 二、民间借贷相关虚假诉讼14
- 三、企业财产纠纷相关虚假诉讼14-15
- 第三节 民事虚假诉讼的典型特征15-18
- 一、当事人之间的恶意串通15
- 二、具有欺骗性和隐蔽性15-16
- 三、识别滞后且不易查处16
- 四、多走调解程序16
- 五、社会危害性程度较高16-18
- 第二章 规制民事虚假诉讼的现状和困境18-35
- 第一节 立法层面的困境18-28
- 一、实体法层面18-25
- 二、程序法层面25-28
- 第二节 司法层面——第三人撤销之诉运行的实践阻碍28-35
- 一、制度定位不明确28-29
- 二、“虚假诉讼”的认定少29-31
- 三、第三人撤销之诉的审判程序混乱31-32
- 四、原告主体适格标准模糊不清32-35
- 第三章 规制民事虚假诉讼的完善建议35-44
- 第一节 完善立法,,提高违法成本35-36
- 一、建立虚假诉讼侵权损害赔偿制度35-36
- 二、关于“虚假诉讼罪”入刑的思考36
- 第二节 加强司法,防止虚假诉讼滋生36-39
- 一、建立无争议案件的甄别与审查制度37-38
- 二、加强证据和当事人自认的审查38-39
- 三、贯彻诚实信用原则39
- 第三节 完善第三人撤销之诉的实践运行39-44
- 一、明确其制度定位40
- 二、及时认定“虚假诉讼”40-41
- 三、构建其程序制度41-43
- 四、规范原告主体资格的判断依据43-44
- 结束语44-45
- 参考文献45-49
- 致谢49-5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荣梅;;虚假诉讼刑法规制思辨[J];学理论;2009年25期
2 李翡;;虚假诉讼行为探析与整治[J];法制与社会;2010年01期
3 尉兰琴;;试论虚假诉讼[J];陇东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4 赵赤;李燕山;;论虚假诉讼的刑法规制[J];江汉论坛;2010年02期
5 胡蓓;;论虚假诉讼的刑事可罚性及司法应对[J];法制与社会;2010年14期
6 薛玮;;当前民间借贷虚假诉讼案件的认定与防范[J];法制与社会;2010年15期
7 毕慧;;论民事虚假诉讼的法律规制[J];浙江学刊;2010年03期
8 范水清;;浅谈如何防范打击虚假诉讼[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0年11期
9 梁婷;;民事虚假诉讼现状及其规制[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10 郭亚琼;;浅议虚假诉讼的法律规制[J];知识经济;2011年1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董小军 本报通讯员 陈海滨 舒沁;警惕虚假诉讼的欺诈[N];宁波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袁定波;修正刑法解决对虚假诉讼制裁问题[N];法制日报;2009年
3 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人民法院 李霞;虚假诉讼现象亟待引起重视[N];人民法院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余建华 孟焕良;浙江 刑罚之剑指向虚假诉讼[N];人民法院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蒋萍 通讯员 吴禄婵;虚假诉讼可能涉及十宗罪[N];文汇报;2010年
6 媒体评论员 刘英团;以刑事制裁应对“虚假诉讼”[N];人民法院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白龙 张烁;多管齐下严打虚假诉讼[N];人民日报;2010年
8 黄廷旺 纪明龙;虚假诉讼的成因与防范[N];江苏经济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鲁晟;虚假诉讼:民事到刑事的嬗变[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0年
10 记者 刘慧静 通讯员 蒲华峰;虚假诉讼 缘何愈演愈烈[N];舟山日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昕;虚假诉讼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谭慧;虚假诉讼成因与对策研究[D];贵州大学;2009年
3 许勤;从司法角度看虚假诉讼的刑法规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项卫兵;虚假诉讼行为的刑法规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郝元元;民事虚假诉讼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6 王s
本文编号:3270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327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