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诉讼法论文 >

“同案不同判”的反向审视与规则建构——基于刑事责任本体论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1-08-08 05:45
  理论界与实务界对于"同案同判"的非理性坚守以及"同案不同判"的极端化批判,仅仅是刑事责任虚无化境遇下罪刑之间的"调节器"功能失灵所引致困惑中的冰山一角。绝对的"同案"本不存在,"同案不同判"现象的出现亦有其合理的一面。对此,应当放弃对刑事裁判量刑结果形式化的追求,采用逆向思维模式,将焦点转向对定性与定量"同"与"不同"之间充分的说理论证。同案不同判的规则建构,应当以罪刑法定为底线坚守,程序正义为形式保障,刑事责任功能发挥为实体支撑,其中,刑事责任的量的侧面是核心。 

【文章来源】:河北法学. 2020,38(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同”与“不同”之徘徊
二、刑事责任本体论:“质”与“量”的统一体
    (一)刑事责任质的规定性
    (二)刑事责任量的规定性
    (三)刑事责任:罪刑之间的“调节器”
三、刑事责任视阈下“同案不同判”的反向审视
    (一)刑事责任地位的忽视惹起对同案不同判现象的极端批判
    (二)对“同案不同判”的反向审视
    (三)刑事责任视阈下对刑罚的二维思考
四、“同案不同判”之规则建构
    (一)底限坚守下的“同案不同判”
    (二)程序正义保障下的“同案不同判”
    (三)刑事责任实体支撑下的“同案不同判”
        1.两阶段的刑事责任量定之规则
        2.“同案不同判”的刑事责任实体支撑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刑事案件的差异化判决及其合理性[J]. 周少华.  中国法学. 2019(04)
[2]刑事司法的“回应型”转向——寻求处罚实质合理性的基点[J]. 崔志伟.  河北法学. 2019(02)
[3]刑事诉讼管辖异议之诉的模式选择[J]. 桂梦美.  政法论坛. 2018(06)
[4]智能机器人法官:还有多少可能和不可能[J]. 盛学军,邹越.  现代法学. 2018(04)
[5]“同案不同判”现象的内在逻辑与治理路径[J]. 阮堂辉,陈俊宇.  学习与实践. 2018(07)
[6]同案同判:一个虚构的法治神话[J]. 周少华.  法学. 2015(11)
[7]我国监禁矫正效能实证研究[J]. 王超.  河北法学. 2014(12)
[8]同案不同判原因及对策研究[J]. 崔剑平.  东方法学. 2012(04)
[9]司法规律及其相关问题[J]. 刘作翔.  河北法学. 2011(12)
[10]法律适用统一的障碍及其破解路径——一个关于建立中国特色案例指导制度的话题[J]. 迟日大.  河北法学. 2011(03)



本文编号:33293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33293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10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