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诉讼法论文 >

民事诉讼鉴定材料开示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16 15:04
  鉴定意见是民事诉讼中一种重要的证据类型,司法鉴定是为了取得鉴定意见而进行的一种诉讼活动。鉴定时所依据的鉴定材料是否完整、有效,直接决定着鉴定意见是否合理、科学,是否具有公信力,影响案件的裁决结果。鉴定材料开示理论基础是证据开示制度。证据开示制度在国外早已形成且具备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和实践体系,而在我国,证据开示属于较新的诉讼制度,已初步形成,但尚需进一步完善。鉴定材料开示制度在我国尚未形成,目前仅处于理论探讨阶段。司法鉴定在民事诉讼中应用较为广泛,鉴定材料开示主要是指当事人申请鉴定或法院决定进行鉴定以后,由当事人提供鉴定材料并进行认证,共同确定用于鉴定的鉴定材料的诉讼活动。鉴定材料的开示即是在鉴定前固定鉴定材料,以便及时鉴定,从而尽早结案,提高诉讼效率。其主要价值在于不仅能够有效的防止诉讼鉴定中的证据突袭,而且还能更好地维护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节约司法资源。本文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研究民事诉讼鉴定材料开示:首先,阐述鉴定材料开示的含义;其次,概括论述鉴定材料开示的目的、价值、参与者、启动程序、开示方式等内容;最后,结合我国的现状,提出司法鉴定及鉴定材料开示现存的一些问题以期通过... 

【文章来源】:青岛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3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民事诉讼鉴定材料开示的含义
    1.1 司法鉴定概要
        1.1.1 司法鉴定的概念
        1.1.2 司法鉴定的性质
    1.2 民事诉讼证据开示制度简述
    1.3 鉴定材料开示的含义
第2章 民事诉讼鉴定材料开示法律基础研究
    2.1 鉴定材料开示的目的
    2.2 鉴定材料开示的价值
        2.2.1 公平的价值
        2.2.2 效率的价值
        2.2.3 当事人自治的价值
        2.2.4 当事人合作的价值
    2.3 鉴定材料开示的参与者
    2.4 鉴定材料开示的客体和对象
        2.4.1 鉴定材料开示的客体
        2.4.2 鉴定材料开示的对象
    2.5 鉴定材料开示的启动
    2.6 鉴定材料的固定方式——认证
        2.6.1 “认证”的词源、概念、特征和意义
            2.6.1.1 认证的词源
            2.6.1.2 认证的概念和特征
            2.6.1.3 认证的意义
        2.6.2 认证的对象和方式
        2.6.3 认证的一般内容
第3章 我国民事鉴定材料开示现状及有关问题与解决方案
    3.1 我国民事诉讼鉴定材料开示现状及有关问题
    3.2 解决基本方案--法律移植
        3.2.1 法律移植
        3.2.2 移植鉴定材料开示制度需要考量的几个要素
            3.2.2.1 鉴定材料开示制度本身的缺陷
            3.2.2.2 鉴定材料开示的大量被滥用
            3.2.2.3 鉴定材料开示制度的运行环境
        3.2.3. 移植诉讼鉴定材料开示制度的实施方案
结语
谢辞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民事证据收集制度的完善——以诉讼效益为视角[J]. 肖晗.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2(04)
[2]2011年度全国法医类、物证类、声像资料类司法鉴定情况统计分析[J]. 李禹,党凌云.  中国司法鉴定. 2012(03)
[3]重构我国民事证据交换制度[J]. 杨薇.  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 2012(01)
[4]论民事审前程序的纠纷解决功能[J]. 张牧遥.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5)
[5]论程序法治文化[J]. 黄捷,段平华.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1(04)
[6]论电子证据的司法鉴定[J]. 杨郁娟.  中国司法鉴定. 2011(03)
[7]民事诉讼中司法鉴定问题分析与对策[J]. 崔白洁,杜智慧.  法制与社会. 2010(10)
[8]美国的证据开示规定及其借鉴作用[J]. 李华.  理论探索. 2009(04)
[9]民事诉讼中的争点效理论初探[J]. 柯阳友.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3)
[10]关于民事诉讼中司法鉴定的运用[J]. 欧海鸥.  中国司法鉴定. 2007(01)



本文编号:35383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35383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3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