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诉讼法论文 >

从“亲亲相隐”制度的变迁看我国情与法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7-05-11 20:09

  本文关键词:从“亲亲相隐”制度的变迁看我国情与法的关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情与法的关系在中国语境下是历久弥新的话题。本文从历时性考察我国“亲亲相隐”制度的变迁,以考察我国情与法的关系。借用涂尔干的分析范式,通过亲亲相隐制度的变迁这种外在事实来分析内在抽象的情与法的关系。全文除引言和结语外,核心由三部分组成,每部分都以一个典型时期为重点,从该时期法律和司法实务中关于“亲亲相隐”制度的规定和特点,采用案例分析、规范分析、比较分析法论证该法律规定背后的情理基础。第一部分介绍古代的“亲亲相隐”制度,对于朝代频繁更替的古代社会,选择法律制度比较完备的唐代为分析重点来论述情与法的关系。首先唐朝属于机械团结下家国一体的社会,其集体意识具体而强烈;其次唐朝深受儒家伦理思想——“孝”的影响;最后唐朝社会法源具有多元性——“礼法合一”、“情、习惯与法相融”等。这些使唐朝强调“亲亲相隐”,处理问题时强调酌情,解决矛盾时讲究情理。法律的最终实现必须要符合情理,情与法密不可分。第二部分考察新中国成立到新刑诉修订前(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进行第二次修正,2013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的“亲亲不得隐”状况。由于新的社会结构形成,集体意识减弱;且家国一体社会结构解体,主权国家建立;法源的进一步明确——道德的归道德,法律的归法律等,使得20世纪下半叶“亲亲不得隐”成为基本原则。法律重视社会整体利益和社会秩序,轻视人们的行动自由、言论自由、人身自由,忽视民生民情,无视事物的情理本质。第三部分重点考察新刑诉法相关条款的修改与施行。随着现代有机社会的完善,集体意识并未消失,集体情感普遍且偏向不同;同时,儒家伦理思想——“孝”在不断变化,加之传统文化对制定法的影响等,“情”与“法”的交融与冲突更为明显,但法源于情而高于情的基本理念及发展趋势不变。
【关键词】:情理 亲亲相隐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5.2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0
  • 引言10-14
  • (一)研究现状10-12
  • (二)本文的研究方法与主旨12-14
  • 一、古代的“亲亲相隐”制度——以唐代为分析重点14-25
  • (一)唐朝关于“亲亲相隐”制度的法律规定及特点15-19
  • (二)该法律规定背后的情理基础19-24
  • (三)我国古代情与法的关系24-25
  • 二、新中国成立到刑诉法第二次修订前“亲亲不得隐”的变迁25-30
  • (一)刑诉法第二次修订前涉及“亲亲不得隐”的一则案例26-27
  • (二)刑诉法第二次修订前关于“亲亲相隐”制度的法律规定27
  • (三)该法律规定背后的情理基础27-29
  • (四)新中国成立到刑诉法第二次修订前情与法的关系29-30
  • 三、新刑诉施行后“亲亲相隐”制度的再变化30-38
  • (一)关于“亲亲相隐”的家庭调查30-32
  • (二)关于“亲亲相隐”制度的法律规定及其特点变化32-33
  • (三)该法律规定背后的情理基础33-37
  • (四)新刑诉修订后所体现的情与法的关系37-38
  • 结语38-39
  • 参考文献39-43
  • 致谢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健;;从“女儿举报父亲”谈“亲亲相隐”[J];政府法制;2007年07期

2 韦宇洁;;亲亲相隐原则及其现代意义[J];法制与社会;2007年05期

3 吴波;刘晓琴;;“亲亲相隐”的再批判[J];法制与社会;2007年09期

4 柳士同;;也谈“亲亲相隐”[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2008年05期

5 刘斌;;“亲亲相隐”与“大义灭亲”[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2008年09期

6 霍文娟;刘俊;;浅谈“亲亲相隐”制度及其重构[J];法制与社会;2009年10期

7 朱竞男;;踌躇与抉择——浅析“亲亲相隐”制度在中国重构的可能性[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年01期

8 郭程;;“亲亲相隐”制度研究综述[J];黑龙江史志;2010年07期

9 武宜俊;李伟;;浅析我国古代“亲亲相隐”制度[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12期

10 钟秀玉;;浅析亲亲相隐及其对和谐社会法治建设的启示[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冯曙霞;;中外古今共同选择“亲亲相隐”制度原因分析[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公法与私法的互动[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盛大林;一般案件不妨容许“亲亲相隐”[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2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张志强;知人论世:正确解读“亲亲相隐”文本[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3 中国人民大学 顾家宁;学理与义理:再谈“亲亲相隐”之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4 独立学者 邓聿文;亲亲相隐还是大义灭亲?[N];中国经营报;2014年

5 潘剑华;亲亲相隐的刑事现代化思考[N];新农村商报;2009年

6 杨涛;“亲亲相隐”不能否定主动“大义灭亲”的正当性[N];工人日报;2011年

7 杨涛;“亲亲相隐”不能否定“大义灭亲”的正当性[N];检察日报;2011年

8 深圳商报记者 刘瑜;“亲亲相隐”是对人伦的保护[N];深圳商报;2011年

9 王俊杰;“亲亲相隐”与“大义灭亲”[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1年

10 张飞;“亲亲相隐”之我见[N];各界导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佳;“亲亲相隐”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亓玉红;论“亲亲相隐”原则在我国刑法中的确立[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3 年婕;“亲亲相隐”的法伦理思考[D];南华大学;2011年

4 杨辉;中国“亲亲相隐”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5 薛能;“亲亲相隐”法律制度的生命力考察[D];苏州大学;2008年

6 韩国鹏;中国“亲亲相隐”制度及其现代立法思考[D];山东大学;2010年

7 钱英;论我国“亲亲相隐”制度的重构[D];安徽大学;2011年

8 姜虹;中国“亲亲相隐”法律原则历史与现实的碰撞[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9 熊丹丹;论“亲亲相隐”原则的合理性及其借鉴[D];南昌大学;2008年

10 孟强;“亲亲相隐”制度探析[D];贵州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从“亲亲相隐”制度的变迁看我国情与法的关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79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3579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d5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