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诉讼法论文 >

逮捕程序中立性原则的理论检视及路径选择

发布时间:2022-10-09 13:29
  认识主体和认识对象的"双重主观性",批捕权的权力属性和权力功能,以及实现程序和实体的"双重公正"目标,是检察官审查逮捕中立性的重要理据。考量因素的纯粹性,信息材料的全面性,程序的对抗性和诉讼性,以及证据审查的客观性,是保障检察官中立性的理想制度设计。但实践中存在"纯粹"的逮捕程序不纯粹、侦查中思维定式以及侦辩信息供给不对等、决策者角色超载、程序合作性与职权主义色彩等问题。对此,应理清逮捕制度应有目的,回归逮捕制度程序保障的基本功能。同时,侦查机关收集证据时合理借鉴竞争性假设分析法,有效克服思维定式;审查逮捕阶段应当构建"三方对审"审查逮捕模式,保障侦辩双方平等对抗。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中立性原则生成与嵌入的理论依据
    (一)认识主体和认识对象的双重主观性
    (二)批捕权的权力属性和权力功能
    (三)程序和实体的“双重公正”
二、中立性标准展开
    (一)中立标准考量
        1. 考量因素:纯粹的诉讼程序保障
        2. 决策依据:信息材料的全面性
        3. 地位均衡:程序的诉讼性与对抗性
        4. 证据审查:兼顾有利与不利证据
    (二)中立性的误解与理清
        1. 中立性并非指价值无涉
        2. 中立性不等于决策者处于纯粹消极地位
        3. 中立理念不是审判阶段法官专属
        4. 审查逮捕中立性与检察官客观公正义务不同
三、检察官审查逮捕时的中立性现状检视
    (一)“纯粹”的逮捕程序不纯粹
    (二)侦查中的“一孔之见效应”与侦辩信息供给不对等
    (三)检察官的角色超载制约中立性
    (四)程序的合作性与职权主义色彩
四、中立性原则的贯彻和完善路径
    (一)理清逮捕制度应有目的
    (二)竞争性假设分析法的合理嵌入
    (三)侦辩平等对抗
    (四)“三方对审”审查逮捕模式构建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捕诉一体”后检察机关审查逮捕期间律师阅卷权——以两岸相关制度的比较为例[J]. 莆田市城厢区人民检察院课题组.  现代法治研究. 2019(02)
[2]基于改进竞争性假设分析的战役企图分析方法[J]. 吕学志,胡晓峰,吴琳,贺筱媛.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19(03)
[3]谨慎对待“捕诉合一”[J]. 童伟华.  东方法学. 2018(06)
[4]审查批捕期间辩护人的阅卷权[J]. 陈学权.  人民检察. 2018(15)
[5]检察机关提前介入侦查问题研究[J]. 胡印富,王飞,周梅.  人民检察. 2018(04)
[6]论审查逮捕程序的诉讼化[J]. 闵春雷.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6(03)
[7]对检察官中立性几个问题的看法[J]. 朱孝清.  人民检察. 2016(02)
[8]审查批捕环节冤假错案的防范——以甘肃省人民检察院印发的10个冤错案例为视角[J]. 张春玲.  中国检察官. 2015(08)
[9]论侦查阶段辩护律师的阅卷权[J]. 孙远.  法律适用. 2015(02)
[10]刑事错案形成的心理原因[J]. 黄士元.  法学研究. 2014(03)



本文编号:36887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36887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4c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