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测谎技术在民事诉讼中的运用
发布时间:2022-10-29 13:55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测谎仪运用越来越广泛,测谎技术从刑事侦查领域逐渐扩大到民事诉讼中来,但是我国民事诉讼法却没有关于测谎结论的明确相关规定。因此测谎技术的在民事诉讼实践中的运用往往无章可循、争议不断。到底测谎结论可否运用于民事诉讼断案中来?测谎结论能否作为证据使用以及测谎结论在我国民事诉讼中运用会出现什么问题?本文主要通过民事诉讼和证据学的角度来探讨上面的问题。 此篇论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来讨论测谎结论在民事诉讼中的运用。第一章简要概述了测谎技术的基本原理、产生与发展以及从测谎技术到测谎结论产生的程序、影响因素。第二章主要从国外测谎技术运用于司法诉讼中的相关法规再到国内测谎技术在民事诉讼中的运用的具体情况的阐述,进而对当前的几种主要质疑观点进行探讨以证明其运用于民事诉讼中的合理性;同时还指出了测谎技术运用在中国当前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第三章主要是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测谎技术在民事诉讼运用的措施:在完善相关法律制度的同时提出借鉴西方的几种基本的证据适用规则来规制测谎技术的具体运用,这也是本文创新之处。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测谎技术与测谎结论概述
(一)测谎技术的基本原理
(二)测谎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三)从测谎技术到测谎结论
二 测谎结论在民事诉讼中的运用
(一)测谎结论在国外的运用之概况
(二)测谎结论在我国民事诉讼中应用及其出现的问题
(三)测谎结论运用于我国民事诉讼必要性
(四)测谎结论具有民事诉讼法证据的可行性
(五)回应测谎技术运用于民事诉讼的质疑
三 完善测谎结论在民事诉讼中运用
(一)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
(二)借鉴基本的证据规则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测谎结论在民事诉讼中具有可采性吗?——兼论江苏淮安中院再审崔景涛诉陈德勤借款纠纷案[J]. 刘洁. 证据科学. 2011(05)
[2]在“非议”中成长的测谎理论与实践[J]. 田振林. 犯罪研究. 2011(03)
[3]民事诉讼中的测谎问题——以41个案例为样本的分析[J]. 汤鸣. 学习与探索. 2010(05)
[4]美国科学证据可采性标准的变迁及对我国的启示[J]. 王继福. 山东社会科学. 2010(02)
[5]浅析测谎鉴定结论是否能作为诉讼证据[J]. 李思诗. 法制与社会. 2009(23)
[6]测谎结论成为我国民事诉讼证据之证成[J]. 郭艺,何培育. 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6(03)
[7]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刍议[J]. 汤维建. 法学. 2004(05)
[8]论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J]. 刘伟,赵强.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S2)
[9]测谎结论与证据的“有限采用规则”[J]. 何家弘. 中国法学. 2002(02)
[10]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之构想[J]. 张红玲. 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1(05)
硕士论文
[1]论测谎结论在民事诉讼中的应用[D]. 刘明洋.上海交通大学 2012
[2]论民事诉讼中多参量心理测试技术的运用[D]. 邹婕.西南政法大学 2011
[3]测谎结论证据属性研究[D]. 古豪莉.华东政法大学 2010
[4]刑事诉讼中测谎技术的适用[D]. 战明显.黑龙江大学 2009
[5]论测谎证据[D]. 杨军.黑龙江大学 2008
[6]民事诉讼中心理测试结论的证据属性及其运用研究[D]. 郭兵.苏州大学 2008
[7]论测谎结论的法律定位及适用规则[D]. 陈静.华东政法学院 2006
本文编号:3697806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测谎技术与测谎结论概述
(一)测谎技术的基本原理
(二)测谎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三)从测谎技术到测谎结论
二 测谎结论在民事诉讼中的运用
(一)测谎结论在国外的运用之概况
(二)测谎结论在我国民事诉讼中应用及其出现的问题
(三)测谎结论运用于我国民事诉讼必要性
(四)测谎结论具有民事诉讼法证据的可行性
(五)回应测谎技术运用于民事诉讼的质疑
三 完善测谎结论在民事诉讼中运用
(一)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
(二)借鉴基本的证据规则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测谎结论在民事诉讼中具有可采性吗?——兼论江苏淮安中院再审崔景涛诉陈德勤借款纠纷案[J]. 刘洁. 证据科学. 2011(05)
[2]在“非议”中成长的测谎理论与实践[J]. 田振林. 犯罪研究. 2011(03)
[3]民事诉讼中的测谎问题——以41个案例为样本的分析[J]. 汤鸣. 学习与探索. 2010(05)
[4]美国科学证据可采性标准的变迁及对我国的启示[J]. 王继福. 山东社会科学. 2010(02)
[5]浅析测谎鉴定结论是否能作为诉讼证据[J]. 李思诗. 法制与社会. 2009(23)
[6]测谎结论成为我国民事诉讼证据之证成[J]. 郭艺,何培育. 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6(03)
[7]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刍议[J]. 汤维建. 法学. 2004(05)
[8]论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J]. 刘伟,赵强.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S2)
[9]测谎结论与证据的“有限采用规则”[J]. 何家弘. 中国法学. 2002(02)
[10]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之构想[J]. 张红玲. 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1(05)
硕士论文
[1]论测谎结论在民事诉讼中的应用[D]. 刘明洋.上海交通大学 2012
[2]论民事诉讼中多参量心理测试技术的运用[D]. 邹婕.西南政法大学 2011
[3]测谎结论证据属性研究[D]. 古豪莉.华东政法大学 2010
[4]刑事诉讼中测谎技术的适用[D]. 战明显.黑龙江大学 2009
[5]论测谎证据[D]. 杨军.黑龙江大学 2008
[6]民事诉讼中心理测试结论的证据属性及其运用研究[D]. 郭兵.苏州大学 2008
[7]论测谎结论的法律定位及适用规则[D]. 陈静.华东政法学院 2006
本文编号:36978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3697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