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地区共犯口供的证据规则及其启示
本文关键词:台湾地区共犯口供的证据规则及其启示
【摘要】:广义上的共犯口供问题包括未共同审理的共犯的口供问题,以及在同一程序中审理的共犯或其它牵连案件被告人等共同被告的口供问题。共犯及共同被告口供问题在台湾地区的证据法上经历了一个从模糊到逐步清晰的发展时期。在台湾地区现行的刑事诉讼制度中,共犯口供在其他被告的案件中作为证人证言,并要求补强证据;对于共同被告则可经程序分离而进行证人的证据调查程序,并且其口供同样也需要补强证据。对于共犯及共同被告口供的处理方式体现出台湾地区对严格证明法则的重视,对被告人程序权利保障的加强,也反映出口供在证据体系中地位的降低,但依然存在一些难题未能解决。台湾地区共犯及共同被告口供的证据规则能给大陆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共犯 共同被告 口供 台湾地区 证据规则
【分类号】:D925.2
【正文快照】: 共犯口供在证据法上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共犯口供的证据法定位、证明力补强问题是应当予以研究的重点问题。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共犯”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既包括实体法意义上*纵博,四川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181·2014年第22卷(第2期)的“共同犯罪者”,也包括程序法意义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卫东,付春元;论我国民事证据规则的改革与完善[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全利人;;论《证据规则》相关条款的缺陷及其完善[J];宁波经济(财经视点);2003年11期
3 李元,陈凤娇;浅论行政诉讼中的专家证人制度[J];甘肃农业;2005年07期
4 朱雅频;;试论证据规则的技术性及法官职业化问题[J];青海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5 徐继敏;;我国行政证据规则的形成、特点及发展趋势[J];重庆行政;2007年01期
6 黄国涛;张佼;;论现行刑事证据制度的缺陷及完善[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7 孟庆玲;;我国建立刑事证据规则的必要性[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08期
8 高权;;论口供补强规则的几个问题[J];大庆社会科学;2008年05期
9 侯东亮;吴如巧;;民事诉讼证据规则的二重视角[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10 郑金蓉;侯敏;;“钓鱼”式执法的反思与探讨[J];经营管理者;2009年2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贵方;;证据规则的正义理念[A];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精选(上卷)[C];2000年
2 林越坚;;论工程造价的证明责任和证明责任合同[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3 张义平;;论环境民事诉讼证据规则的疏漏及其完善[A];环境公益诉讼开展与律师的作用——2005年全国律协环境与资源法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徐继敏;;我国行政证据规则的形成、现状及发展[A];中国行政法之回顾与展望——“中国行政法二十年”博鳌论坛暨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罗世椿;;对适用证据规则的几个问题探讨[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6 林鹏鸠;;对“海事诉讼证据的特别规定”若干问题的初步意见[A];中国律师2006年海事业务研讨会暨年会资料集[C];2006年
7 齐虹;;论民事诉讼举证时限制度的缺陷与完善[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4年
8 ;征询各位代表意见的问题单[A];中国律师2006年海事业务研讨会暨年会资料集[C];2006年
9 陈浩铨;;刑事证据一分为三论[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上)[C];2004年
10 包建明;孙剑明;;司法鉴定结论的价值功能及若干法律问题思考[A];全国第六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华渊;证据规则中证据失权规定的不足[N];江苏经济报;2006年
2 蒋志培;知识产权民事诉讼的证据规则[N];中国文化报;2004年
3 李洪郎;证据规则有了重要变化[N];检察日报;2003年
4 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保生;制定统一证据规则的必要性和可行性[N];人民法院报;2007年
5 北京市宣武区检察院 郜超;公诉环节须重视再生证据的收集[N];检察日报;2008年
6 李 鹏;建立预防证据规则:保障证据的真实可靠[N];人民法院报;2004年
7 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法学博士 朱立恒;惩治腐败犯罪:四大证据规则不可少[N];检察日报;2010年
8 周华娆;广东行政审判重视证据规则[N];人民法院报;2001年
9 陈立伟;试论执行裁决中证据规则的适用[N];人民法院报;2003年
10 王春晖;互联争议中的证据规则[N];人民邮电;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萃芳;司法认知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2 张凯;电子证据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3 陈士渠;刑事错案的证据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4 张弘;论证据裁判原则[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5 肖波;刑事庭审调查制度的正当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6 刘宇平;品格证据规则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7 江显和;刑事认证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8 祖伟;中国古代证据制度及其理据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罗国良;论证据与定罪[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10 郑旭;刑事证据规则[D];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新生;电子证据研究[D];安徽大学;2005年
2 成伟智;电子证据可采性规则探析[D];暨南大学;2006年
3 王亚萍;论证据能力与证明力[D];厦门大学;2006年
4 董彦鹏;刑事诉讼中鉴定结论的几个热点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5 秦红平;民事诉讼补强证据规则初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6 冯志勇;我国刑事诉讼法确立品格证据规则初探[D];四川大学;2006年
7 盛伟伟;论证据特权规则[D];青岛大学;2009年
8 刘文科;行政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9 徐婕;我国海事诉讼中的证据规则问题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4年
10 宋卫琴;刑事诉讼视听资料证据规则[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5593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559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