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在我国法上的新进展
本文关键词:论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在我国法上的新进展
【摘要】:我国民事诉讼模式的改革目标是建立大陆法系的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即以约束性辩论原则、约束性处分原则以及职权进行主义为基础,辅之以合理的释明权制度。近年来关于我国民事诉讼模式的改革目标在理论上存在一些误识,主要体现为混淆了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的适用范围、夸大了当事人主义与协动主义的差异等。民事诉讼法和相关司法解释条文表明,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的核心指标——请求拘束原则和主张责任已经基本在我国法上得以确立。
【作者单位】: 国际关系学院;
【关键词】: 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 请求拘束原则 主张责任
【分类号】:D925.1
【正文快照】: 所谓民事诉讼的基本模式,是对某一特定民事诉讼体制基本特征的概括。〔1〕以我国1991年民事诉讼法为参照系,我们倾向于把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归类为当事人主义的诉讼模式,而把我国归类为职权主义或者超职权主义的诉讼模式。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力;;事实探知:当事人对论构造的法理分析——以裁判形成过程中当事人程序权的保障机制为中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04期
2 李艳霞;从起诉条件看对当事人起诉权利的保护[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3 程子刚;;论民事诉讼中当事人的知情权[J];法制与社会;2013年20期
4 王丹;民事准备程序中当事人与法院作用的分担[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5 唐力;当事人程序主体性原则──兼论“以当事人为本”之诉讼构造法理[J];现代法学;2003年05期
6 饶艾,曾红宇;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与判例法[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02期
7 侯永宽;;论民事抗诉制度的废除——以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为视角[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8 吉玉泉;;诉讼关系模式的转换与律师费用转付制度的可行性探讨——兼述当事人主义诉讼关系模式下律师的功能、地位[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9 饶艾;曾红宇;;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与判例法[J];外国法制史研究;2002年00期
10 杜睿哲;张玉霞;;法官与律师:实现当事人实质平等的两种程序进路分析[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袁红兵;;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中审判者的诉讼职能[A];首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0年
2 赵允玲;;当事人处分权和辩论权与法院审判权之间的互动关系[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3 饶艾;曾红宇;;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与判例法[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20世纪外国司法制度的变革[C];2002年
4 周伟;;论民事司法中的程序协商——以弥合审判公正感差异为视角[A];全国法院第25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公正司法与行政法实施问题研究(上册)[C];2013年
5 宣锦虹;谭云;;坚守与前行:法官角色的职业化定位——以2012年度全国法院部分优秀法官为分析样本[A];全国法院第25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公正司法与行政法实施问题研究(上册)[C];2013年
6 单云娟;周立;;能动司法背景下的民商事案件争点整理技术方法分析——以保障审判权有效运行为视角[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7 李岳;;民事审判权缺位的程序性规制——“不予处理”式判决的实证考察和规范化思考[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玲;当事人自主权与法官程序控制权的平衡[N];人民法院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韩元恒 丁力辛;一切为了人民[N];人民法院报;2002年
3 晏向华;诉讼制度:符合国情才是最好的[N];检察日报;2004年
4 孙永全;试论民事诉讼中当事人的沉默权[N];人民法院报;2003年
5 山东省临沂市中级人民法院 邵泽毅;九步走来天地宽[N];人民法院报;2010年
6 常旭日;为促进山西改革开放提供司法保障[N];中国贸易报;2008年
7 刘立霞;证据交换立法尚需细化[N];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
8 黄长营;美国法院的审判效率[N];人民法院报;2002年
9 张家慧;话说和谐司法[N];法制日报;2007年
10 王琦;诉讼:对抗还是合作?[N];海南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玲;当事人真实义务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5年
2 唐力;民事诉讼构造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3 杨艺红;诉讼突袭及其法律规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4 崔婕;民事诉讼准备程序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2年
5 朱福勇;论民事法官能动性[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6 郑素一;民初民事诉讼的现代转型[D];吉林大学;2010年
7 张嘉军;民事诉讼契约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阮志勇;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陈述[D];武汉大学;2004年
2 邓继好;当事人取证的程序保障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3 陈建斌;论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平等原则[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4 郭元峰;民事诉讼中当事人真实义务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5 孔令营;论当事人取证权利的程序保障[D];华东政法学院;2003年
6 宇凤丽;论民事诉讼上的自认[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7 周和凤;论涉他利益自认行为的效力[D];复旦大学;2008年
8 何庆玲;论民事自认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9 王春;当事人收集证据权利的程序保障研究[D];河南大学;2002年
10 赵子龙;论自认制度的构建[D];苏州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6412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641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