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的利益之查明及裁判
本文关键词:诉的利益之查明及裁判
【摘要】:诉的利益在我国民事诉讼立法上没有明确规定,司法实务中也缺少相关具体的制度建构,导致诉的利益可操作性较差,没有发挥其应有的理论价值与制度优势。从诉的利益之查明及裁判的角度,探索建立诉的利益相关具体制度,可以推动我国诉的利益理论的制度化与实践化。一方面,我国应当基于协同主义建构诉的利益查明制度,另一方面,在诉的利益之裁判上,应当区别不同情形确定诉的利益与本案请求的裁判顺序,裁判形式应当以"裁定为主,判决为辅"。
【作者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诉的利益 诉讼模式 协同主义 查明与裁判
【分类号】:D925.1
【正文快照】: 目前我国民事司法领域内新型诉讼不断出现,当事人提出了诸如网络侵权、配偶权、生育权、享受自然权、运动权等新的权利主张。这些新型纠纷伴随法制发展、科技进步以及社会变革而出现,反映了司法活动中的社会新问题和新矛盾,而且牵涉的当事人众多,利益关系复杂,纷争事实争议颇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敏;论裁判请求权保障与民事诉讼起诉受理制度的重构[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2 田平安,刘春梅;试论协同型民事诉讼模式的建立[J];现代法学;2003年01期
3 王福华;;民事诉讼协同主义:在理想和现实之间[J];现代法学;2006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丹;公益诉权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2 杨锦炎;;论诉讼证明对象——以法律方法论为启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3 蔡婧;;论民事简易程序的现状与改革[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3期
4 金龙哲;王红军;王石磊;;论自由心证原则[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3期
5 张刚;王成军;;关于构建和完善我国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法律思考[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6 李德仁;;业主委员会诉讼主体地位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7 郭雳;;美国证券集团诉讼的制度反思[J];北大法律评论;2009年02期
8 肖建华;陈琳;;法官释明权之理论阐释与立法完善[J];北方法学;2007年02期
9 夏永全;;业主撤销诉讼当事人研究——兼评最高人民法院两个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J];北方法学;2010年03期
10 李志强;;关于公益诉讼制度的几点思考[J];北方论丛;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温军;;刑事诉讼检察监督制度的改造与合理构建[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李亚凝;;“嵌入性”不足与本土化司法模式之建构[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王小钢;;论污染防治法中的环境公益诉讼条款——兼评2008年《水污染防治法》第八十八条[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郑磊;;论先决问题的司法判定模式——兼议民事诉讼中间裁判制度之完善[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5 阴法皓;;浅议民事行政诉讼中行使检察权面临的问题及完善[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6 王宝琼;;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刍议[A];使命与发展——第四届西部律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易民胜;林森才;;合同解除权的若干疑难问题研究[A];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实务卷)[C];2003年
8 程守太;;浅论环境公益诉讼制度[A];环境公益诉讼开展与律师的作用——2005年全国律协环境与资源法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郑国美;李钢;;能动司法视野下的中国法官角色定位之我见——兼论角色异化与能动过度的反思与规制[A];探索社会主义司法规律与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全国法院第23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C];2011年
10 肖芳;;民事诉讼费用负担的实证研究——兼谈败诉方负担原则的完善与突破[A];探索社会主义司法规律与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全国法院第23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冬京;我国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2 杨瑞;民事审级制约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3 胡宜奎;股东代表诉讼中的公司参加问题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4 钟淑健;民事抗辩权及其基本规则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刘言浩;不当得利法的形成与展开[D];复旦大学;2011年
6 阮友利;民事诉讼审前程序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7 江涛;民事诉讼效率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8 印仕柏;民事诉讼中检察权配置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李佳;民行交叉案件诉讼处理机制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10 匡青松;第三人执行异议之诉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卞晓伟;新时期我国农村纠纷的多元化解决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陈PrPr;股东会决议瑕疵之诉的程序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李贝奇;证明妨害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周琪;虚假诉讼的法律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张琨;论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陈述[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王依来;论诉权保留[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沈宝琴;预决事实若干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李军;侦查权下沉之检察监督制约模式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陆磊;论证券内幕交易民事责任制度的实现[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于t;当事人程序违法责问失权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季卫东;;法律程序的形式性与实质性——以对程序理论的批判和批判理论的程序化为线索[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刘敏;论纠纷的可诉性[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3 唐力;对话与沟通:民事诉讼构造之法理分析[J];法学研究;2005年01期
4 郭卫华;滥用诉权之侵权责任[J];法学研究;1998年06期
5 陈刚;翁晓斌;;论民事诉讼制度的目的[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1997年01期
6 王福华;民事起诉制度改革研究[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1年06期
7 田平安;我国民事诉讼模式构筑初探[J];中外法学;1994年05期
8 何兵;从美国民事诉讼的困境看我国民事审判方式的改革[J];中外法学;1996年02期
9 张卫平;;民事诉讼“释明”概念的展开[J];中外法学;2006年02期
10 唐力;辩论主义的嬗变与协同主义的兴起[J];现代法学;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清华大学法学院博士生 徐昕;[N];人民法院报;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丽峰;;论我国民事诉讼法上的法官释明权及其完善[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2 张杰鸿;;论我国法院的调解制度[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3 庄乾龙;;卧底侦查所获证据材料之证据能力探讨[J];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4 卞建林;郭志媛;;诉讼模式视角下的证明责任[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5 刘雅彬;;司法改革中法官职权的加强——以诉讼指挥权为视角[J];法制与社会;2009年04期
6 张李恩迪;吴爱民;赵愚;;我国证券赔偿群体性诉讼模式的重构[J];政府法制;2009年07期
7 王玉辉;;我国反垄断法消费者诉讼模式的选择与构建[J];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8 郭英汉;浅析处理网络经济纠纷中的仲裁优势[J];仲裁研究;2004年02期
9 郭志远;仇晓敏;;刑事诉讼中交叉询问制度研究[J];人民检察;2007年05期
10 杨中旭;;最高法院首倡和谐诉讼[J];中国新闻周刊;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国福;何俊畅;王梅;;入世后我国民事诉讼模式的构建及其目标[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2 牟旭;陈翔熙;;论行政裁决诉讼模式的选择——“形式当事人诉讼”在我国的实现[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3 袁红兵;;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中审判者的诉讼职能[A];首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0年
4 邱阳平;唐佩莹;;游离在司法救济边缘的环境公益诉讼——以诉讼主体与诉讼模式为视角[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5 赵允玲;;当事人处分权和辩论权与法院审判权之间的互动关系[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6 郭星亚;陈惠忠;;民事诉讼模式转换的先声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评析[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7 李求轶;;论当事人处分原则[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8 潘世钦;石维斌;;我国环境公益诉讼模式选择[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邱晓虎;李砚;;论民事诉讼中不当释明问题[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刘艺工;;人民陪审制改革刍议[A];司法体制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学智;和谐主义诉讼模式的价值与功能[N];中国信息报;2009年
2 张春萍;邗江法院创建新型行政诉讼模式[N];江苏经济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顾晓晖;便民思维刷新“诉讼模式”[N];南通日报;2008年
4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汤维建;答辩失权是大势所趋[N];人民法院报;2005年
5 袁辉根;司法需用心去做[N];人民法院报;2010年
6 云南省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 杨玉兰;争创全国先进法院[N];人民法院报;2004年
7 刘华文;彰显司法人文关怀[N];法制日报;2009年
8 吕天程 王晓晖;浅谈实事求是与司法公正[N];人民法院报;2000年
9 市高级人民法院;建立诉讼服务中心创新法院社会管理[N];天津政法报;2010年
10 记者 张析云 通讯员 林号兵;专业人士参与案件审理 以非诉讼方式解决纠纷[N];长春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珉;协同主义诉讼模式的法理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2 孙义刚;证据契约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3 郑妮;示范诉讼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4 汪海燕;刑事诉讼模式的演进[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妍婧;关于我国仲裁趋向诉讼模式的法理思考[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2 刘正霞;和谐主义诉讼模式初探[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蔚;外嫁女权益纠纷诉讼模式探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4 洪海涛;论我国证券民事赔偿诉讼模式[D];复旦大学;2011年
5 金智慧;刑民交叉程序研究[D];青岛大学;2013年
6 刘娜;司法腐败的成因及根治对策[D];四川大学;2005年
7 肖艳清;从概念到制度——释明权理论初探[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8 张玉兰;论我国公诉案件被害人权利保障[D];内蒙古大学;2005年
9 张洪敏;论行政诉讼的模式[D];湘潭大学;2007年
10 郭红梅;试论我国民事审判方式改革与法官释明权[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6936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693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