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规划法》背景下的城乡用地分类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06 08:16
用地分类是城乡用地管理的基础性文件,它深刻影响用地管理的实际效果,关系到土地开发的有序性和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而目前用地管理中的诸多问题与分类欠缺合理性有着密切关联。因此,对用地分类问题的研究应该是一项值得重视的规划基础研究。目前我国城市规划领域主要的用地分类依据是1990年建设部颁布的《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标准》,这个标准产生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距今已有20年历史。伴随着改革的深入,城市发展环境的变化,尤其在2008年《城乡规划法》颁布实施以后,传统分类体系的滞后与不适更为明显,不能很好地满足规划管理的需求,对用地分类进行改革以为现实之需。本文主体内容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用地分类进行简要基础性研究,对分析研究现状并对相关地类的分类研究进行概述;第二部分对我国主要用地分类体系的内容与特征进行解析,主要包括《城镇地籍调查规程》、《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全国土地分类》、《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和《镇规划标准》的用地分类体系,并对主要用地分类体系进行比较研究;第三部分分析《城乡规划法》对用地管理的新要求,对《标准》在实践中的效用进行评析,并探讨了《标准》用地分类存...
【文章来源】: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3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1:混合功能开发概念模型
(GB/T50280-98)中有与“混合功能区”对应的概念,称为“综合区”,定义描述为:“城市中根据规划可以兼容多种不同使用功能的地区。”交叉的土地使用发生于城市各个功能区(图4-5-2),涉及从城市到地块的各个尺度,而常见的地块“综合体” 开发项目表明地块交叉型土地使用方式的普遍性。这对以地块为基本单位的用地性质管控形成很大挑战。如在一地块内建设开放式体育公园,规划用地应包括体育用地、公共绿地、广场等公共活动场地,若对此地块规定一种用地性质(如C4体育用地),则难以全面反映规划意图。又由于上述用地相互穿插、边界模糊且不规整,通过细分地块分别控制用地性质的操作难度很大,即使援引兼容性规定,也存在兼容用地的比例和位置难以把握的问题。图4-5-2:上海万科城市花园混合居住布局示意图(来源:蔡明,白光润. 混合居住社区的可行性研究)除了交叉以外
建设用地规划的用地分类,也应在城乡用地分类体系中建构。这样,以“三规衔接”的城乡规划和土地规划两套分类体系为基础,建立一个具有领域性并相互衔接对应的多元用地分类体系(图5-4-1)。图 5-4-1:多元用地分类体系(来源:自绘)此外,多元性用地分类体系还应具有地方性、层次性和动态性。目前城乡规划用地分类体系缺少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的划分,因而难以反映土地管理的空间差异。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城镇化发展要求与挑战[J]. 邹德慈. 城市规划学刊. 2010(04)
[2]“资源紧约束”条件下两规的有序衔接——基于上海“两规合一”工作的探索和实践[J]. 姚凯. 城市规划学刊. 2010(03)
[3]物流用地分类研究[J]. 吴娜,于东. 四川建筑. 2009(04)
[4]城乡统筹视角下再论城市绿地分类[J]. 刘颂,姜允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09(03)
[5]物流用地的土地分类研究[J]. 尹晓琴,刘凯,王刚. 物流技术. 2009(05)
[6]地震后的启示——城市防灾绿地规划设计探讨[J]. 朱春艳,王志楠,曹静怡,李淑娟. 福建林业科技. 2009(01)
[7]村镇绿地分类初探[J]. 朱雯,秦华,张澜.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9(01)
[8]区域生态用地的概念及分类[J]. 邓红兵,陈春娣,刘昕,吴钢. 生态学报. 2009(03)
[9]中澳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比较分析[J]. 牛萌,刘华. 山西建筑. 2009(06)
[10]城乡规划法对城市总体规划的挑战及其对策[J]. 丁成日. 城市规划. 2009(02)
博士论文
[1]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研究[D]. 刘纯青.南京林业大学 2008
[2]基于产业的土地利用分类及其应用研究[D]. 刘平辉.中国农业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统筹城乡发展的绿地系统规划初探[D]. 郑堡元.西南大学 2009
[2]镇村一体化绿地系统规划初探[D]. 朱雯.西南大学 2009
[3]城市非建设用地格局构建研究[D]. 李晓西.苏州科技学院 2008
[4]我国城市用地分类体系重构初探[D]. 高捷.同济大学 2006
[5]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的若干问题及编制办法的研究[D]. 杨丹宇.西南交通大学 2005
[6]县(市)域非建设用地及其管治研究[D]. 胡娟.华中科技大学 2005
[7]非建设用地纳入城市规划管理的研究[D]. 李健.浙江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121113
【文章来源】: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3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1:混合功能开发概念模型
(GB/T50280-98)中有与“混合功能区”对应的概念,称为“综合区”,定义描述为:“城市中根据规划可以兼容多种不同使用功能的地区。”交叉的土地使用发生于城市各个功能区(图4-5-2),涉及从城市到地块的各个尺度,而常见的地块“综合体” 开发项目表明地块交叉型土地使用方式的普遍性。这对以地块为基本单位的用地性质管控形成很大挑战。如在一地块内建设开放式体育公园,规划用地应包括体育用地、公共绿地、广场等公共活动场地,若对此地块规定一种用地性质(如C4体育用地),则难以全面反映规划意图。又由于上述用地相互穿插、边界模糊且不规整,通过细分地块分别控制用地性质的操作难度很大,即使援引兼容性规定,也存在兼容用地的比例和位置难以把握的问题。图4-5-2:上海万科城市花园混合居住布局示意图(来源:蔡明,白光润. 混合居住社区的可行性研究)除了交叉以外
建设用地规划的用地分类,也应在城乡用地分类体系中建构。这样,以“三规衔接”的城乡规划和土地规划两套分类体系为基础,建立一个具有领域性并相互衔接对应的多元用地分类体系(图5-4-1)。图 5-4-1:多元用地分类体系(来源:自绘)此外,多元性用地分类体系还应具有地方性、层次性和动态性。目前城乡规划用地分类体系缺少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的划分,因而难以反映土地管理的空间差异。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城镇化发展要求与挑战[J]. 邹德慈. 城市规划学刊. 2010(04)
[2]“资源紧约束”条件下两规的有序衔接——基于上海“两规合一”工作的探索和实践[J]. 姚凯. 城市规划学刊. 2010(03)
[3]物流用地分类研究[J]. 吴娜,于东. 四川建筑. 2009(04)
[4]城乡统筹视角下再论城市绿地分类[J]. 刘颂,姜允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09(03)
[5]物流用地的土地分类研究[J]. 尹晓琴,刘凯,王刚. 物流技术. 2009(05)
[6]地震后的启示——城市防灾绿地规划设计探讨[J]. 朱春艳,王志楠,曹静怡,李淑娟. 福建林业科技. 2009(01)
[7]村镇绿地分类初探[J]. 朱雯,秦华,张澜.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9(01)
[8]区域生态用地的概念及分类[J]. 邓红兵,陈春娣,刘昕,吴钢. 生态学报. 2009(03)
[9]中澳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比较分析[J]. 牛萌,刘华. 山西建筑. 2009(06)
[10]城乡规划法对城市总体规划的挑战及其对策[J]. 丁成日. 城市规划. 2009(02)
博士论文
[1]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研究[D]. 刘纯青.南京林业大学 2008
[2]基于产业的土地利用分类及其应用研究[D]. 刘平辉.中国农业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统筹城乡发展的绿地系统规划初探[D]. 郑堡元.西南大学 2009
[2]镇村一体化绿地系统规划初探[D]. 朱雯.西南大学 2009
[3]城市非建设用地格局构建研究[D]. 李晓西.苏州科技学院 2008
[4]我国城市用地分类体系重构初探[D]. 高捷.同济大学 2006
[5]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的若干问题及编制办法的研究[D]. 杨丹宇.西南交通大学 2005
[6]县(市)域非建设用地及其管治研究[D]. 胡娟.华中科技大学 2005
[7]非建设用地纳入城市规划管理的研究[D]. 李健.浙江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1211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tudifa/3121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