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土地法论文 >

中国农地征收制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发布时间:2021-04-08 18:07
  土地征收指国家依据公共利益的理由,强制取得民事主体土地所有权的行为。近年来,由于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土地征收数量激增,在农村土地征收中出现许多难以化解的纠纷和矛盾。集中体现在农地承包权的物权属性不被重视,土地征收“公益性”泛化;地方政府利用“土地一级市场的国家垄断”对集体土地低买高卖与民争利,引发许多群体矛盾;土地征收中集体所有权与承包人的承包经营权产生矛盾以及由此引发的补偿中受益主体混乱,集体成员权没有严格的法律定位等问题。本文在分析以上问题产生的根源同时通过实证研究、比较法研究试图寻求在现有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基本制度不变的情况下解决问题的途径。主要从征收目的、征收补偿标准、征收补偿分配几方面从立法创新和制度创新的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在征收目的方面提出界定“公共利益”的程序和方法;征收补偿标准方面提出提高补偿标准和探索补偿方式创新;在补偿分配问题上提出近期、远期不同的解决办法,近期主要从弱化集体所有权入手,而从长远则要从重建集体经济组织、重建集体成员权入手来解决补偿分配问题。同时,在集体土地所有权性质不变的情况下提出赋予集体土地和国家所有土地同等级物权效力,允许集体土地直... 

【文章来源】:内蒙古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3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序言
第一部分 我国农地征收制度概念、特点及立法现状
    一、我国农地征收制度概念、特点
        (一) 征收的概念
        (二) 我国土地征收的概念
    二、我国农地征收的立法现状
        (一) 关于农地征收目的的立法规定
        (二) 关于农地征收补偿条款的规定
        (三) 关于农地征收程序的规定
第二部分 我国农地征收中存在的问题
    一、土地权利二元化和国家垄断土地一级市场问题
        (一) 土地权利二元化和国家垄断一级市场现象的表现
        (二) 土地权利二元化、国家垄断土地一级市场的危害
    二、征收中“公益性泛化”问题
        (一) 法律规定上对公共利益规定不明确
        (二) 现实生活中,公共利益泛化
    三、农地征收补偿标准太低
        (一) 法律规定的土地补偿标准不能与经济发展同步
        (二) 现有土地补偿忽视土地对于农民的非生产性功能
        (三) 征地补偿标准不可诉
    四、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虚位问题
        (一) 我国法律对集体所有权主体的界定
        (二) 集体所有权主体在法理上的欠缺
        (三) 集体土地所有权虚位在土地征收中的体现
    五、农民、农户个体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在征收中得不到应有保护
        (一) 农地承包人被排除在征收补偿的直接受偿主体之外
        (二) 承包地农民就征地补偿费用的分配诉讼难
        (三) 农民个体成员权难以确定造成征地补偿主体混乱
第三部分 对我国农村承包土地征收中问题的解决办法
    一、赋予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同等级的物权效力
        (一) 允许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入市有成功实践也有政策引导
        (二) 对农地入市的制度设计
    二、明确界定公共利益,严格限制非公益性征收
        (一) 对土地征收中“公共利益”的比较法分析
        (二) 我国《物权法》立法过程中对公共利益界定的不同意见
        (三) 本文对公共利益界定的设计
    三、提高土地征收标准,完善土地征收补偿机制
        (一) 国际上土地征收补偿的规定
        (二) 各国(地区)关于土地征收补偿范围的规定
        (三) 对我国征收补偿的改进建议
    四、建立合理的征收补偿分配制度
        (一) 在现有制度前提下,补偿分配遵循弱化集体所有权,强化农民承包经营权的原则
        (二) 从长远考虑,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制的组织形式为基础建立征收补偿分配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法制探讨[J]. 谌种华,于正林.  南方农村. 2005(02)
[2]行政补偿制度研究[J]. 姜明安.  法学杂志. 2001(05)
[3]论私人财产权的宪法保障[J]. 林来梵.  法学. 1999(03)



本文编号:31260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tudifa/31260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29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