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土地储备制度不同模式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29 11:44
城市土地储备制度在我国是一种新的土地经营管理制度,属于一种新的制度创新。因其在调控土地市场运行效率、促进土地合理流转方面具有的优势,各地纷纷建立了土地储备制度,国家也将其作为加强土地市场管理的重要政策。我国城市土地储备制度尚处于起步阶段,土地储备的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的发展。目前的多数研究集中于土地储备面临的问题和相应对策,对基础理论的研究缺乏深入。由于缺乏理论的指导,使得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的作用未完全发挥。因为法定原因,我国的土地储备制度的运作模式表现为多样化,形成了三种有代表性的土地储备制度,分别是上海的市场模式、杭州的政府主导模式和武汉的市场与政府相结合模式。对于“三种模式”哪种更适合中国的国情,目前的研究涉及的不多。本文从土地储备制度的理论基础、研究进展、土地储备制度的基本状况几个方面为出发点,定性的分析了“三种模式”在机构设置、储备范围、土地供应方式、资金需求、土地使用者权利几个方面存在的差异,并对其进行基本的评价;同时,基于我国的现状和土地储备的相应目标,分析出武汉的土地储备模式较适合中国的现状。最后,针对三种城市土地储备模式面临的共同问题,在利益分配、部门协调、法制建设、资金...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一、前言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动态
(三)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二、城市土地储备的理论基础
(一) 地租理论
(二) 市场供求理论
(三) 产权理论
(四) 区位理论
三、城市土地储备制度概述
(一) 城市土地储备制度发展
(二) 城市土地储备的内涵、特点及范围
(三) 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的运作程序
(四) 城市土地储备的目标
四、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的三种模式比较研究
(一) 不同城市土地储备运行模式的特点
(二) 不同城市土地储备模式的对比分析
(三) 基于三种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综合评价
五、目前我国城市土地储备的模式选择与优化
(一) 目前我国城市土地储备的模式选择
(二) 目前我国城市土地储备模式的优化
六、结论
参考文献
在研期间研究成果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协调度模型在城市土地利用潜力评价中的应用[J]. 欧雄,冯长春,沈青云.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7(01)
[2]城市规划与城市土地经营的协调路径研究[J]. 刘文秀,刘丽琴,李诚固. 软科学. 2006(06)
[3]城市土地收购储备制度运行的经济学分析[J]. 包喜利.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3)
[4]土地储备制度的功能定位[J]. 宫玉泉. 中国土地. 2006(01)
[5]城市土地储备制度发展历程及作用评价[J]. 郭妙卿,刘洪芹. 市场论坛. 2005(Z1)
[6]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绩效研究[J]. 刘新芝,张维. 山东经济. 2005(04)
[7]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的功能、问题与发展对策分析[J]. 黄小彪,黄曼慧. 中国房地产金融. 2005(04)
[8]当前我国土地收购储备制度透视[J]. 唐星龄. 中国土地. 2005(03)
[9]城市储备土地供应方式的创新[J]. 卢新海,何兴. 中国房地产. 2005(03)
[10]推行土地储备制度与城市建设发展[J]. 李妍华. 广西社会科学. 2004(12)
本文编号:3167467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一、前言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动态
(三)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二、城市土地储备的理论基础
(一) 地租理论
(二) 市场供求理论
(三) 产权理论
(四) 区位理论
三、城市土地储备制度概述
(一) 城市土地储备制度发展
(二) 城市土地储备的内涵、特点及范围
(三) 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的运作程序
(四) 城市土地储备的目标
四、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的三种模式比较研究
(一) 不同城市土地储备运行模式的特点
(二) 不同城市土地储备模式的对比分析
(三) 基于三种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综合评价
五、目前我国城市土地储备的模式选择与优化
(一) 目前我国城市土地储备的模式选择
(二) 目前我国城市土地储备模式的优化
六、结论
参考文献
在研期间研究成果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协调度模型在城市土地利用潜力评价中的应用[J]. 欧雄,冯长春,沈青云.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7(01)
[2]城市规划与城市土地经营的协调路径研究[J]. 刘文秀,刘丽琴,李诚固. 软科学. 2006(06)
[3]城市土地收购储备制度运行的经济学分析[J]. 包喜利.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3)
[4]土地储备制度的功能定位[J]. 宫玉泉. 中国土地. 2006(01)
[5]城市土地储备制度发展历程及作用评价[J]. 郭妙卿,刘洪芹. 市场论坛. 2005(Z1)
[6]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绩效研究[J]. 刘新芝,张维. 山东经济. 2005(04)
[7]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的功能、问题与发展对策分析[J]. 黄小彪,黄曼慧. 中国房地产金融. 2005(04)
[8]当前我国土地收购储备制度透视[J]. 唐星龄. 中国土地. 2005(03)
[9]城市储备土地供应方式的创新[J]. 卢新海,何兴. 中国房地产. 2005(03)
[10]推行土地储备制度与城市建设发展[J]. 李妍华. 广西社会科学. 2004(12)
本文编号:31674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tudifa/3167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