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土地法论文 >

里坊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29 05:01
  里坊制度作为聚居基本单元深刻影响着古代聚落的整体规划布局,同时国家实施有效的管理控制也必须通过里这一基层政权组织来实现。但目前学术界对里坊制度的研究仅限于单一学科的孤立分析,对其涉及到的跨学科研究领域并未开展深入探讨。针对里坊制度空间形态和组织结构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不仅对弥补聚落史和乡里制度研究的缺环具有重要史学意义,而且对城市规划和基层管理也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此外,“堡”作为里坊制度在乡村的遗存,与里坊在空间形态和管理制度等方面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因此对堡开展调查研究并与里坊制度进行比较分析,是深入推进里坊制度研究的重要一环。在当前传统堡寨聚落居住形态日益衰败之际,对此开展全面系统的研究显得紧迫而必要。本文首先结合文献史料,从乡里制度、聚居形态、行政组织方面廓清里坊制度的概念,追溯里坊制度形成、发展、成熟、衰落、演变的历史发展进程。重点围绕里坊制度作为“聚居空间形态”和“社会基层组织”两方面梳理展开,揭示其建筑学与社会学的深层内涵,并从社会结构层次和里坊地域空间布局、里坊制度与军制、里坊制度与土地制度三方面对两者之间的关系加以比较,深刻剖析其背后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影响因素。其次... 

【文章来源】:天津大学天津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9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里坊制度研究现状
        1.1.1 里坊制度研究的起步阶段
        1.1.2 里坊制度研究的发展阶段
        1.1.3 里坊制度研究走向深入
    1.2 研究内容及其创新点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的创新点
    1.3 学术取向与研究方法
        1.3.1 学术取向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意义
        1.4.1 建筑史学意义
        1.4.2 社会文化学意义
        1.4.3 现实指导意义
    1.5 研究体系框架
第二章 里坊制度溯源
    2.1 里坊制度概述
        2.1.1 里的定义
        2.1.2 坊的辨析
    2.2 里坊制度的产生
        2.2.1 乡里制度的里
        2.2.2 聚居形态的里
        2.2.3 行政组织的里
    2.3 里坊制度的历史发展过程
        2.3.1 里坊制度的形成阶段
        2.3.2 里坊制度的发展阶段
        2.3.3 里坊制度的成熟阶段
        2.3.4 封闭里坊制度的衰落
        2.3.5 里坊制度的延续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里坊制度的建筑学和社会学内涵
    3.1 里坊制度的建筑学内涵
        3.1.1 里坊的形制
        3.1.2 里坊的规模
        3.1.3 里市制度
    3.2 里坊制度的社会学内涵
        3.2.1 乡里组织制度
        3.2.2 土地管理制度
        3.2.3 行政长官及其职能
    3.3 封闭里坊的管理制度
        3.3.1 封闭规整的里墙
        3.3.2 定时启闭坊门和严格的夜禁制度
        3.3.3 禁止对坊外街衢开门
        3.3.4 禁止侵占街道,开垦种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里坊制度建筑学和社会学内涵的关系
    4.1 社会结构层级和里坊的地域空间层次
        4.1.1 政治制度与社会等级结构
        4.1.2 聚落的地域空间层次
        4.1.3 里坊的地域空间布局
    4.2 里坊与军制的关系
        4.2.1 里坊行政建制与军事管理制度
        4.2.2 明代军事辖区中的里坊制度
        4.2.3 里坊与军堡空间形态比较
    4.3 里坊制度与土地制度的关系
        4.3.1 里坊制度与授田制度
        4.3.2 土地制度对建邑制里的影响
        4.3.3 道路规划与农田阡陌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历代里坊形态推测及其规模分析
    5.1 里坊制度的演变过程
        5.1.1 社会组织形制对里坊制度的影响
        5.1.2 礼制对里坊规划布局的影响
        5.1.3 社会经济对里坊制度的影响
    5.2 历代里坊形态特点分析及推测
        5.2.1 隋唐长安里坊道路结构
        5.2.2 历代里坊空间布局推测
        5.2.3 里坊内的社及其演变
    5.3 里坊用地规模分析——以隋唐长安、洛阳为例
        5.3.1 都城里坊模数分析
        5.3.2 里坊割宅方式推测
        5.3.3 宅院基址规模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里坊制度的活化石——“堡”
    6.1 堡与里坊制度
        6.1.1 “堡”的起源——史前古城
        6.1.2 “堡”的演变——中心城堡
        6.1.3 里坊城市的产生及其演变
    6.2 堡的空间布局类型
        6.2.1 单体布局的堡
        6.2.2 堡中建堡
        6.2.3 多堡聚集
    6.3 堡的空间布局特点及其与里坊的关系
        6.3.1 堡的空间布局特点
        6.3.2 “堡”和“里”的建筑形态比较
        6.3.3 “堡”和“里”的管理制度比较
    6.4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古代“冬夏两栖”的居住模式[J]. 张玉坤,李贺楠.  建筑师. 2010(01)
[2]空间维度下的中国城市史研究[J]. 陈蕴茜.  学术月刊. 2009(10)
[3]先秦城市史研究述评[J]. 毛曦.  中国史研究动态. 2008(01)
[4]隋唐洛阳里坊制度考述[J]. 李昌九.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1)
[5]里坊制度下的中国古代城市形态解析——以唐长安为例[J]. 刘继,周波,陈岚.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07(06)
[6]论中国古代里坊制的崩溃——以唐长安与宋东京为例[J]. 李合群.  社会科学. 2007(12)
[7]中国古城选址及布局思想和实践对当今城市规划的启示[J]. 马继武.  上海城市规划. 2007(05)
[8]隋唐长安里坊规划方法再考[J]. 王晖,曹康.  城市规划. 2007(10)
[9]唐长安里坊内部道路体系探析[J]. 郑卫,李京生.  城市规划. 2007(10)
[10]史前聚落的群聚形态研究[J]. 裴安平.  考古. 2007(08)

博士论文
[1]河北传统堡寨聚落演进机制研究[D]. 谭立峰.天津大学 2007
[2]中国古代农村聚落区域分布与形态变迁规律性研究[D]. 李贺楠.天津大学 2006
[3]传统堡寨聚落研究[D]. 王绚.天津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明宣府镇长城军事堡寨聚落研究[D]. 倪晶.天津大学 2005
[2]北宋东京城市空间形态研究[D]. 邓烨.清华大学 2004
[3]晋陕、闽赣地域传统堡寨聚落比较研究[D]. 李蕾.天津大学 2004
[4]山东传统堡寨式聚落研究[D]. 谭立峰.天津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1668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tudifa/31668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cf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