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土地法论文 >

地方政府土地征用政策执行能力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15 03:49
  本文从考察能力的定义出发,结合对政府的职能角色与公共政策的本质特性的理论探讨,然后从结果导向角度指出:公共政策执行能力是实现政策内在价值与具体目标的有效性,为此,公共政策执行能力评估实质上可被认为是一种价值性评估,结果模式是评估政策执行能力的一种更适宜的模式。在此认识基础上,本文认为,间接评估这一作为评估事物内在特质与价值的实现程度的方式,从某些意义上而言,是一种更深入、更体现根本性的评估方法,因此选择它作为评估土地征用政策执行能力的方法。对应地,本文选择公共政策的内在四大价值特性:公共性与合法性、公正性、效率和土地征用政策的三个具体目标:符合公共利益要求、依法执行、保障征地对象的土地权益作为评估的标准,并选择相应的定性评估指标作为具有代表性的评估指标,建立评估指标体系。本文紧密结合土地征用政策执行实践,对地方政府土地征用政策执行能力进行了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的研究,得出地方政府土地征用政策执行能力异化的结论。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在土地征用政策执行中,地方政府及其官员的利益追求、土地征用制度的内在缺陷和土地执法监督不足、惩处不严、问责不实是导致执行能力异化的三大原因。基于此,本... 

【文章来源】:广西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及其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研究内容框架
第二章 当前地方政府土地征用政策执行能力评估
    第一节 评估模式的选择
    第二节 评估方法的选择
    第三节 评估标准及评估指标体系
    第四节 评估实施
    第五节 评估的结果分析:执行能力的异化
第三章 地方政府土地征用政策执行能力异化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制度动因:土地征用政策的内在缺陷
    第二节 利益动力:地方政府的利益追求与官员的利益驱动
    第三节 成本动机:监察不足、惩处不严、问责不实造成违法违规的低成本
    附:案例分析
第四章 地方政府土地征用政策执行能力建设的理论思考
    第一节 完善法律制度安排,规范政府征地行为
    第二节 改变"成本—收益"核算模式,遏制不当的利益追求
    第三节 加强正确的行政伦理价值观与政绩观建设,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利益诉求视域中的公共政策价值取向[J]. 张凤合.  社会主义研究. 2006(01)
[2]转型期我国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问题论析[J]. 林水鑫,曹鲲.  桂海论丛. 2006(01)
[3]土地制度对农民的剥夺[J]. 党国英.  中国改革. 2005(07)
[4]土地要素市场化与收益分享[J]. 王平.  中国改革. 2005(07)
[5]略论能力的基本特征[J]. 唐志龙.  学习论坛. 2005(04)
[6]非政府组织与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J]. 谢舜.  中国行政管理. 2005(02)
[7]公共政策的价值目标与公正原则[J]. 杨宏山.  中国行政管理. 2004(08)
[8]政协一号提案及中国失地农民问题透视[J].   领导决策信息. 2004(10)
[9]新公共管理批判及公共管理的价值根源[J]. 黄健荣,杨占营.  中国行政管理. 2004(02)
[10]农村用地转变为城市用地中的利益分配、相关问题及对策[J]. 左学金,楼培敏.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4(01)

博士论文
[1]土地征用制度改革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D]. 周飞.南京师范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天津市土地资源的公共财政调控[D]. 张晓洁.天津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1868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tudifa/31868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c9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