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土地法论文 >

农村宅基地制度演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15 09:52
  我国现行宅基地制度是历史演变的产物,是在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背景下发展起来的,这种无偿、均分、带有福利性质的宅基地使用制度为我国工业化发展、农民安居乐业、农村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的历史作用。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村土地资源日益稀缺,宅基地潜在价值迅速上升,出现制度失衡,擅自将耕地、甚至基本农田转为宅基地兴建小产权房、度假村等行为大量发生,村庄整理出现被上楼情况,土地征收发生群体性上访等事件,而另一方面,由于宅基地制度不能适应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和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出现了宅基地“摊大饼”式的盲目无序向外扩展、大量“空心村”等农村土地资源粗放低效利用现象。本文以演化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理论为基础,从一个全新的分析视角——制度演化作为研究切入点,将制度演化与我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有机结合,运用制度变迁理论、演化博弈论、自组织理论等具体理论和方法,探究和分析我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演化的轨迹、动力机制、路径和趋势,揭示我国宅基地制度演化的规律,探索农村宅基地制度未来变革的基本取向。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第一,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我国农村宅基地制度调整的历程,目前宅基地... 

【文章来源】: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14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目录
表目录
图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与拟回答的问题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评述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研究内容
    1.6 本文创新点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2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2.1 理论基础之一:制度变迁理论
        2.1.1 核心概念
        2.1.2 分析思路
    2.2 理论基础之二:演化博弈论
        2.2.1 核心概念
        2.2.2 分析思路
        2.2.3 演化博弈模型构建
    2.3 理论基础之三:自组织理论
        2.3.1 自组织的概念
        2.3.2 自组织理论的构成
    2.4 本文的分析框架
3 我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演化:历史变迁与现状分析
    3.1 建国初期——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农民宅基地和房屋私有化时期
    3.2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农村宅基地集体化时期
    3.3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至今: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探索时期
    3.4 我国农村宅基地制度现状分析
        3.4.1 目前我国农村宅基地法律和政策规定
        3.4.2 我国农村宅基地制度存在的问题
    3.5 小结
4 要素相对价格提高、外部利润的形成与现阶段农村宅基地制度演化
    4.1 农村宅基地相对价格的提高
        4.1.1 工业化、城镇化与建设用地需求量增加
        4.1.2 农村市场化与宅基地资产功能显现
        4.1.3 城乡一体化与城乡要素市场平等化
    4.2 外部利润的形成
        4.2.1 追逐集体土地增值收益
        4.2.2 寻求土地规模利用效应
        4.2.3 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效率
        4.2.4 降低土地交易费用
    4.3 农村宅基地相对价格提高、外部利润的形成与宅基地制度演化
5 利益集团、利益博弈与现阶段农村宅基地制度演化
    5.1 农村宅基地制度演化中利益集团
        5.1.1 中央政府
        5.1.2 地方政府
        5.1.3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5.1.4 用地企业
        5.1.5 农户
    5.2 利益博弈与同意一致性的达成
    5.3 农村宅基地制度演化的博弈分析
        5.3.1 模型构建
        5.3.2 促进制度向良性轨道演化的策略
6 现阶段农村宅基地制度演化的自组织过程
    6.1 现阶段农村宅基地制度自组织演化机理
        6.1.1 农村宅基地制度自组织演化的前提
        6.1.2 农村宅基地制度自组织演化的诱因
        6.1.3 农村宅基地制度自组织演化的动力
        6.1.4 农村宅基地制度自组织演化的路径
    6.2 现阶段农村宅基地制度的自组织演化的特点
        6.2.1 农村宅基地制度演化的曲折性
        6.2.2 农村宅基地制度演化的非平衡性
        6.2.3 农村宅基地制度演化的多结果性
    6.3 小结
7 个案研究: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良庄镇宅基地制度演化
    7.1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良庄镇概况
    7.2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良庄镇宅基地制度演化与理论解释
        7.2.1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良庄镇宅基地制度演化过程
        7.2.2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良庄镇宅基地整理项目:成功案例与失败案例
        7.2.3 理论解释
    7.3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良庄镇宅基地流转意愿调查
        7.3.1 调查目的与研究假说
        7.3.2 基础数据与变量选择
        7.3.3 模型选择与分析结果
        7.3.4 结论
8 完善我国农村宅基地制度的政策建议
    8.1 推行宅基地市场化改革,建立统一的城乡竞争性土地市场
    8.2 现阶段治理结构改革代替产权结构改革
        8.2.1 保留集体所有的产权结构
        8.2.2 尽快把农村宅基地所有权确认到村集体经济组织
        8.2.3 逐步把宅基地使用权证发放到农户
        8.2.4 建立规范有序的宅基地流转制度
    8.3 农村宅基地未来最适产权安排
9 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1 农民对宅基地自由流转态度调查问卷
附件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农户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武汉市江夏区210户调查问卷分析[J]. 徐汉明,刘春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6)
[2]农村宅基地制度的源起与建立探微——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J]. 吴远来.  经济体制改革. 2012(05)
[3]农村宅基地统筹型流转模式实证研究——基于关中地区294户农户调查[J]. 廖阳,刘晓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4)
[4]基于进化博弈视角的水源地与下游生态补偿合作演化分析[J]. 接玉梅,葛颜祥,徐光丽.  运筹与管理. 2012(03)
[5]基于城乡统筹发展视角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问题分析[J]. 龚涛.  农村经济. 2011(04)
[6]重庆地票制度研究[J]. 杨莞姣.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1(04)
[7]农村建设用地流转:城乡统一市场并非全部[J]. 戴伟娟.  上海经济研究. 2011(03)
[8]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影响因素定量研究[J]. 田克明,王建设,陈白淼.  安徽农业科学. 2011(08)
[9]如何维护农民在“宅基地换房”中的权益——以嘉兴市“两分两换”为例[J]. 向勇.  嘉兴学院学报. 2011(02)
[10]我国农村宅基地问题研究综述[J]. 刘亚光.  东南学术. 2011(02)

博士论文
[1]农村宅基地制度创新与理论解释[D]. 朱新华.南京农业大学 2011
[2]城乡统筹视角下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研究[D]. 田光明.南京农业大学 2011
[3]中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制度研究[D]. 崔欣.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1
[4]城市化背景下农村宅基地集约利用机制研究[D]. 罗瑞芳.南开大学 2010
[5]土地因素对农户劳动力乡城转移的影响研究[D]. 黄善林.华中科技大学 2010
[6]村庄发展与新农村建设[D]. 陈雪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0
[7]农村宅基地使用管理制度研究[D]. 欧阳安蛟.浙江大学 2010
[8]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制度研究[D]. 茆荣华.华东政法大学 2009
[9]中国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市场演化机制研究[D]. 马凯.南京农业大学 2009
[10]基于自组织理论的区域系统演化发展研究[D]. 张杰.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1874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tudifa/31874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f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