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土地法论文 >

江苏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23 11:55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江苏省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在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的同时,经济增长内部的不和谐逐渐显现出来,导致了社会各种矛盾的滋生,尤其是城乡收入、环境、社会福利差距的拉大。城镇化是大量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使城镇数量不断增加的社会现象,它是社会现代化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着将近9亿的农村人口,江苏作为我国的一个人口大省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近年来江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日益突出,虽然江苏省政府及相关部门已经采取了多种措施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但还未达到理想的效果,影响了该省城镇化的进程。江苏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巨大,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影响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也是现实生活中不可回避的难点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是节约社会成本的有效形式,而探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能为促进城镇化与劳动力合理流动提供理论证据。当前江苏的情况是:农村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江苏人口大省的劳动力优势没有发挥出来。与此同时,江苏农村地区城镇化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城乡之间收益差距进一步扩大,将会影响江苏今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 

【文章来源】:南京工业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 国外相关研究概况
        二、 国内相关研究概况
        三、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简要评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
        一、 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 城镇化
        二、 农村劳动力与农村剩余劳动力
        三、 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 城镇化发展的相关理论
        二、 农村劳动力转移相关理论
第二章 江苏城镇化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概述
    第一节 江苏省城镇化概述
        一、 江苏省城镇化发展现状
        二、 江苏省城镇化发展进程
    第二节 江苏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概述
        一、 江苏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发展阶段
        二、 江苏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
    第三节 发展城镇化对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积极意义
        一、 有利于吸纳劳动力,优化资源配置
        二、 有利于破除二元体制,发展城乡一体化
        三、 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
第三章 江苏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存在的问题
        一、 城镇体系不甚合理,发展不平衡,阻碍转移进程
        二、 传统的户籍管理制度与土地制度的制约
        三、 农民自身素质偏低,就业竞争激烈
        四、 转移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待完善
        五、 劳动力市场制约
        六、 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问题突出
    第二节 原因分析
        一、 推动剩余劳动力转移中一些片面认识和做法的影响
        二、 农村剩余劳动力公共就业服务投入不足
        三、 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的不匹配
第四章 解决江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加快城镇化进程,实现以城镇化为主的农村劳动力转移
        一、 实施多元复合型城镇化,优化城镇体系
        二、 缩减区域差异,实现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
    第二节 通过制度改革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一、 改革户籍管理制度
        二、 改革土地制度
    第三节 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
        一、 健全培训资金投入保障机制,确保培训资金及时到位
        二、 开放流入地公共培训机构,完善农民工培训组织体系
        三、 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完善农民工就业培训体系
        四、 建立流入地农民工职业培训的管理监督机制,完善管理监督功能
    第四节 健全转移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劳动力转移
        一、 建立健全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
        二、 建立健全农民工医疗保险制度
        三、 建立健全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
        四、 建立健全农民工失业保险制度
    第五节 加强劳动力市场机制建设,提升就业质量
        一、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市场机制建设
        二、 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机制建设
    第六节 关注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解决农民工后顾之忧
        一、 关爱农村留守老人
        二、 关注农村留守儿童
        三、 关注农民工进城子女教育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我国城镇化的中镇模式[J]. 王芝眉.  探索与争鸣. 2012(12)
[2]如何进一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J]. 蔡昉.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12(01)
[3]影响辽宁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与对策[J]. 邹志华,李庆东.  浙江农业科学. 2010(02)
[4]金融危机对就业的影响及应对政策建议[J]. 蔡昉.  中国发展观察. 2009(03)
[5]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及模式比较[J]. 邹永红,黄开元.  经济研究导刊. 2009(06)
[6]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问题与对策——以苏南为例[J]. 郁彩虹.  经济研究导刊. 2008(15)
[7]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从推到拉的嬗变[J]. 程名望,史清华,刘晓峰.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06)
[8]经济增长速度与农村劳动力转移[J]. 陈朔,冯素杰.  南开经济研究. 2005(05)
[9]国内外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基本理论问题研究综述[J]. 李仙娥,王春艳.  经济纵横. 2004(04)
[10]促进农民增收要在两方面有新突破[J]. 张红宇,李娜.  经济工作导刊. 2003(04)

硕士论文
[1]新型工业化背景下的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发展研究[D]. 贺姣.山东建筑大学 2012
[2]盐城市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研究[D]. 张国建.苏州大学 2010
[3]江苏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的统计研究[D]. 张进华.南京财经大学 2011
[4]安徽省城镇化与农民就业关系研究[D]. 陈玛琳.安徽农业大学 2010
[5]滨海县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研究[D]. 王宁.南京农业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2024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tudifa/32024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b7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