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征地补偿法律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24 18:16
征地补偿制度改革问题在我国一直是个十分敏感的问题,同时它又是我国错综复杂的土地行政法律关系中急需解决的一个重点问题。中国征地补偿制度形成于计划经济时代,带有明显的缺陷,具体表现在:征地权力缺乏有效约束;征地补偿安置的“非市场取向”;救济途径的缺失,等等。其典型特征是政府主要动用行政命令调控土地法律关系,集体土地变为国有土地基本上是一个通过行政强制而不是平等产权交易来完成的过程,征地补偿过程中自然因农民失去与对方平等博弈的机会而显失公平。在某种意义上,低价征收征用农民土地已成为部分地区农民利益流失最严重的一条渠道。 本文分成四部分。首先介绍征地补偿制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其次从中国征地补偿制度历史及现状入手,分析我国征地补偿制度存在的问题及立法缺陷,并试着追寻问题的根源;而后介绍国外征地补偿制度的成功经验;最后是关于制度创新或制度改革,提出完善我国征地补偿制度的建议。 本文注重提出完善办法,探索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的征地补偿制度,以期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指导征地补偿工作,使征地补偿有法可依,切实保护被征地者的合法权益,协调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为保护土地资源、促进土地合理...
【文章来源】: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征地补偿制度的基本理论
2.1 基本概念
2.2 征地补偿制度的基本特征
2.3 征地补偿制度的理论基础
2.3.1 征地补偿理论
2.3.2 征地补偿原则
2.4 本章小结
3 我国征地补偿制度的产生、发展及现状
3.1 我国征地补偿制度的发展历程
3.2 我国征地补偿制度的现状分析
3.2.1 缺乏系统化理论指导
3.2.2 土地公益收用存在误区
3.2.3 法律规定本身有缺陷
3.2.4 集体所有权代表混乱
3.2.5 征地补偿标准制定不合理
3.2.6 缺乏有效的救济途径
3.2.7 征地程序不透明且相对人参与不够
3.2.8 我国缺乏征地补偿的专项法律法规
3.3 本章小结
4 国外征地补偿制度的启示及借鉴
4.1 国外征地补偿制度概况
4.11 美国
4.12 日本
4.13 英国、法国、德国
4.14 加拿大
4.2 启示及借鉴
4.3 本章小结
5 我国征地补偿制度改革及完善
5.1 确立科学的理论指导
5.2 准确界定“公益”概念
5.3 明晰征地补偿原则
5.4 提高征地补偿标准
5.5 创新征地补偿方式
5.6 完善征地行为程序
5.7 健全救济途径
5.8 加紧征地补偿立法
5.8.1 立法依据
5.8.2 立法的基本原则
5.8.3 立法的基本框架
5.9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独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让市场法则说话——征地补偿标准的过去、现在和未来[J]. 刘正山. 中国土地. 2005(10)
[2]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征地制度改革[J]. 李元. 中国地产市场. 2005(09)
[3]构建新型征地制度的思考——从南京的试点实践看征地制度改革[J]. 于广思. 中国土地. 2004(10)
[4]土地征用补偿制度的国际比较及借鉴[J]. 陈和午. 世界农业. 2004(08)
[5]世界主要国家的土地征用补偿原则[J]. 刘丽,王正立. 国土资源情报. 2004(01)
[6]实行土地征用补偿“双轨制”创新的探索[J]. 孟祥舟. 河南国土资源. 2003(10)
[7]各国(地区)土地征用制度比较及借鉴[J]. 晏群,杨玲. 中外房地产导报. 2003(12)
[8]加拿大土地征用制度及其借鉴[J]. 卢丽华. 中国土地. 2000(08)
[9]论土地征用之补偿[J]. 陈泉生.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1994(05)
本文编号:3204636
【文章来源】: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征地补偿制度的基本理论
2.1 基本概念
2.2 征地补偿制度的基本特征
2.3 征地补偿制度的理论基础
2.3.1 征地补偿理论
2.3.2 征地补偿原则
2.4 本章小结
3 我国征地补偿制度的产生、发展及现状
3.1 我国征地补偿制度的发展历程
3.2 我国征地补偿制度的现状分析
3.2.1 缺乏系统化理论指导
3.2.2 土地公益收用存在误区
3.2.3 法律规定本身有缺陷
3.2.4 集体所有权代表混乱
3.2.5 征地补偿标准制定不合理
3.2.6 缺乏有效的救济途径
3.2.7 征地程序不透明且相对人参与不够
3.2.8 我国缺乏征地补偿的专项法律法规
3.3 本章小结
4 国外征地补偿制度的启示及借鉴
4.1 国外征地补偿制度概况
4.11 美国
4.12 日本
4.13 英国、法国、德国
4.14 加拿大
4.2 启示及借鉴
4.3 本章小结
5 我国征地补偿制度改革及完善
5.1 确立科学的理论指导
5.2 准确界定“公益”概念
5.3 明晰征地补偿原则
5.4 提高征地补偿标准
5.5 创新征地补偿方式
5.6 完善征地行为程序
5.7 健全救济途径
5.8 加紧征地补偿立法
5.8.1 立法依据
5.8.2 立法的基本原则
5.8.3 立法的基本框架
5.9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独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让市场法则说话——征地补偿标准的过去、现在和未来[J]. 刘正山. 中国土地. 2005(10)
[2]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征地制度改革[J]. 李元. 中国地产市场. 2005(09)
[3]构建新型征地制度的思考——从南京的试点实践看征地制度改革[J]. 于广思. 中国土地. 2004(10)
[4]土地征用补偿制度的国际比较及借鉴[J]. 陈和午. 世界农业. 2004(08)
[5]世界主要国家的土地征用补偿原则[J]. 刘丽,王正立. 国土资源情报. 2004(01)
[6]实行土地征用补偿“双轨制”创新的探索[J]. 孟祥舟. 河南国土资源. 2003(10)
[7]各国(地区)土地征用制度比较及借鉴[J]. 晏群,杨玲. 中外房地产导报. 2003(12)
[8]加拿大土地征用制度及其借鉴[J]. 卢丽华. 中国土地. 2000(08)
[9]论土地征用之补偿[J]. 陈泉生.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1994(05)
本文编号:32046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tudifa/3204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