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征收及其补偿制度研究 ——以土地征收制度为核心
发布时间:2021-06-28 12:01
“公益征收行为”是指基于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政府依照法定程序强制获得他人财产或权利,并支付补偿费用的行政行为。对不动产的征收,其产生的理论依据在于对财产权的限制。而“补偿”则使得这种对财产权的限制取得了实施上的正当性。这就使得“公益征收”与“补偿”成为唇齿相依的天然联结条款,并存于各国关于征收的宪法或法律当中。本文主要围绕“公益征收”与“补偿”这两个关键词展开论述,前者作为后者的原因行为,后者作为前者的合法性要件之一,呈现出密不可分的逻辑联系。对第一个关键词“公益征收”的梳理,主要采用一般到特殊的写作方法,重点对标准意义上的公益征收进行了梳理,并对其他不具有完全的公益征收构成要素,但具有征收意义的特殊行为进行了概述。对第二个关键词“补偿”的梳理,主要采用了矛盾分析的写作方法,从相对人的补偿请求权与国家的补偿责任相对立的角度,重点探讨了补偿请求权的内涵、产生理论基础、产生条件、主体,以及补偿责任产生的宪法法律依据以及补偿责任承担的主体。文章的第三部分主要采用比较观察的方法,对补偿的实现,即如何使得补偿请求权与补偿责任这对矛盾的消灭,使公益征收行为获得进一步圆满的合法性做出了讨论。在国别比...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导言
第一部分 公益征收行为
一、相近概念的辨析
二、公益征收的理论依据
三、标准意义上的公益征收
四、其他具有征收意义的特殊行为
第二部分 补偿请求权与补偿责任
一、补偿请求权的内涵与产生条件
二、补偿请求权产生的理论基础
三、补偿请求权的主体
四、与补偿请求权相对应的补偿责任
五、补偿责任承担的主体
第三部分 补偿的实现
一、补偿实现的额度原则
二、补偿实现的时限原则
三、补偿实现的范围
四、补偿实现的方式
五、补偿实现落空的救济
第四部分 规范土地征收制度的方案设计
一、土地征收制度的一般法理
二、我国土地征收制度的特性与存在的问题
三、规范我国土地征收及补偿的方案设计
第五部分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行政法治必须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论对抽象行政行为的监督[J]. 程竹汝. 政治与法律. 2005(01)
[2]定义“公共利益”的方法论及概念诠释[J]. 范进学. 法学论坛. 2005(01)
[3]现行农村征地制度的缺陷及改革取向[J]. 黄田园. 现代经济探讨. 2004(06)
[4]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利益受损的制度分析与对策[J]. 李一平. 中州学刊. 2004(02)
[5]境外土地征用赔偿制度概览[J]. 宋国明. 国土资源. 2003(10)
[6]合作制与集体所有权[J]. 马俊驹,宋刚. 法学研究. 2001(06)
[7]美国土地征用制度[J]. 李珍贵. 中国土地. 2001(04)
[8]土地征用若干民事法律问题研究[J]. 郭洁. 社会科学辑刊. 2001(02)
[9]加拿大土地征用制度及其借鉴[J]. 卢丽华. 中国土地. 2000(08)
[10]中、法土地征用制度比较研究[J]. 李轩. 行政法学研究. 1999(02)
本文编号:3254279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导言
第一部分 公益征收行为
一、相近概念的辨析
二、公益征收的理论依据
三、标准意义上的公益征收
四、其他具有征收意义的特殊行为
第二部分 补偿请求权与补偿责任
一、补偿请求权的内涵与产生条件
二、补偿请求权产生的理论基础
三、补偿请求权的主体
四、与补偿请求权相对应的补偿责任
五、补偿责任承担的主体
第三部分 补偿的实现
一、补偿实现的额度原则
二、补偿实现的时限原则
三、补偿实现的范围
四、补偿实现的方式
五、补偿实现落空的救济
第四部分 规范土地征收制度的方案设计
一、土地征收制度的一般法理
二、我国土地征收制度的特性与存在的问题
三、规范我国土地征收及补偿的方案设计
第五部分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行政法治必须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论对抽象行政行为的监督[J]. 程竹汝. 政治与法律. 2005(01)
[2]定义“公共利益”的方法论及概念诠释[J]. 范进学. 法学论坛. 2005(01)
[3]现行农村征地制度的缺陷及改革取向[J]. 黄田园. 现代经济探讨. 2004(06)
[4]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利益受损的制度分析与对策[J]. 李一平. 中州学刊. 2004(02)
[5]境外土地征用赔偿制度概览[J]. 宋国明. 国土资源. 2003(10)
[6]合作制与集体所有权[J]. 马俊驹,宋刚. 法学研究. 2001(06)
[7]美国土地征用制度[J]. 李珍贵. 中国土地. 2001(04)
[8]土地征用若干民事法律问题研究[J]. 郭洁. 社会科学辑刊. 2001(02)
[9]加拿大土地征用制度及其借鉴[J]. 卢丽华. 中国土地. 2000(08)
[10]中、法土地征用制度比较研究[J]. 李轩. 行政法学研究. 1999(02)
本文编号:32542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tudifa/3254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