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涂县农地流转问题及配套政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28 22:45
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将长期面临着人多地少的局面,确实保护并提高农地资源利用效率是一项基本国策。在农村承包地全面完成确权登记颁证后,加速农地流转,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是农业现代发展必经之路,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因而,从政府和农户侧面,探讨农地流转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配套政策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本文以安徽省当涂县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县部分乡镇和200余户农户的调查数据分析,系统总结当涂县农地流转的基本现状、主要特点和主要成效。通过农户调查数据分析了当前农户农地流转意愿,结果表明大多数农户具有流转土地的意愿,非农业收入水平和户主的受教育水平对农户的农地流转意愿具有重要影响。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当前农地流转中存在土地所有权主体不明显、经营权不稳定、流转合同签订管理不规范、流转价格差异大等现实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农地流转风险较大、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和部分农户还存在恋土情节。据此,本文研究提出通过健全农地流转制度、培育农地流转市场等途径加速农地流转,以及完善农地产权制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技术推广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等配套政策。
【文章来源】: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
【文章页数】:4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国外研究动态
1.2.2 国内研究动态
1.3 研究方法和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图
1.4 创新和不足
2.理论基础
2.1 制度变迁理论
2.2 土地产权理论
2.3 动机和归因理论
3.当涂县农地流转的基本现状、特点及成效
3.1 当涂县土地流转现状分析
3.2 当涂县农地流转特点分析
3.3 当涂县土地流转成效分析
4.农户农地流转意愿的分析
5.当涂县农地流转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5.1 土地所有权主体不明晰
5.2 土地承包经营权不稳定
5.3 合同签订管理不规范
5.4 农地流转价格差异大
6.当涂县农地流转问题的成因分析
6.1 土地流转风险大
6.2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
6.3 部分农户仍存在恋土情节
7.加快当涂县农地流转的对策建议
7.1 健全农地流转制度
7.1.1 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
7.1.2 创新实现规范管理的体系
7.1.3 加强对人员的培训与监督
7.2 培育农地流转市场
7.2.1 推进农地流转市场化,建立完善的农地流转市场
7.2.2 建立健全中介组织,提供优质服务,促进农地流转
7.2.3 鼓励多种形式的农地流转,推动土地规模经营
7.3 完善农地产权制度,明晰承包经营权
7.3.1 投资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7.3.2 加强农业技术的科研与推广
7.3.4 完善农地流转的社会保障机制
7.3.5 拓展剩余劳动力非农就业空间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土地流转:一个农村阶层结构再构过程[J]. 陈成文,罗忠勇.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6(04)
[2]中国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调查研究——基于2005年17省调查的分析和建议[J]. 叶剑平,蒋妍,丰雷. 中国农村观察. 2006(04)
[3]当前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郑云鹏.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04(05)
[4]中国农村土地流转: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J]. 田野. 经济师. 2004(08)
[5]中国农业土地经营的规模研究——小块农地经营的案例分析[J]. 刘凤芹. 财经问题研究. 2003(10)
[6]关于推进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思考[J]. 张爱云. 学习论坛. 2003(07)
[7]农村耕地抛荒与土地流转问题的理论探析[J]. 杨涛,王雅鹏. 调研世界. 2003(02)
[8]我国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几个问题[J]. 张阳民.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3(01)
[9]建立土地流转制度,促进区域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J]. 马晓河,崔红志. 管理世界. 2002(11)
[10]论建立农村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制度[J]. 冯子标. 北京社会科学. 2002(04)
本文编号:3255171
【文章来源】: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
【文章页数】:4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国外研究动态
1.2.2 国内研究动态
1.3 研究方法和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图
1.4 创新和不足
2.理论基础
2.1 制度变迁理论
2.2 土地产权理论
2.3 动机和归因理论
3.当涂县农地流转的基本现状、特点及成效
3.1 当涂县土地流转现状分析
3.2 当涂县农地流转特点分析
3.3 当涂县土地流转成效分析
4.农户农地流转意愿的分析
5.当涂县农地流转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5.1 土地所有权主体不明晰
5.2 土地承包经营权不稳定
5.3 合同签订管理不规范
5.4 农地流转价格差异大
6.当涂县农地流转问题的成因分析
6.1 土地流转风险大
6.2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
6.3 部分农户仍存在恋土情节
7.加快当涂县农地流转的对策建议
7.1 健全农地流转制度
7.1.1 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
7.1.2 创新实现规范管理的体系
7.1.3 加强对人员的培训与监督
7.2 培育农地流转市场
7.2.1 推进农地流转市场化,建立完善的农地流转市场
7.2.2 建立健全中介组织,提供优质服务,促进农地流转
7.2.3 鼓励多种形式的农地流转,推动土地规模经营
7.3 完善农地产权制度,明晰承包经营权
7.3.1 投资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7.3.2 加强农业技术的科研与推广
7.3.4 完善农地流转的社会保障机制
7.3.5 拓展剩余劳动力非农就业空间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土地流转:一个农村阶层结构再构过程[J]. 陈成文,罗忠勇.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6(04)
[2]中国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调查研究——基于2005年17省调查的分析和建议[J]. 叶剑平,蒋妍,丰雷. 中国农村观察. 2006(04)
[3]当前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郑云鹏.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04(05)
[4]中国农村土地流转: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J]. 田野. 经济师. 2004(08)
[5]中国农业土地经营的规模研究——小块农地经营的案例分析[J]. 刘凤芹. 财经问题研究. 2003(10)
[6]关于推进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思考[J]. 张爱云. 学习论坛. 2003(07)
[7]农村耕地抛荒与土地流转问题的理论探析[J]. 杨涛,王雅鹏. 调研世界. 2003(02)
[8]我国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几个问题[J]. 张阳民.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3(01)
[9]建立土地流转制度,促进区域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J]. 马晓河,崔红志. 管理世界. 2002(11)
[10]论建立农村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制度[J]. 冯子标. 北京社会科学. 2002(04)
本文编号:32551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tudifa/3255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