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土地法论文 >

城市低层紧凑型居住形态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4 21:39
  低层紧凑型居住形态作为传统的居住形态之一,尽管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呈现出不同的外在特征,但其小尺度、高密度形态本质却延续至今,其本质背后的反映的是“诗意的栖居”生活。本文首先从回归生活世界、人本思想和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探究了低层紧凑型居住形态存在与发展的理论基础。基于分析自工业革命以来不同时期的居住理想与实践,为低层紧凑型居住的存在确立了价值取向。本文的核心章节从类型、尺度、密度三个维度对低层紧凑居住形态做了详细的解析。从城市发展的角度总结了低层紧凑型居住类型的演进与设计的特征,为低层紧凑型居住生活方式提供了多样性的选择。从人性尺度的角度研究了低层紧凑型居住的外部空间及内部空间尺度。在外部空间尺度方面提出了适宜交往的邻里组织结构尺度、小而密的具有活力的街区尺度、适宜交往的共享生活街道以及可以参与的绿化空间。提出注重近地面视平面上的邻里交往圈;开放的、小而密的最小街区单元及次级街区;注重小空间的价值,把可参与性作为绿化空间外部尺度设计理念。在内部尺度方面,有鉴于国内外的住宅的功能空间标准和户型标准,针对我国居住超标准问题,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低层紧凑型户型面积标准,... 

【文章来源】:天津大学天津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9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城市低层紧凑型居住形态研究


北京复兴门外大街资料来源:许剑锋提供

资料来源,大街,梅江,居住区


天津梅江居住区资料来源:谷歌地球

梅江,资料来源,天津,居住区


天津梅江居住区的高层住宅资料来源:作者自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心城区紧凑型住宅的内部平面尺度解析[J]. 庄宇,张莹.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4)
[2]居住与工业用地比例变化及其引发的问题思考[J]. 蔡军,陈飞,李彻丽格日.  现代城市研究. 2011(01)
[3]国外住宅日照标准的对比研究[J]. 张播,赵文凯.  城市规划. 2010(11)
[4]紧凑型城市土地利用理念解析及启示[J]. 洪敏,金凤君.  中国土地科学. 2010(07)
[5]住区心理环境健康影响因素实态调查研究[J]. 仲继寿,王莹,赵旭,于重重,贾丽,李新军,曹秋颖.  建筑学报. 2010(03)
[6]以套密度为基点的住宅省地策略[J]. 黄一如,贺永.  建筑学报. 2009(11)
[7]借鉴“紧凑城市”理念,实现我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J]. 韩笋生,秦波.  国际城市规划. 2009(S1)
[8]关于妹岛和世的住宅研究的研究[J]. 唐晓新.  华中建筑. 2008(12)
[9]高层建筑垂直方向污染物传播的实验与模拟研究[J]. 高乃平,贺登峰,牛建磊,董志华.  建筑科学. 2008(10)
[10]紧凑城市中“紧凑”概念释义[J]. 李琳.  城市规划学刊. 2008(03)

博士论文
[1]小的应该是美好的[D]. 王志刚.天津大学 2010
[2]城市生态社区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D]. 黄杉.浙江大学 2010
[3]居住形态创新研究[D]. 周成斌.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8
[4]和谐人居[D]. 路红.天津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苏联工业化集合住宅研究[D]. 臧志远.天津大学 2009
[2]韩国集合住宅研究[D]. 张文杰.天津大学 2009
[3]日本公有住宅研究[D]. 丁士泓.天津大学 2008
[4]荷兰集合住宅研究[D]. 刘浩.天津大学 2008
[5]中小户型住宅需求及设计研究[D]. 余娜.天津大学 2008
[6]居住区容积率指标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D]. 张亚洲.天津大学 2008
[7]从台湾国民住宅建设看我国的经济适用房制度[D]. 罗昱.天津大学 2008
[8]香港集合住宅—公屋研究[D]. 赵强.天津大学 2008
[9]中国住房政策背景下小户型住宅适应性研究[D]. 王宾.同济大学 2008
[10]紧凑型住宅平面设计研究[D]. 周凡.同济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3014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tudifa/33014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04c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