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5 01:35
我国正处于城乡一体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必然需要大量的位于农村的集体土地投入建设。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资产性逐渐显现出来,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强制流转行为大量发生,出现流转价格混乱、流转秩序不规范、服务组织匮、失地农民利益受损等问题,迫切需要完善相关政策措施,解决我国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中所存在的问题。推进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问题解决的原则包括,公正是土地流转的基础,自生自发秩序的形成是土地流转的趋势,生态发展理念是土地流转的支撑,政府的作为是土地流转的后盾。同时借鉴美国、日本以及中国台湾的土地流转经验。此外,以我国北京市F村为个案,分析F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背景、效果、面临的机会和挑战,以及F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启示。推进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问题解决的对策思路包括,加强政府监管、政府引导和财政支持,合理分配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收益,建立城乡一体化建设用地流转市场,培育建设用地流转中介市场,明晰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主体,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同时完善相关配套措施,如推动工业化和产业结构转型,推动社会保障的全面覆盖以及户籍制度改革等。
【文章来源】: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提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2.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城乡一体化
2.1.2 集体建设用地
2.1.3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土地发展权理论
2.2.2 新公共服务理论
3.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政策沿革及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现状
3.1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政策沿革
3.1.1 农民土地所有制及相关土地流转政策
3.1.2 土地人民公社体制及相关土地流转政策
3.1.3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相关土地流转政策
3.2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现状分析
3.2.1 相关政策规定的流转方式
3.2.2 “土地股份合作社”——苏州模式
3.2.3 “建设用地挂钩指标交易”——成都模式
3.2.4 “集体土地租用开发”——南海模式
4. 推进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问题解决的必要性分析
4.1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问题分析
4.1.1 流转价格混乱
4.1.2 流转秩序不规范
4.1.3 服务组织匮乏
4.1.4 失地农民利益受损
4.2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问题成因分析
4.2.1 流转市场不健全
4.2.2 政府监管责任缺位
4.2.3 失地农民维权弱势
4.2.4 集体建设用地产权不明晰
4.2.5 相关法律法规空白
4.2.6 配套政策不到位
4.3 推进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4.3.1 打破土地碎片化的农业现代化瓶颈
4.3.2 破除农民工就业自由流动障碍
4.3.3 促进形成城乡一体化建设用地市场
4.3.4 缓解土地流转利益分配矛盾以及政府信任危机
5. 推进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问题解决的原则和经验借鉴
5.1 土地流转应坚持的原则
5.1.1 土地流转的基础:公正
5.1.2 土地流转的趋势:自生自发秩序的形成
5.1.3 土地流转的支撑:生态发展理念
5.1.4 土地流转的后盾:政府的作为
5.2 发达国家(地区)的经验借鉴
5.2.1 “产权明晰”——美国
5.2.2 “政府、市场、中介共同推动”——日本
5.2.3 “生态、经济”理念——中国台湾
6.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案例分析——以北京市 F 村为例
6.1 F 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背景
6.2 F 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效果
6.3 F 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面临的机会和挑战
6.4 F 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启示
7. 推进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问题解决的对策思路
7.1 加强政府监管、政府引导和财政支持
7.2 合理分配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收益
7.2.1 收益分配应以农民为主
7.2.2 以税收为主要调节工具
7.3 建立城乡一体化建设用地流转市场
7.4 培育建设用地流转中介市场
7.5 明晰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主体
7.6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7.6.1 合理界定公共利益
7.6.2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合法化
7.7 完善相关配套措施
7.7.1 工业化及产业结构转型
7.7.2 社会保障全覆盖改革
7.7.3 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乡统筹与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J]. 曲福田,田光明. 管理世界. 2011(06)
[2]中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变迁及制度创新[J]. 王家庭,张换兆. 农村经济. 2011(03)
[3]城乡统筹发展试验:成都“样本”考察[J]. 程又中,李睿.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01)
[4]北京地区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模式分析[J]. 程世勇. 北京社会科学. 2010(02)
[5]还权赋能——成都土地制度改革探索的调查研究[J].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综合课题组,周其仁. 国际经济评论. 2010(02)
[6]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模式、问题与对策[J]. 杜朝晖. 当代经济研究. 2010(02)
[7]2008年中国农村土地使用权调查研究——17省份调查结果及政策建议[J]. 叶剑平,丰雷,蒋妍,罗伊·普罗斯特曼,朱可亮. 管理世界. 2010(01)
[8]农村土地流转与改革试验[J]. 陈锡文. 农村工作通讯. 2009(09)
[9]财产权利、个人自由与国家繁荣[J]. 张英洪.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01)
[10]土地私有化与我国新农村建设背道而驰[J]. 温铁军. 农村工作通讯. 2009(03)
本文编号:3301837
【文章来源】: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提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2.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城乡一体化
2.1.2 集体建设用地
2.1.3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土地发展权理论
2.2.2 新公共服务理论
3.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政策沿革及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现状
3.1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政策沿革
3.1.1 农民土地所有制及相关土地流转政策
3.1.2 土地人民公社体制及相关土地流转政策
3.1.3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相关土地流转政策
3.2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现状分析
3.2.1 相关政策规定的流转方式
3.2.2 “土地股份合作社”——苏州模式
3.2.3 “建设用地挂钩指标交易”——成都模式
3.2.4 “集体土地租用开发”——南海模式
4. 推进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问题解决的必要性分析
4.1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问题分析
4.1.1 流转价格混乱
4.1.2 流转秩序不规范
4.1.3 服务组织匮乏
4.1.4 失地农民利益受损
4.2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问题成因分析
4.2.1 流转市场不健全
4.2.2 政府监管责任缺位
4.2.3 失地农民维权弱势
4.2.4 集体建设用地产权不明晰
4.2.5 相关法律法规空白
4.2.6 配套政策不到位
4.3 推进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4.3.1 打破土地碎片化的农业现代化瓶颈
4.3.2 破除农民工就业自由流动障碍
4.3.3 促进形成城乡一体化建设用地市场
4.3.4 缓解土地流转利益分配矛盾以及政府信任危机
5. 推进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问题解决的原则和经验借鉴
5.1 土地流转应坚持的原则
5.1.1 土地流转的基础:公正
5.1.2 土地流转的趋势:自生自发秩序的形成
5.1.3 土地流转的支撑:生态发展理念
5.1.4 土地流转的后盾:政府的作为
5.2 发达国家(地区)的经验借鉴
5.2.1 “产权明晰”——美国
5.2.2 “政府、市场、中介共同推动”——日本
5.2.3 “生态、经济”理念——中国台湾
6.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案例分析——以北京市 F 村为例
6.1 F 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背景
6.2 F 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效果
6.3 F 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面临的机会和挑战
6.4 F 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启示
7. 推进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问题解决的对策思路
7.1 加强政府监管、政府引导和财政支持
7.2 合理分配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收益
7.2.1 收益分配应以农民为主
7.2.2 以税收为主要调节工具
7.3 建立城乡一体化建设用地流转市场
7.4 培育建设用地流转中介市场
7.5 明晰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主体
7.6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7.6.1 合理界定公共利益
7.6.2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合法化
7.7 完善相关配套措施
7.7.1 工业化及产业结构转型
7.7.2 社会保障全覆盖改革
7.7.3 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乡统筹与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J]. 曲福田,田光明. 管理世界. 2011(06)
[2]中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变迁及制度创新[J]. 王家庭,张换兆. 农村经济. 2011(03)
[3]城乡统筹发展试验:成都“样本”考察[J]. 程又中,李睿.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01)
[4]北京地区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模式分析[J]. 程世勇. 北京社会科学. 2010(02)
[5]还权赋能——成都土地制度改革探索的调查研究[J].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综合课题组,周其仁. 国际经济评论. 2010(02)
[6]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模式、问题与对策[J]. 杜朝晖. 当代经济研究. 2010(02)
[7]2008年中国农村土地使用权调查研究——17省份调查结果及政策建议[J]. 叶剑平,丰雷,蒋妍,罗伊·普罗斯特曼,朱可亮. 管理世界. 2010(01)
[8]农村土地流转与改革试验[J]. 陈锡文. 农村工作通讯. 2009(09)
[9]财产权利、个人自由与国家繁荣[J]. 张英洪.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01)
[10]土地私有化与我国新农村建设背道而驰[J]. 温铁军. 农村工作通讯. 2009(03)
本文编号:33018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tudifa/3301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