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6 08:28
中国改革起步于农村,而农村改革始于土地制度改革,自1978年底开始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在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历史性变迁后,确定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家庭经营的基本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多种形态的土地使用制度,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变迁成功地推进了农业的增长和农村经济的繁荣。今年是农村改革30周年,而安徽又是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因此选择这个课题进行研究对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着重对建国后安徽农村土地制度的演变、进行概括性梳理。农村产权制度变迁进行研究,这对指导安徽乃至中国未来农村土地制度的创新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目前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创新方向具有极大的启发和帮助。本文对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研究以安徽省为例,着重利用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采用实证分析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对文章的目的及意义,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内容,技术路线,理论创新与不足进行阐述。第二部分为对本文涉及到的相关理论进行解释,为下文研究做铺垫。第三部分为本文的核心部分,主要从理论层次对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进行分析,首先回顾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的阶段,然...
【文章来源】: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 理论创新与不足
2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制度变迁理论
2.1.2 路径依赖
2.1.3 产权理论
2.2 国内研究现状
2.3 国外研究现状
3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的历程及评述
3.1 安徽省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历程
3.1.1 土地改革阶段
3.1.2 集体化阶段
3.1.3 家庭联产承包制阶段
3.1.4 现行农村土地产权组织形式和经营形式
3.2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的理论评述
3.3 现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缺陷
3.3.1 农村土地产权残缺
3.3.2 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建设滞后
3.3.3 农村土地产权不稳定且保障程度低
3.3.4 现行土地制度的法律基础薄弱
4 安徽省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实证研究
4.1 影响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外部因素分析
4.1.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4.1.2 土地职能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4.1.3 外部制度环境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4.2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的贡献分析
4.3 农村土地制度的认知分析
4.3.1 现行农村土地制度的认知
4.3.2 农地制度改革方案的认知
5 深化安徽省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与对策
5.1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
5.2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对策
5.2.1 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必须尊重农民的意愿
5.2.2 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
5.2.3 明晰土地产权,使农民拥有完善的土地产权
5.2.4 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权益法律保护体系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于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与创新的探讨[J]. 刘荣材. 经济体制改革. 2007(01)
[2]当前经济发展需要关注的问题与宏观经济政策建议[J]. 马晓河. 中国发展观察. 2007(01)
[3]租金激励、行动团体与土地产权演化[J]. 赵丙奇,钟庭军.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6(02)
[4]中国土地产权制度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对1949--1978年中国大陆农业生产效率的实证分析(英文)[J]. 黄少安,孙圣民,宫明波.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05(04)
[5]农民土地产权保护若干问题探讨[J]. 王德应,董玉芳. 农业经济问题. 2005(07)
[6]农民对农地制度改革的认知——基于安徽省农户调查资料分析[J]. 刘鹏凌,李靖,栾敬东. 中国农村经济. 2005(07)
[7]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探索[J]. 徐莉,车茂娟. 统计与决策. 2005(04)
[8]我国现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缺陷[J]. 徐莉. 农村经济. 2004(11)
[9]农村土地制度变革的产权分析[J]. 张琴,冯登艳,彭扶民. 农村经济. 2004(02)
[10]土地的保障功能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创新[J]. 樊小钢.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2003(04)
本文编号:3303209
【文章来源】: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 理论创新与不足
2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制度变迁理论
2.1.2 路径依赖
2.1.3 产权理论
2.2 国内研究现状
2.3 国外研究现状
3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的历程及评述
3.1 安徽省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历程
3.1.1 土地改革阶段
3.1.2 集体化阶段
3.1.3 家庭联产承包制阶段
3.1.4 现行农村土地产权组织形式和经营形式
3.2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的理论评述
3.3 现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缺陷
3.3.1 农村土地产权残缺
3.3.2 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建设滞后
3.3.3 农村土地产权不稳定且保障程度低
3.3.4 现行土地制度的法律基础薄弱
4 安徽省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实证研究
4.1 影响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外部因素分析
4.1.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4.1.2 土地职能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4.1.3 外部制度环境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4.2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的贡献分析
4.3 农村土地制度的认知分析
4.3.1 现行农村土地制度的认知
4.3.2 农地制度改革方案的认知
5 深化安徽省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与对策
5.1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
5.2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对策
5.2.1 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必须尊重农民的意愿
5.2.2 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
5.2.3 明晰土地产权,使农民拥有完善的土地产权
5.2.4 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权益法律保护体系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于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与创新的探讨[J]. 刘荣材. 经济体制改革. 2007(01)
[2]当前经济发展需要关注的问题与宏观经济政策建议[J]. 马晓河. 中国发展观察. 2007(01)
[3]租金激励、行动团体与土地产权演化[J]. 赵丙奇,钟庭军.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6(02)
[4]中国土地产权制度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对1949--1978年中国大陆农业生产效率的实证分析(英文)[J]. 黄少安,孙圣民,宫明波.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05(04)
[5]农民土地产权保护若干问题探讨[J]. 王德应,董玉芳. 农业经济问题. 2005(07)
[6]农民对农地制度改革的认知——基于安徽省农户调查资料分析[J]. 刘鹏凌,李靖,栾敬东. 中国农村经济. 2005(07)
[7]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探索[J]. 徐莉,车茂娟. 统计与决策. 2005(04)
[8]我国现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缺陷[J]. 徐莉. 农村经济. 2004(11)
[9]农村土地制度变革的产权分析[J]. 张琴,冯登艳,彭扶民. 农村经济. 2004(02)
[10]土地的保障功能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创新[J]. 樊小钢.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2003(04)
本文编号:33032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tudifa/3303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