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制度创新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31 13:41
建国以来形成的、至今仍在发挥作用的维护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体系,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障碍。不破除这些制度,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只能是一句空话。同时,建立一套有利于全面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新制度体系,才能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制度支撑和保障。因此,系统而深入地研究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制度创新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有利于更好地解决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问题,彻底纠正城乡差别发展的旧战略和旧体制,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有利于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等。本文以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成都市在推进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制度创新实践为研究对象,从宏观的视野对制度创新理论进行透视,奠定全文分析的理论基础;通过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制度创新的方向选择及其成效,为全文的展开提供现实的依据;阐述制度创新与城乡统筹发展的关系,得出统筹城乡发展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关键、制度创新又是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核心所在这一结论。同时,结合实际,从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对实现城乡统筹发...
【文章来源】:电子科技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
1.2.1 国内的研究
1.2.2 国外的研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
1.4.1 研究方法
1.4.2 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制度创新理论透视
2.1 制度的内涵及本质
2.1.1 制度的定义
2.1.2 制度的本质和特点
2.2 制度创新理论
2.2.1 制度创新的内涵
2.2.2 制度创新的动力
2.3 制度创新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的作用
第三章 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制度创新的实践
3.1 土地制度创新
3.1.1 成都市土地制度创新的重要举措
3.1.2 成都市土地制度创新的主要实践形式
3.1.3 土地制度创新取得的成效
3.2 户籍制度创新
3.2.1 现行户籍制度对统筹城乡发展的阻碍及改革本质
3.2.2 成都市户籍制度创新的实践历程
3.2.3 户籍制度创新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3 社会保障制度创新
3.3.1 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
3.3.2 成都市推动社会保障制度创新的实践
3.3.3 成都市社会保障制度创新的突破点
第四章 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制度创新的局限性
4.1 土地制度创新未解决的问题及其原因
4.1.1 农地非农化后利益分配不均
4.1.2 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易被忽略,配套政策不健全
4.1.3 可持续的土地利用机制缺失
4.1.4 人口逆向流动缺乏有效的管理
4.1.5 土地制度创新不彻底的原因
4.2 户籍制度创新还存在的不足之处及原因
4.2.1 不适应成都外来流动人口居住和管理的需要
4.2.2 不适应成都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需要
4.2.3 不适应进一步对外开放、扩大城市人口规模的需要
4.2.4 户籍制度创新存在不足的原因
4.3 社保制度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4.3.1 城乡社保财政资金投入比例悬殊
4.3.2 低保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度较低
4.3.3 社保制度创新存在问题的原因
第五章 进一步推进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制度创新的建议
5.1 进一步推动土地制度创新的做法
5.1.1 改革规划制度,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
5.1.2 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保护被征地农民利益
5.1.3 建立集体土地流转和向国有土地转变的制度
5.1.4 制定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土地整理
5.2 深化户籍制度创新的建议
5.2.1 继续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及其他改革
5.2.2 加强对劳动就业工作的领导和投入
5.2.3 深化城乡公共服务资源配套建设
5.3 加强对社会保障制度创新的探索力度
5.3.1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努力方向
5.3.2 进一步明确权利与责任边界
5.3.3 继续改进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第六章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连城诀”——成渝统筹城乡改革试验区土地制度创新的分析与建议[J]. 国家土地督察成都局课题组. 中国土地. 2008(09)
[2]统筹城乡试验区建设必须实现两大突破[J]. 郭晓鸣. 四川省情. 2007(12)
[3]率先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制度创新[J]. 郭晓鸣. 决策咨询通讯. 2007(06)
[4]中共成都市委 成都市人民政府 关于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意见[J]. 四川改革. 2007 (08)
[5]在省委研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专题会议上的讲话[J]. 杜青林. 四川改革. 2007 (07)
[6]对我国城乡一体化实现模式的探讨[J]. 王亚飞. 经济纵横. 2007(04)
[7]我国城乡统筹问题探讨[J]. 胡艳君. 经济师. 2007(02)
[8]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以成都市为例[J]. 张果,任平,周介铭,何景熙.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6(06)
[9]成都市远郊县(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调查与思考[J]. 张丽华. 天府新论. 2006(S2)
[10]成都市区域城乡一体化进程评价研究[J]. 任平,周介铭,张果.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6)
本文编号:3313570
【文章来源】:电子科技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
1.2.1 国内的研究
1.2.2 国外的研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
1.4.1 研究方法
1.4.2 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制度创新理论透视
2.1 制度的内涵及本质
2.1.1 制度的定义
2.1.2 制度的本质和特点
2.2 制度创新理论
2.2.1 制度创新的内涵
2.2.2 制度创新的动力
2.3 制度创新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的作用
第三章 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制度创新的实践
3.1 土地制度创新
3.1.1 成都市土地制度创新的重要举措
3.1.2 成都市土地制度创新的主要实践形式
3.1.3 土地制度创新取得的成效
3.2 户籍制度创新
3.2.1 现行户籍制度对统筹城乡发展的阻碍及改革本质
3.2.2 成都市户籍制度创新的实践历程
3.2.3 户籍制度创新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3 社会保障制度创新
3.3.1 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
3.3.2 成都市推动社会保障制度创新的实践
3.3.3 成都市社会保障制度创新的突破点
第四章 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制度创新的局限性
4.1 土地制度创新未解决的问题及其原因
4.1.1 农地非农化后利益分配不均
4.1.2 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易被忽略,配套政策不健全
4.1.3 可持续的土地利用机制缺失
4.1.4 人口逆向流动缺乏有效的管理
4.1.5 土地制度创新不彻底的原因
4.2 户籍制度创新还存在的不足之处及原因
4.2.1 不适应成都外来流动人口居住和管理的需要
4.2.2 不适应成都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需要
4.2.3 不适应进一步对外开放、扩大城市人口规模的需要
4.2.4 户籍制度创新存在不足的原因
4.3 社保制度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4.3.1 城乡社保财政资金投入比例悬殊
4.3.2 低保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度较低
4.3.3 社保制度创新存在问题的原因
第五章 进一步推进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制度创新的建议
5.1 进一步推动土地制度创新的做法
5.1.1 改革规划制度,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
5.1.2 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保护被征地农民利益
5.1.3 建立集体土地流转和向国有土地转变的制度
5.1.4 制定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土地整理
5.2 深化户籍制度创新的建议
5.2.1 继续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及其他改革
5.2.2 加强对劳动就业工作的领导和投入
5.2.3 深化城乡公共服务资源配套建设
5.3 加强对社会保障制度创新的探索力度
5.3.1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努力方向
5.3.2 进一步明确权利与责任边界
5.3.3 继续改进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第六章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连城诀”——成渝统筹城乡改革试验区土地制度创新的分析与建议[J]. 国家土地督察成都局课题组. 中国土地. 2008(09)
[2]统筹城乡试验区建设必须实现两大突破[J]. 郭晓鸣. 四川省情. 2007(12)
[3]率先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制度创新[J]. 郭晓鸣. 决策咨询通讯. 2007(06)
[4]中共成都市委 成都市人民政府 关于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意见[J]. 四川改革. 2007 (08)
[5]在省委研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专题会议上的讲话[J]. 杜青林. 四川改革. 2007 (07)
[6]对我国城乡一体化实现模式的探讨[J]. 王亚飞. 经济纵横. 2007(04)
[7]我国城乡统筹问题探讨[J]. 胡艳君. 经济师. 2007(02)
[8]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以成都市为例[J]. 张果,任平,周介铭,何景熙.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6(06)
[9]成都市远郊县(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调查与思考[J]. 张丽华. 天府新论. 2006(S2)
[10]成都市区域城乡一体化进程评价研究[J]. 任平,周介铭,张果.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6)
本文编号:33135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tudifa/3313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