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制度创新视角的我国农民财产性收入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11 12:34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以及农民财产总量的增长,财产性收入日益成为我国农民收入构成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未来,农民收入倍增目标的实现需要发挥财产性收入的增长潜力。因此,研究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农民财产性收入,探索其增长路径不仅是激活农民的财产性资源,让农民分享改革发展红利的现实需要,更是对马克思的收入分配理论及中国农民的收入结构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本文将从制度创新视角对我国农民财产性收入展开系统性的研究,在深入探讨制度创新和居民财产性收入理论的基础上,分析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内涵、本质、特点以及实现条件,揭示制度创新对农民财产性收入的作用机制,并以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为基础构建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制度分析框架。在此框架下,论文梳理了制度变迁中我国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历史演变和发展现状,分析了当前制约我国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的正式制度因素和非正式制度因素。认为现行我国收入分配制度、农村土地制度、农村金融体系和养老保险体系等正式制度障碍制约了农民财产权利的实现,限制了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增长,同时意识形态、地域文化和投资习惯等非正式制度障碍也对农民财产性收入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为突破制度障碍,促进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增长,...
【文章来源】: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8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章 制度创新和财产性收入理论
第一节 制度及制度创新理论
第二节 居民财产性收入的理论
第三节 本文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框架
第二章 制度变迁中我国农民财产性收入的演变
第一节 我国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历史变迁
第二节 我国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发展现状
第三章 制约我国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的制度障碍
第一节 正式制度对我国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的制约
第二节 非正式制度对我国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的制约
第四章 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制度创新实践
第一节 福建沙县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制度创新实践
第二节 四川成都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制度创新实践
第三节 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制度创新实践的反思
第五章 增加我国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制度创新路径
第一节 正式制度创新路径
第二节 非正式制度创新路径
第六章 结论
附录1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土改”要迈四道槛 粤、渝、川、津、京农村土地流转试点调查[J]. 白朝阳,赵剑云,夏一仁,邹锡兰. 中国经济周刊. 2012(50)
[2]我国货币政策对居民财产性收入影响的实证研究[J]. 吴丽容,陈晓枫. 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2012(04)
[3]中国农民收入结构演变及其启示[J]. 周雪松,刘颖. 中国农学通报. 2012(14)
[4]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研究[J]. 史亚荣,何泽荣. 经济学家. 2012(03)
[5]农村财产制度改革与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构建[J]. 徐元明,刘远. 江海学刊. 2011(06)
[6]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成因及负面效应[J]. 吴丽容,陈晓枫.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1(04)
[7]江苏省农民财产性收入研究[J]. 周璐红,马卫鹏,王晓峰,孔小藤. 安徽农业科学. 2011(21)
[8]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增加路径研究[J]. 姚永明. 农村经济. 2011(05)
[9]安徽省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研究[J]. 曹淑华,宫能泉,马卫鹏. 安徽农业科学. 2011(14)
[10]山西省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初探[J]. 刘兆征. 经济研究参考. 2011(26)
本文编号:3393010
【文章来源】: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8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章 制度创新和财产性收入理论
第一节 制度及制度创新理论
第二节 居民财产性收入的理论
第三节 本文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框架
第二章 制度变迁中我国农民财产性收入的演变
第一节 我国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历史变迁
第二节 我国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发展现状
第三章 制约我国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的制度障碍
第一节 正式制度对我国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的制约
第二节 非正式制度对我国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的制约
第四章 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制度创新实践
第一节 福建沙县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制度创新实践
第二节 四川成都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制度创新实践
第三节 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制度创新实践的反思
第五章 增加我国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制度创新路径
第一节 正式制度创新路径
第二节 非正式制度创新路径
第六章 结论
附录1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土改”要迈四道槛 粤、渝、川、津、京农村土地流转试点调查[J]. 白朝阳,赵剑云,夏一仁,邹锡兰. 中国经济周刊. 2012(50)
[2]我国货币政策对居民财产性收入影响的实证研究[J]. 吴丽容,陈晓枫. 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2012(04)
[3]中国农民收入结构演变及其启示[J]. 周雪松,刘颖. 中国农学通报. 2012(14)
[4]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研究[J]. 史亚荣,何泽荣. 经济学家. 2012(03)
[5]农村财产制度改革与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构建[J]. 徐元明,刘远. 江海学刊. 2011(06)
[6]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成因及负面效应[J]. 吴丽容,陈晓枫.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1(04)
[7]江苏省农民财产性收入研究[J]. 周璐红,马卫鹏,王晓峰,孔小藤. 安徽农业科学. 2011(21)
[8]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增加路径研究[J]. 姚永明. 农村经济. 2011(05)
[9]安徽省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研究[J]. 曹淑华,宫能泉,马卫鹏. 安徽农业科学. 2011(14)
[10]山西省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初探[J]. 刘兆征. 经济研究参考. 2011(26)
本文编号:33930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tudifa/3393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