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城市化的制度创新
发布时间:2021-11-07 12:34
城市化是一种世界性的社会经济现象,是人类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共同规律。任何国家都必然要经历城市化过程。中国自然也不例外。依据城市化的发展规律,我国目前正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面临巨大的社会变迁,城市化需要成熟的经验和新的知识。而城市化作为一种社会经济结构变迁,其进程不仅体现为表面的数量增长,更重要的是表现在增长的动力机制与制度安排上。所以,在研究中国城市化问题时,不应主要局限于城市化进程表面的数量增长,而应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影响城市化进程的制度安排及创新上。基于此,本文试图通过对制度安排与城市化关系的研究,来分析目前我国有关城市化的制度安排阻碍了城市化的正常发展,从而说明了要加快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促进经济增长,必须要对影响城市化的具体制度安排作出进一步的创新。 首先,本文全面地阐述了城市化的内涵和城市化的生成机制,明确地描述了制度安排与城市化的内在联系,即城市化速度取决于制度安排。在此基础上,简明扼要地对世界及中国城市化的进程、规律与特征作出实证描述和理论分析,为下文对中国城市化的制度安排的深入分析作背景铺垫。然后,又以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为基础,探析了制度安排对城市化...
【文章来源】:安徽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一、 城市化的涵义及机制
(一) 城市化的内涵和本质
1 人口的转移和集中是城市化的重要前提
2 经济活动的集聚是城市化的主要内容
3 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变是城市化的实质与核心
4 城市化不只是农村向城市的单向转移过程,它既包括了城市的成长,也包括了农村的发展
5 城市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历史过程
(二) 城市化的生成机制
1 产业结构转换--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2 经济要素流动与集聚--城市化的实现机制
3 制度安排--城市化的推阻机制
二、 世界城市化进程及其基本规律
(一) 世界城市化进程的三个阶段
(二) 世界城市化的一般规律
1 城市化过程的阶段性规律
2 大城市超先增长规律
3 城市化动力依次转换规律
三、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及其特点
(一)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四个阶段
(二) 中国城市化发展的若干特点
1 体制上的城乡二元化
2 起步晚,水平低,波动幅度大
3 受超经济因素牵制
(三) 对当前中国城市化问题的基本判断
1 城市化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
2 城市化是今后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四、 我国城市化的制度安排分析
(一) 关于制度的一般理论
1 制度是一系列管束人们最大化行为和社会活动的游戏规则的总和
2 有效率的制度能构成合理的激励和约束,促进经济的增长
(二) 我国城市化的制度体系
1 户籍制度
2 社会保障制度
3 土地制度
4 行政管理制度
5 城市建设投融资制度
五、 制度创新是加快城市化发展的根本保障
(一) 制度创新滞后是城市化快速推进的深层约束
(二) 进一步制度创新是加快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内在要求
1 淡化户籍管理,实现公民迁徙和居住自由
2 扩大城市社会保障范围,解除进城农民后顾之忧
3 建立农村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制度和新型征地制度,使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民能够摆脱土地的“约束”
4 实行城市土地使用年租制,增强城市对企业和居民的拉力
5 调整现行城市行政区划,以经济规模设定城市规模,使城市更有利于生产要素的集聚
6 拓宽城市基础设施融资渠道,增加城市的吸引力和发展潜力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保障制度创新[J]. 樊小钢. 经济研究参考. 2004(47)
[2]中国的城市化[J]. 白南生. 管理世界. 2003(11)
[3]城市化是今后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J]. 胡鞍钢. 中国人口科学. 2003(06)
[4]制度创新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J]. 姜作培. 经济体制改革. 2003(05)
[5]中国户籍制度变迁的供求分析——从农村经济改革角度作出的一种解释[J]. 池建宇,杨军雄. 经济体制改革. 2003(03)
[6]我国目前城市化典型特点分析及对策研究[J]. 张宪平,石涛. 经济学动态. 2003(04)
[7]我国征地制度改革与农地征购市场的构建[J]. 李建建. 当代经济研究. 2002(10)
[8]制度创新与中国的城市化[J]. 吴力子. 现代经济探讨. 2002(08)
[9]中国城市化过程中的“政府悖论”[J]. 张孝德,钱书法.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2(05)
[10]城市化本质及路径选择[J]. 许成安,戴枫.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4)
本文编号:3481859
【文章来源】:安徽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一、 城市化的涵义及机制
(一) 城市化的内涵和本质
1 人口的转移和集中是城市化的重要前提
2 经济活动的集聚是城市化的主要内容
3 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变是城市化的实质与核心
4 城市化不只是农村向城市的单向转移过程,它既包括了城市的成长,也包括了农村的发展
5 城市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历史过程
(二) 城市化的生成机制
1 产业结构转换--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2 经济要素流动与集聚--城市化的实现机制
3 制度安排--城市化的推阻机制
二、 世界城市化进程及其基本规律
(一) 世界城市化进程的三个阶段
(二) 世界城市化的一般规律
1 城市化过程的阶段性规律
2 大城市超先增长规律
3 城市化动力依次转换规律
三、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及其特点
(一)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四个阶段
(二) 中国城市化发展的若干特点
1 体制上的城乡二元化
2 起步晚,水平低,波动幅度大
3 受超经济因素牵制
(三) 对当前中国城市化问题的基本判断
1 城市化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
2 城市化是今后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四、 我国城市化的制度安排分析
(一) 关于制度的一般理论
1 制度是一系列管束人们最大化行为和社会活动的游戏规则的总和
2 有效率的制度能构成合理的激励和约束,促进经济的增长
(二) 我国城市化的制度体系
1 户籍制度
2 社会保障制度
3 土地制度
4 行政管理制度
5 城市建设投融资制度
五、 制度创新是加快城市化发展的根本保障
(一) 制度创新滞后是城市化快速推进的深层约束
(二) 进一步制度创新是加快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内在要求
1 淡化户籍管理,实现公民迁徙和居住自由
2 扩大城市社会保障范围,解除进城农民后顾之忧
3 建立农村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制度和新型征地制度,使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民能够摆脱土地的“约束”
4 实行城市土地使用年租制,增强城市对企业和居民的拉力
5 调整现行城市行政区划,以经济规模设定城市规模,使城市更有利于生产要素的集聚
6 拓宽城市基础设施融资渠道,增加城市的吸引力和发展潜力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保障制度创新[J]. 樊小钢. 经济研究参考. 2004(47)
[2]中国的城市化[J]. 白南生. 管理世界. 2003(11)
[3]城市化是今后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J]. 胡鞍钢. 中国人口科学. 2003(06)
[4]制度创新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J]. 姜作培. 经济体制改革. 2003(05)
[5]中国户籍制度变迁的供求分析——从农村经济改革角度作出的一种解释[J]. 池建宇,杨军雄. 经济体制改革. 2003(03)
[6]我国目前城市化典型特点分析及对策研究[J]. 张宪平,石涛. 经济学动态. 2003(04)
[7]我国征地制度改革与农地征购市场的构建[J]. 李建建. 当代经济研究. 2002(10)
[8]制度创新与中国的城市化[J]. 吴力子. 现代经济探讨. 2002(08)
[9]中国城市化过程中的“政府悖论”[J]. 张孝德,钱书法.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2(05)
[10]城市化本质及路径选择[J]. 许成安,戴枫.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4)
本文编号:34818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tudifa/3481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