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土地法论文 >

基于城乡统筹背景的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11 06:04
  土地作为稀缺资源,受到了各个国家的重视,各国根据自己的国情,制定了适合本国发展的土地制度。伴随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乡建设用地矛盾日益显现。在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需要探索一种新的土地流转模式,建立长期有效的机制,使分割的土地产权能在城市与农村之间自由流转,以此既保证城市化进程的用地需要,又不影响我国农业生产、粮食安全需要,同时,保障了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本文通过对我国建国以来农村土地流转机制政策沿革的回顾,完整梳理了二元土地制度下土地政策的发展历程,立足历史角度对各个时期土地制度进行深刻的剖析。同时结合当前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实际,分析和解决城乡统筹背景下农村土地流转机制中存在问题,在充分保护我国耕地面积的前提下,提出政策建议。希望通过合理规划和配置城乡建设用地,使我国土地资源得到充分保护和利用,缓解城乡统筹发展中用地矛盾,同时改善农村生产经营状况,提高农民收入。 

【文章来源】:重庆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意义
        1.2.1 学术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思路
    1.4 技术路线
        1.4.1 系统分析法
        1.4.2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1.4.3 本文采用研究路线如下
    1.5 国内外研究动态
        1.5.1 国内研究动态
        1.5.2 国外研究动态
    1.6 本文创新之处
        1.6.1 研究方法创新
        1.6.2 研究思路创新
        1.6.3 研究成果的创新
2 土地流转的相关制度理论及内涵
    2.1 土地流转的相关制度理论
        2.1.1 土地制度
        2.1.2 土地产权制度
        2.1.3 我国土地制度
    2.2 土地流转内涵
        2.2.1 土地流转的内容
        2.2.2 土地流转的法律要点及依据
        2.2.3 土地流转内涵
3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机制政策沿革与分析
    3.1 “耕者有其田”土地政策的实现(1945—1953)
        3.1.1 《五四指示》
        3.1.2 《中国土地法大纲》
        3.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3.2 农村土地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的确立(1953—1978)
        3.2.1 农民个体所有,家庭自主经营
        3.2.2 “农民个体所有,劳动互助”的互助组
        3.2.3 “农民个体所有,统一经营”的初级社
        3.2.4 劳动群众集体所有,集体统一经营的高级社
        3.2.5 “劳动群众集体所有,集体统一经营”的人民公社
    3.3 家庭联产承包生产责任制的确立
        3.3.1 家庭联产承包生产责任制的历史背景
        3.3.2 家庭联产承包生产责任制的确立
        3.3.3 家庭联产承包生产责任制的评价
    3.4 家庭联产承包生产责任制的长期稳定和完善
        3.4.1 家庭联产承包生产责任制的立法保护
        3.4.2 农村土地承包期的延长
    3.5 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现实意义
4 我国现行农村土地流转存在问题分析
    4.1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现状
        4.1.1 农村土地流转数量及规模
        4.1.2 农村土地主要流转形式
        4.1.3 农村土地流转特点
        4.1.4 农村土地流转例证(以重庆市为例)
    4.2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存在问题分析
        4.2.1 流转渠道单一,缺少信息对称的土地流转市场平台
        4.2.2 流转主体不明确,农民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4.2.3 流转合同不规范,缺少法律保障
        4.2.4 农民流转收益较低
        4.2.5 流转机制单一,土地流转发展缓慢
5 城乡统筹背景下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机制探索研究
    5.1 城乡统筹背景下农村土地流转机制概述
        5.1.1 我国城乡统筹背景
        5.1.2 城乡统筹背景下土地流转的意义
    5.2 城乡统筹背景下土地流转机制探索原则
        5.2.1 自愿平等原则
        5.2.2 规范性原则
        5.2.3 保障农民利益原则
        5.2.4 符合政策要求原则
        5.2.5 管理主体规范原则
        5.2.6 法律规范原则
    5.3 城乡统筹背景下农村土地流转创新模式
        5.3.1 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
        5.3.2 耕地保护机制创新—成都经验
        5.3.3 三元模式
        5.3.4 两分两换—浙江省嘉兴市的尝试
    5.4 城乡统筹背景下农村土地流转机制较以往的不同之处
        5.4.1 土地流转
        5.4.2 身份转换
    5.5 城乡统筹背景下农村土地流转机制探索政策建议
        5.5.1 完善土地交易市场建设,搭建土地公平交易平台
        5.5.2 制定法律法规,明确管理体制
        5.5.3 规范合同管理,为农民提供法律援助
        5.5.4 制定土地规划,严格规范土地利用程序
        5.5.5 加大扶持,积极引导土地流转农民就业
        5.5.6 合理规划建设安居房,推进小城镇建设
        5.5.7 改变城乡二元体制,实现社会保障全覆盖
6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J]. 刘育宏,白宪臣,韩逊.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6(S1)
[2]中国土地政策改革的选择与取向——中国土地政策改革国际研讨会会议综述[J]. 王鹏翔.  中国农村观察. 2006(06)
[3]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原因及调解原则[J]. 刘纯千.  新农业. 2006(11)
[4]新土地管理法的缺失对土地市场发展的影响[J]. 黄跃琛.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06(10)
[5]切实保护农民权益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台安县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工作实践[J]. 刘艳波,孙雅冲,马子新.  农业经济. 2006(10)
[6]规范土地承包流转 保护农民合法权益[J]. 李春峰.  吉林农业. 2006(10)
[7]正确引导土地流转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J].   农村经营管理. 2006(09)
[8]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实证分析——以四川省遂宁市农村土地流转情况为例[J]. 邓霞,罗翔.  农村经济. 2006(08)
[9]健全纠纷调处机制 维护农民合法权益[J]. 任贺喜,戴书平,杨飞.  农村经营管理. 2006(07)
[10]目前土地流转状况及完善对策[J]. 苏璐琳.  甘肃农业. 2006(06)



本文编号:35822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tudifa/35822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82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