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制度公平与效率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20 17:02
现行农村宅基地制度是以农民的生存保障为基础,以维护社会稳定的制度设计为价值理念,具有供给对象的特定性和保障性,土地提供的无偿性,使用期限的不确定性以及转让对象的严格限制性。本文结合调研情况对现行宅基地制度的相关问题从公平与效率进行分析和论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改革建议。本论文首先就前人对宅基地取得制度、使用制度和流转制度相关研究做了分类整理,总结了过去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接下来从宅基地流转角度对其发展演变划分为:自由流转期、禁止流转期、法律整体禁止与政策有限放开的并存期,宅基地内部流转改革探索阶段,并对每阶段给予历史背景分析,得出宅基地的变革与特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历史相联系。归纳出现行宅基地制度具有使用主体的身份性、权能的限制性、取得和使用的无偿性以及使用期限的不确定性的产权特征,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宅基地制度具有保障功能、分配公正功能、维护社会稳定功能以及保护耕地的制度功能特征。本文研究的重点是从公平与效率角度对宅基地制度进行理论分析和论证。首先,给出公平与效率的涵义、关系以及我国现阶段对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定位,在此基础上对宅基地的公平与效率进行分析:宅基地的不可流转导致城乡居民的发展权...
【文章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研究方法
(一)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
(二) 问卷调查和案例相结合的方法
三、研究的可能创新和不足
(一) 研究的可能创新
(二) 研究的不足
第二章 宅基地制度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本文研究的基本概念的界定
(一) 宅基地的涵义
(二) 宅基地所有权
(三) 宅基地占有权
(四) 宅基地使用权
(五) 宅基地收益权
(六) 宅基地处分权
(七) 宅基地置换
二、对宅基地取得制度的理论研究概述
(一) 从权利属性方面进行的研究
(二) 从宅基地权利人权利与义务角度进行的研究
(三) 从立法方面进行的研究
(四) 从取得审批程序方面进行的研究
三、对宅基地使用制度的理论研究概述
(一) 对宅基地使用主体利益的分析
(二) 关于改革使用制度的基本建议
四、对宅基地流转制度的理论研究概述
(一) 有条件、限制的流转
(二) 完全自由的流转
(三) 禁止宅基地的流转
第三章 农村宅基地制度的历史变革和制度特征
一、农村宅基地制度历史变革
(一) 宅基地的自由流转时期(1949—1962)
(二) 宅基地的禁止流转期(1962—1982)
(三) 法律整体禁止与政策有限放开的并存期(1983—1997)
(四) 宅基地内部流转改革探索阶段(1998—现在)
二、宅基地制度变革的历史性分析
(一) 新中国成立到合作化之初,宅基地暂时性私有
(二) 城乡二元结构确立后,宅基地制度成为二元土地制度的组成部分
(三) 改革开放后,宅基地制度的公平与效率冲突逐渐显化
三、当前宅基地制度的产权特征与制度功能
(一) 产权特征
(二) 制度功能特征
第四章 现行宅基地制度的公平与效率分析
一、公平与效率的内涵分析
(一) 公平的涵义
(二) 效率的涵义
(三)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四) 现阶段我国关于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定位
二、当前宅基地制度的公平性分析
(一) 宅基地制度公平的理论研究定位
(二) 宅基地制度的公平性研究:基于调研的分析
三、宅基地制度的效率分析
(一) 宅基地制度效率的理论研究定位
(二) 宅基地制度的效率研究:基于调研的分析
四、以“小产权”为对象的宅基地制度公平与效率分析
(一) “小产权”问题的出现
(二) “小产权”问题的本质是城乡土地利益关系的协调
第五章 公平与效率观下的宅基地制度改革建议
一、国内部分地区改革经验模式
(一) 天津宅基地换房模式
(二) “5.12”灾后都江堰联建模式
(三) 深圳华夏新村宅基地入股形式
二、宅基地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
(一) 公平原则
(二) 效率原则
(三) 基于公平与效率统一原则下的改革方向
三、宅基地取得制度的改革建议
(一) 原始取得体现身份性
(二) 承认继受取得的合法性
(三) 加强审批过程中的公平性
(四) 实行宅基地的强制登记制度
四、宅基地使用制度的改革建议
(一) 实行宅基地无偿使用和有偿使用相结合的制度
(二) 规定宅基地的使用期限
五、宅基地流转制度的改革建议
(一) 可行性分析
(二) 必要性分析
(三) 宅基地流转改革中的公平与效率统一:理论分析
(四) 宅基地流转改革中的公平与效率统一:具体建议
六、相关配套制度改革
(一) 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二)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宅基地制度变迁、评价及展望[J]. 徐珍源,孔祥智. 价格月刊. 2009(08)
[2]论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方式——以构建和谐农村为视角[J]. 田建强.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09(08)
[3]改革农村宅基地制度的理由与思路[J]. 赵树枫. 中国经贸导刊. 2009(15)
[4]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嬗变的历史考察[J]. 喻文莉,陈利根. 中国土地科学. 2009(08)
[5]论我国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的完善[J]. 翟伟静,杨留强. 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04)
[6]浅析我国农村宅基地所有权权能[J]. 廖静怡. 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 2009(07)
[7]禁止宅基地转让的正当性和必要性[J]. 孟勤国. 农村工作通讯. 2009(12)
[8]四川都江堰 “联建”推动灾后农房重建[J]. 余长安,赵武. 农村工作通讯. 2009(12)
[9]建立宅基地退出机制的思考[J]. 黄星. 国土资源导刊. 2009(06)
[10]论我国宅基地使用权流转配套制度建构[J]. 宋旭明. 经济研究导刊. 2009(17)
本文编号:3635472
【文章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研究方法
(一)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
(二) 问卷调查和案例相结合的方法
三、研究的可能创新和不足
(一) 研究的可能创新
(二) 研究的不足
第二章 宅基地制度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本文研究的基本概念的界定
(一) 宅基地的涵义
(二) 宅基地所有权
(三) 宅基地占有权
(四) 宅基地使用权
(五) 宅基地收益权
(六) 宅基地处分权
(七) 宅基地置换
二、对宅基地取得制度的理论研究概述
(一) 从权利属性方面进行的研究
(二) 从宅基地权利人权利与义务角度进行的研究
(三) 从立法方面进行的研究
(四) 从取得审批程序方面进行的研究
三、对宅基地使用制度的理论研究概述
(一) 对宅基地使用主体利益的分析
(二) 关于改革使用制度的基本建议
四、对宅基地流转制度的理论研究概述
(一) 有条件、限制的流转
(二) 完全自由的流转
(三) 禁止宅基地的流转
第三章 农村宅基地制度的历史变革和制度特征
一、农村宅基地制度历史变革
(一) 宅基地的自由流转时期(1949—1962)
(二) 宅基地的禁止流转期(1962—1982)
(三) 法律整体禁止与政策有限放开的并存期(1983—1997)
(四) 宅基地内部流转改革探索阶段(1998—现在)
二、宅基地制度变革的历史性分析
(一) 新中国成立到合作化之初,宅基地暂时性私有
(二) 城乡二元结构确立后,宅基地制度成为二元土地制度的组成部分
(三) 改革开放后,宅基地制度的公平与效率冲突逐渐显化
三、当前宅基地制度的产权特征与制度功能
(一) 产权特征
(二) 制度功能特征
第四章 现行宅基地制度的公平与效率分析
一、公平与效率的内涵分析
(一) 公平的涵义
(二) 效率的涵义
(三)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四) 现阶段我国关于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定位
二、当前宅基地制度的公平性分析
(一) 宅基地制度公平的理论研究定位
(二) 宅基地制度的公平性研究:基于调研的分析
三、宅基地制度的效率分析
(一) 宅基地制度效率的理论研究定位
(二) 宅基地制度的效率研究:基于调研的分析
四、以“小产权”为对象的宅基地制度公平与效率分析
(一) “小产权”问题的出现
(二) “小产权”问题的本质是城乡土地利益关系的协调
第五章 公平与效率观下的宅基地制度改革建议
一、国内部分地区改革经验模式
(一) 天津宅基地换房模式
(二) “5.12”灾后都江堰联建模式
(三) 深圳华夏新村宅基地入股形式
二、宅基地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
(一) 公平原则
(二) 效率原则
(三) 基于公平与效率统一原则下的改革方向
三、宅基地取得制度的改革建议
(一) 原始取得体现身份性
(二) 承认继受取得的合法性
(三) 加强审批过程中的公平性
(四) 实行宅基地的强制登记制度
四、宅基地使用制度的改革建议
(一) 实行宅基地无偿使用和有偿使用相结合的制度
(二) 规定宅基地的使用期限
五、宅基地流转制度的改革建议
(一) 可行性分析
(二) 必要性分析
(三) 宅基地流转改革中的公平与效率统一:理论分析
(四) 宅基地流转改革中的公平与效率统一:具体建议
六、相关配套制度改革
(一) 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二)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宅基地制度变迁、评价及展望[J]. 徐珍源,孔祥智. 价格月刊. 2009(08)
[2]论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方式——以构建和谐农村为视角[J]. 田建强.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09(08)
[3]改革农村宅基地制度的理由与思路[J]. 赵树枫. 中国经贸导刊. 2009(15)
[4]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嬗变的历史考察[J]. 喻文莉,陈利根. 中国土地科学. 2009(08)
[5]论我国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的完善[J]. 翟伟静,杨留强. 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04)
[6]浅析我国农村宅基地所有权权能[J]. 廖静怡. 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 2009(07)
[7]禁止宅基地转让的正当性和必要性[J]. 孟勤国. 农村工作通讯. 2009(12)
[8]四川都江堰 “联建”推动灾后农房重建[J]. 余长安,赵武. 农村工作通讯. 2009(12)
[9]建立宅基地退出机制的思考[J]. 黄星. 国土资源导刊. 2009(06)
[10]论我国宅基地使用权流转配套制度建构[J]. 宋旭明. 经济研究导刊. 2009(17)
本文编号:36354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tudifa/3635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