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回流现象研究
发布时间:2024-10-05 01:07
在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实现农村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合理转移,实现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化,才可以使国家走向工业化和城市化。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从来没有停止过,其间伴随着农村劳动力外流和回流的交替现象。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形成了当时引人瞩目的“民工潮”现象。然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城市中农民工的数量开始不断地减少,他们陆续返回自己的家乡。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农民工的回流是越发形成规模,在我国的一些沿海地区出现了“民工荒”现象。在我国现阶段,农村劳动力供大于求是不可能发生改变的,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回流以及如何看待这次回流的特征和效应,如何合理应对农村劳动力回流问题,是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 本文首先介绍了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其次回顾了建国以来几次规模比较大的农村劳动力回流;再次对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农村劳动力回流现象从特征、成因以及效应这三个方面进行系统的分析;最后提出引导我国农村...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现实背景和理论意义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意义
1.2 关于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研究成果综述
1.2.1 关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成因
1.2.2 关于农村文化程度较高的劳动力流失造成的影响
1.2.3 关于农村土地流转问题
1.2.4 关于农村劳动力的回流
1.2.5 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建议方面
1.3 本文研究的目的、方法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方法和资料收集
第2章 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主要理论模型述评
2.1 刘易斯理论模型
2.2 拉尼斯——费景汉理论模型
2.3 托达罗理论模型
2.4 “推——拉”理论模型
2.5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模型
第3章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回流的历史回顾
3.1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的第一次回流
3.2 三年困难时期的第二次回流
3.3 1989年—1991年三年治理整顿期间的第三次回流
3.4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延续至今的第四次回流
3.5 四次回流历史回顾小结
第4章 农村劳动力回流的基本特征
4.1 地域分布不平衡
4.1.1 城乡分布
4.1.2 地区分布
4.2 回到第一产业的居首位
4.3 拥有全新的思想观念
4.3.1 法制观念
4.3.2 市场观念
4.4 人口学特征
4.4.1 性别构成
4.4.2 婚姻状况
4.4.3 年龄结构
4.4.4 文化程度
第5章 我国农村劳动力回流现象成因及效应分析
5.1 农村劳动力的主动回流
5.1.1 农村劳动力主动回流的成因
5.1.2 农村劳动力的主动回流的效应
5.2 农村劳动力的被动回流
5.2.1 农村劳动力的被动回流的成因
5.2.2 农村劳动力的被动回流的效应
第6章 我国农村劳动力回流的对策与建议
6.1 促进农民工积极主动的回流
6.1.1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新型农业
6.1.2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6.1.3 大力推动农村城镇化,县域经济工业化
6.2 遏制农民工被动无序的回流
6.2.1 健全和完善对农民工的法律保障制度
6.2.2 健全和完善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
6.2.3 改革和完善我国现有的农村土地制度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和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本文编号:4007362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现实背景和理论意义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意义
1.2 关于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研究成果综述
1.2.1 关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成因
1.2.2 关于农村文化程度较高的劳动力流失造成的影响
1.2.3 关于农村土地流转问题
1.2.4 关于农村劳动力的回流
1.2.5 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建议方面
1.3 本文研究的目的、方法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方法和资料收集
第2章 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主要理论模型述评
2.1 刘易斯理论模型
2.2 拉尼斯——费景汉理论模型
2.3 托达罗理论模型
2.4 “推——拉”理论模型
2.5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模型
第3章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回流的历史回顾
3.1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的第一次回流
3.2 三年困难时期的第二次回流
3.3 1989年—1991年三年治理整顿期间的第三次回流
3.4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延续至今的第四次回流
3.5 四次回流历史回顾小结
第4章 农村劳动力回流的基本特征
4.1 地域分布不平衡
4.1.1 城乡分布
4.1.2 地区分布
4.2 回到第一产业的居首位
4.3 拥有全新的思想观念
4.3.1 法制观念
4.3.2 市场观念
4.4 人口学特征
4.4.1 性别构成
4.4.2 婚姻状况
4.4.3 年龄结构
4.4.4 文化程度
第5章 我国农村劳动力回流现象成因及效应分析
5.1 农村劳动力的主动回流
5.1.1 农村劳动力主动回流的成因
5.1.2 农村劳动力的主动回流的效应
5.2 农村劳动力的被动回流
5.2.1 农村劳动力的被动回流的成因
5.2.2 农村劳动力的被动回流的效应
第6章 我国农村劳动力回流的对策与建议
6.1 促进农民工积极主动的回流
6.1.1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新型农业
6.1.2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6.1.3 大力推动农村城镇化,县域经济工业化
6.2 遏制农民工被动无序的回流
6.2.1 健全和完善对农民工的法律保障制度
6.2.2 健全和完善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
6.2.3 改革和完善我国现有的农村土地制度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和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本文编号:40073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tudifa/4007362.html
上一篇:土地财政、地方政府债务与耕地减少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