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演变分析
发布时间:2022-02-28 20:28
土地问题从古至今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历代统治者均以控制土地为手段掌控和巩固统治地位,并通过制定土地制度调整土地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土地是特殊的生产资料,土地制度不但反映统治者的施政方略,而且还反映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符合时宜的土地制度,能够激发人民群众的劳动热情,提高土地收益,促进社会稳定。反之,不切实际的土地制度,将阻碍人们的劳动热情,引发社会矛盾。本文从释疑土地制度入手,对我国古代、近代、现代农村土地制度,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的农村土地制度进行了梳理分析,探究我国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及社会主义社会奴隶主土地所有制、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合作和集体经营、家庭承包经营等土地制度的异同和优劣。判断土地制度演变是否成功,要通过绩效分析的方式,看其是否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是否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是否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是否有力于提高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本文正是通过不同时期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绩效分析,回答了我国不同时期土地制度演变的历史必然性。同时,通过分析本文指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现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需...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市211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土地制度含义
1.6 土地制度类型
2 我国古代土地制度
2.1 奴隶社会土地制度
2.1.1 夏商周时期井田制
2.1.2 春秋战国时期初税亩
2.2 封建社会土地制度
2.2.1 秦汉时期名田制
2.2.2 三国时期屯田制
2.2.3 西晋时期占田制
2.2.4 北魏隋唐时期均田制
2.2.5 宋元明清时期土地制度
3 我国近代土地制度
3.1 清朝后期土地制度
3.2 民国时期土地制度
3.3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土地制度
4 我国现代土地制度
4.1 农民土地所有制阶段(1949~1953 年)
4.2 合作和集体经营阶段(1953~1966 年)
4.2.1 初级社阶段(1953~1956 年)
4.2.2 高级社阶段(1956~1958 年)
4.2.3 人民公社阶段(1959~1978 年)
5 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
5.1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时期(1978~1983 年)
5.2 稳定和发展时期(1984~1991 年)
5.3 稳定和深化时期(1992~1999 年)
5.4 完善和法制化时期(2000~2008 年)
5.5 进一步改革和创新时期(2008 年~至今)
6 土地制度变迁的绩效分析
6.1 古代土地的制度绩效
6.2 近现代土地的制度绩效
6.2.1 “农民所有,农民经营”的制度绩效
6.2.2 “农民所有,集体经营”的制度绩效
6.2.3 “集体所有,集体经营”的制度绩效
6.3 改革开放后“集体所有,农民经营”的制度绩效
7 结论与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1949年以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理论和实践[J]. 刘广栋,程久苗. 中国农村观察. 2007(02)
[2]曹魏屯田制略析[J]. 萧云岭.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6(06)
[3]老挝土地法律制度研究[J]. 陈志波,陈颖.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2005(02)
[4]从张家山汉简看汉名田制与唐均田制之异同[J]. 于振波.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05(01)
[5]建国以来农村土地制度的历史变迁[J]. 陈海秋. 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5)
[6]改革开放前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演变[J]. 陈海秋. 宁夏社会科学. 2002(05)
[7]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演变的80年[J]. 金丽馥. 江苏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02)
[8]未来农村土地使用制度的模式选择[J]. 余先念. 经济问题. 1993(08)
[9]纵论近现代世界各国土地制度改革理论研究的趋向[J]. 刘书楷. 中国农村经济. 1992(02)
[10]土地制度改革的核心是建立新型的产权制度[J]. 高尚全. 经济研究. 1991(03)
博士论文
[1]当代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研究[D]. 汪先平.南京师范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建国以来我国农地所有权制度变迁的特点及绩效分析[D]. 陈艳文.西南财经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645527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市211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土地制度含义
1.6 土地制度类型
2 我国古代土地制度
2.1 奴隶社会土地制度
2.1.1 夏商周时期井田制
2.1.2 春秋战国时期初税亩
2.2 封建社会土地制度
2.2.1 秦汉时期名田制
2.2.2 三国时期屯田制
2.2.3 西晋时期占田制
2.2.4 北魏隋唐时期均田制
2.2.5 宋元明清时期土地制度
3 我国近代土地制度
3.1 清朝后期土地制度
3.2 民国时期土地制度
3.3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土地制度
4 我国现代土地制度
4.1 农民土地所有制阶段(1949~1953 年)
4.2 合作和集体经营阶段(1953~1966 年)
4.2.1 初级社阶段(1953~1956 年)
4.2.2 高级社阶段(1956~1958 年)
4.2.3 人民公社阶段(1959~1978 年)
5 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
5.1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时期(1978~1983 年)
5.2 稳定和发展时期(1984~1991 年)
5.3 稳定和深化时期(1992~1999 年)
5.4 完善和法制化时期(2000~2008 年)
5.5 进一步改革和创新时期(2008 年~至今)
6 土地制度变迁的绩效分析
6.1 古代土地的制度绩效
6.2 近现代土地的制度绩效
6.2.1 “农民所有,农民经营”的制度绩效
6.2.2 “农民所有,集体经营”的制度绩效
6.2.3 “集体所有,集体经营”的制度绩效
6.3 改革开放后“集体所有,农民经营”的制度绩效
7 结论与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1949年以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理论和实践[J]. 刘广栋,程久苗. 中国农村观察. 2007(02)
[2]曹魏屯田制略析[J]. 萧云岭.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6(06)
[3]老挝土地法律制度研究[J]. 陈志波,陈颖.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2005(02)
[4]从张家山汉简看汉名田制与唐均田制之异同[J]. 于振波.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05(01)
[5]建国以来农村土地制度的历史变迁[J]. 陈海秋. 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5)
[6]改革开放前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演变[J]. 陈海秋. 宁夏社会科学. 2002(05)
[7]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演变的80年[J]. 金丽馥. 江苏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02)
[8]未来农村土地使用制度的模式选择[J]. 余先念. 经济问题. 1993(08)
[9]纵论近现代世界各国土地制度改革理论研究的趋向[J]. 刘书楷. 中国农村经济. 1992(02)
[10]土地制度改革的核心是建立新型的产权制度[J]. 高尚全. 经济研究. 1991(03)
博士论文
[1]当代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研究[D]. 汪先平.南京师范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建国以来我国农地所有权制度变迁的特点及绩效分析[D]. 陈艳文.西南财经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6455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tudifa/3645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