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土地资源配置中的隐形市场研究
发布时间:2022-07-16 20:29
作为财富之母的土地,能够尽快兑现其财富的“捷径”只能是改变用途或改变所有权。在中国土地资源配置过程中,不尽完善的土地治理结构、产权制度安排以及不尽规范的政府土地管制行为等共同作用,诱发着当事人在土地级差收益追逐中的机会主义行为——擅自走“捷径”以尽快兑现土地财富,由此,一种无序的、价格机制扭曲的、畸形发育的土地隐形市场在全国各地自发形成,成为当前的社会焦点和难点之一。所谓土地隐形市场,是指在我国特殊的土地产权制度下,各利益主体在土地产权权能流动过程中绕开现行土地法律法规擅自行动而形成的一切土地交换关系之和,通常是指当事人因利益驱使擅自改变原有土地用途或使用类型而形成的土地交易市场,它具有隐蔽性、自发性、非国家正式认可性、产权权能流动性和利益驱动性等特征。在我国土地资源配置中,主要包括农用地承包经营权隐形市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隐形市场、农地非农化隐形市场、国有划拨土地隐形市场和有偿性国有土地隐形市场等基本形态。在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下,沿着资源配置效率改进路径,系统考察中国土地资源配置市场化进程中的治理结构效率和制度环境效率状况,发现曾经有效率的制度安排或契约设计正逐渐成为无谓损失之源...
【文章页数】:23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关于隐形市场的研究
1.2.2 关于土地市场的研究
1.2.3 关于土地隐形市场的研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资源配置及其经济效率追求:理论解释框架
2.1 资源配置:基本假设及理论回顾
2.2 资源配置的原则及方式
2.2.1 资源配置原则
2.2.2 资源配置方式
2.3 资源配置与效率损失
2.3.1 资源配置与市场失灵
2.3.2 资源配置与政府失灵
2.3.3 资源配置“双重失灵”下的路径思考
2.4 资源配置的效率追求:一个新制度经济学的解释框架
2.4.1 社会分析的四个层次
2.4.2 新制度经济学框架下的资源配置效率追求
2.5 小结
第三章 中国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中的效率考察
3.1 中国土地资源的市场化配置
3.1.1 土地资源及其优化配置
3.1.2 中国土地资源配置的市场化进程
3.2 中国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中的二阶效率考察
3.2.1 土地治理结构状况
3.2.2 土地治理结构效率分析
3.3 中国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中的一阶效率考察
3.3.1 土地产权制度结构状态
3.3.2 土地产权制度变迁效率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土地资源配置效率追求中的隐形市场形成分析
4.1 中国土地资源配置效率追求中的双重效应与隐形市场的形成
4.2 中国土地市场治理结构中的隐形市场形成:政府垄断的产物
4.2.1 治理结构与土地隐形市场分析
4.2.2 政府垄断与土地隐形市场分析
4.3 中国土地产权制度变迁中的隐形市场形成:产权模糊的产物
4.3.1 产权制度变迁与土地隐形市场分析
4.3.2 产权制度模糊与土地隐形市场分析
4.4 中国城乡建设用地管制中的隐形市场形成:管制失灵的产物
4.4.1 管制失灵与城市建设用地隐形市场分析
4.4.2 管制失灵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隐形市场分析
4.5 小结
第五章 中国土地隐形市场的现实形态分析
5.1 中国土地隐形市场的内涵及特征
5.2 中国土地隐形市场存在的基本形态分析
5.2.1 农村集体土地隐形市场形态及其细分
5.2.2 城市国有土地隐形市场形态及其细分
5.3 中国城乡结合部土地隐形市场形态的地方实证
5.3.1 样本点的选取
5.3.2 长沙市城乡结合部土地隐形市场的主要表现形态
5.3.3 长沙市城乡结合部集体建设用地隐形市场形成的农户意愿分析
5.3.4 进一步思考
5.4 小结
第六章 中国土地隐形市场显形化的路径选择
6.1 中国土地隐形市场显形化的基本思路
6.2 中国土地隐形市场显形化的路径思考
6.2.1 制度环境优化路径:还权赋能,推进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与创新
6.2.2 治理结构优化路径:打破政府垄断,推进征地制度改革
6.2.3 土地行政优化路径:规范政府行为,推进管理体制改革
6.3 小结
第七章 结语
7.1 现实思考及研究创新
7.1.1 中国土地制度变迁的现实呼唤
7.1.2 本研究的有限回应和可能创新
7.2 主要观点和基本结论
7.2.1 本研究的主要观点
7.2.2 本研究的基本结论
7.3 研究不足及未来展望
7.3.1 本研究中的不足
7.3.2 后续研究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一:调查问卷
附录二:社会调查数据统计表
附件三:调查纪实
致谢
作者简历
在读期间相关学术科研成果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改革三十年农地使用权演变:国家政策与实际执行的对比分析[J]. 冀县卿,黄季焜. 农业经济问题. 2013(05)
[2]中国土地市场化改革:制度变迁及其特征分析[J]. 钱忠好,牟燕. 农业经济问题. 2013(05)
[3]第四轮圈地潮袭来[J]. 管清友,郝大明. 资本市场. 2013(04)
[4]深圳土地利用的僵局与困境[J]. 贺雪峰. 中国老区建设. 2013(02)
[5]当前我国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几个重大问题[J]. 陈锡文. 农业经济问题. 2013(01)
[6]市场经济条件下隐性市场显性化探析[J]. 董兴志. 商. 2012(21)
[7]中国土地市场化水平:测度及分析[J]. 钱忠好,牟燕. 管理世界. 2012(07)
[8]农用地隐性市场特征及其归因分析[J]. 朱明芬,常敏. 中国农村经济. 2011(11)
[9]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研究进展[J]. 文枫,鲁春阳,杨庆媛,周桂芳,王成. 地理科学进展. 2011(09)
[10]我国城市土地优化配置研究演进与展望[J]. 谢正峰,董玉祥. 经济地理. 2011(08)
硕士论文
[1]天津市河北区土地隐形市场治理研究[D]. 杜法峥.天津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663237
【文章页数】:23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关于隐形市场的研究
1.2.2 关于土地市场的研究
1.2.3 关于土地隐形市场的研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资源配置及其经济效率追求:理论解释框架
2.1 资源配置:基本假设及理论回顾
2.2 资源配置的原则及方式
2.2.1 资源配置原则
2.2.2 资源配置方式
2.3 资源配置与效率损失
2.3.1 资源配置与市场失灵
2.3.2 资源配置与政府失灵
2.3.3 资源配置“双重失灵”下的路径思考
2.4 资源配置的效率追求:一个新制度经济学的解释框架
2.4.1 社会分析的四个层次
2.4.2 新制度经济学框架下的资源配置效率追求
2.5 小结
第三章 中国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中的效率考察
3.1 中国土地资源的市场化配置
3.1.1 土地资源及其优化配置
3.1.2 中国土地资源配置的市场化进程
3.2 中国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中的二阶效率考察
3.2.1 土地治理结构状况
3.2.2 土地治理结构效率分析
3.3 中国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中的一阶效率考察
3.3.1 土地产权制度结构状态
3.3.2 土地产权制度变迁效率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土地资源配置效率追求中的隐形市场形成分析
4.1 中国土地资源配置效率追求中的双重效应与隐形市场的形成
4.2 中国土地市场治理结构中的隐形市场形成:政府垄断的产物
4.2.1 治理结构与土地隐形市场分析
4.2.2 政府垄断与土地隐形市场分析
4.3 中国土地产权制度变迁中的隐形市场形成:产权模糊的产物
4.3.1 产权制度变迁与土地隐形市场分析
4.3.2 产权制度模糊与土地隐形市场分析
4.4 中国城乡建设用地管制中的隐形市场形成:管制失灵的产物
4.4.1 管制失灵与城市建设用地隐形市场分析
4.4.2 管制失灵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隐形市场分析
4.5 小结
第五章 中国土地隐形市场的现实形态分析
5.1 中国土地隐形市场的内涵及特征
5.2 中国土地隐形市场存在的基本形态分析
5.2.1 农村集体土地隐形市场形态及其细分
5.2.2 城市国有土地隐形市场形态及其细分
5.3 中国城乡结合部土地隐形市场形态的地方实证
5.3.1 样本点的选取
5.3.2 长沙市城乡结合部土地隐形市场的主要表现形态
5.3.3 长沙市城乡结合部集体建设用地隐形市场形成的农户意愿分析
5.3.4 进一步思考
5.4 小结
第六章 中国土地隐形市场显形化的路径选择
6.1 中国土地隐形市场显形化的基本思路
6.2 中国土地隐形市场显形化的路径思考
6.2.1 制度环境优化路径:还权赋能,推进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与创新
6.2.2 治理结构优化路径:打破政府垄断,推进征地制度改革
6.2.3 土地行政优化路径:规范政府行为,推进管理体制改革
6.3 小结
第七章 结语
7.1 现实思考及研究创新
7.1.1 中国土地制度变迁的现实呼唤
7.1.2 本研究的有限回应和可能创新
7.2 主要观点和基本结论
7.2.1 本研究的主要观点
7.2.2 本研究的基本结论
7.3 研究不足及未来展望
7.3.1 本研究中的不足
7.3.2 后续研究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一:调查问卷
附录二:社会调查数据统计表
附件三:调查纪实
致谢
作者简历
在读期间相关学术科研成果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改革三十年农地使用权演变:国家政策与实际执行的对比分析[J]. 冀县卿,黄季焜. 农业经济问题. 2013(05)
[2]中国土地市场化改革:制度变迁及其特征分析[J]. 钱忠好,牟燕. 农业经济问题. 2013(05)
[3]第四轮圈地潮袭来[J]. 管清友,郝大明. 资本市场. 2013(04)
[4]深圳土地利用的僵局与困境[J]. 贺雪峰. 中国老区建设. 2013(02)
[5]当前我国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几个重大问题[J]. 陈锡文. 农业经济问题. 2013(01)
[6]市场经济条件下隐性市场显性化探析[J]. 董兴志. 商. 2012(21)
[7]中国土地市场化水平:测度及分析[J]. 钱忠好,牟燕. 管理世界. 2012(07)
[8]农用地隐性市场特征及其归因分析[J]. 朱明芬,常敏. 中国农村经济. 2011(11)
[9]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研究进展[J]. 文枫,鲁春阳,杨庆媛,周桂芳,王成. 地理科学进展. 2011(09)
[10]我国城市土地优化配置研究演进与展望[J]. 谢正峰,董玉祥. 经济地理. 2011(08)
硕士论文
[1]天津市河北区土地隐形市场治理研究[D]. 杜法峥.天津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6632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tudifa/3663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