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认知及对其参与意愿和申请行为的影响研究 ————以试点地区为例
发布时间:2023-04-10 20:16
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作为我国一项土地金融改革,从2009年央行允许试点实施至今,已过去8个年头,究竟其效果如何?该问题的探究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后期的改革走向提供启示。认知作为制度在大脑中的反映,不仅能检验制度被人们接受、理解程度,还能通过认知形成制度预期进而影响人们对制度的利用效率。基于这样的认识,本研究关注了农户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认知,以及认知对农户制度响应的影响,尝试从认知视角对试点区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进行效果总结。本研究从2014年—2016年对全国部分试点地区,尤其是具有较好代表性的贵州凤冈县、嘉兴南湖区、宁夏同心县和重庆江津区进行实地调研,收集了 1953份有效问卷。基于此,开展本文下列研究。(1)通过与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座谈,归纳总结了试点地区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运行模式与宏观效果。(2)通过相关理论与文献研读,结合实地调研,对农户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认知进行界定,并构建其测量指标。将农户认知分为新素材认知、旧素材认知与新旧素材联结认知3个部分。基于调研数据,运用规.范的描述性统计与计量方法对农户认知现状与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农户认知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3个认知部分具有关联性、认...
【文章页数】:19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3.1 技术路线
1.3.2 研究方法
1.4 数据来源与基本情况
1.4.1 数据来源
1.4.2 基本信息
1.5 概念界定及结构安排
1.5.1 概念界定
1.5.2 结构安排
1.6 创新之处
2 文献综述与分析框架
2.1 理论回顾
2.1.1 农户认知理论
2.1.2 农户行为理论
2.1.3 农村金融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农户土地制度认知
2.2.2 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
2.2.3 农户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认知及作用
2.2.4 评述及研究启示
2.3 分析框架
3 试点区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概况
3.1 我国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实施背景
3.1.1 国家制度背景
3.1.2 经济社会背景
3.2 主要调研地区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模式
3.2.1 供给推动模式
3.2.2 需求推动模式
3.3 主要调研地区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实施效果
3.3.1 机构运行情况
3.3.2 银行放贷情况
3.4 本章小结
4 农户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认知的内涵与现状
4.1 农户认知内涵
4.1.1 新素材认知
4.1.2 旧素材认知
4.1.3 新旧素材联结认知
4.2 农户认知测量指标
4.3 农户认知现状及特征
4.3.1 新素材认知现状
4.3.2 旧素材认知现状
4.3.3 新旧素材联结认知现状
4.3.4 认知特征
4.4 本章小结
5 农户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认知的影响因素
5.1 引言
5.2 理论与机理分析
5.2.1 理论及拓展
5.2.2 模型设定
5.2.3 机理分析
5.3 模型设定与变量处理
5.3.2 变量处理
5.4 计量结果与分析
5.4.1 分布式理论下结果分析
5.4.2 拓展分布式理论下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农户认知对其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参与意愿的影响
6.1 引言
6.2 机理分析
6.2.1 农户旧素材认知对参与意愿的影响
6.2.2 农户新素材认知对参与意愿的影响
6.2.3 农户新旧素材联结认知对参与意愿的影响
6.3 变量设置与模型选择
6.3.1 变量设置
6.3.2 模型选择
6.4 实证过程
6.4.1 样本筛选
6.4.2 变量描述
6.4.3 估计结果
6.5 本章小结
7 农户认知对其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申请行为的影响
7.1 引言
7.2 机理分析及理论模型
7.2.1 影响机理分析
7.2.2 理论及拓展
7.3 变量设定与方法选择
7.3.1 变量设定
7.3.2 方法选择
7.4 计量结果与分析
7.4.1 变量统计
7.4.2 实证结果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启示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1 典型案例
附录2 调查问卷
附录3 调研照片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本文编号:3788662
【文章页数】:19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3.1 技术路线
1.3.2 研究方法
1.4 数据来源与基本情况
1.4.1 数据来源
1.4.2 基本信息
1.5 概念界定及结构安排
1.5.1 概念界定
1.5.2 结构安排
1.6 创新之处
2 文献综述与分析框架
2.1 理论回顾
2.1.1 农户认知理论
2.1.2 农户行为理论
2.1.3 农村金融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农户土地制度认知
2.2.2 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
2.2.3 农户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认知及作用
2.2.4 评述及研究启示
2.3 分析框架
3 试点区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概况
3.1 我国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实施背景
3.1.1 国家制度背景
3.1.2 经济社会背景
3.2 主要调研地区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模式
3.2.1 供给推动模式
3.2.2 需求推动模式
3.3 主要调研地区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实施效果
3.3.1 机构运行情况
3.3.2 银行放贷情况
3.4 本章小结
4 农户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认知的内涵与现状
4.1 农户认知内涵
4.1.1 新素材认知
4.1.2 旧素材认知
4.1.3 新旧素材联结认知
4.2 农户认知测量指标
4.3 农户认知现状及特征
4.3.1 新素材认知现状
4.3.2 旧素材认知现状
4.3.3 新旧素材联结认知现状
4.3.4 认知特征
4.4 本章小结
5 农户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认知的影响因素
5.1 引言
5.2 理论与机理分析
5.2.1 理论及拓展
5.2.2 模型设定
5.2.3 机理分析
5.3 模型设定与变量处理
5.3.2 变量处理
5.4 计量结果与分析
5.4.1 分布式理论下结果分析
5.4.2 拓展分布式理论下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农户认知对其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参与意愿的影响
6.1 引言
6.2 机理分析
6.2.1 农户旧素材认知对参与意愿的影响
6.2.2 农户新素材认知对参与意愿的影响
6.2.3 农户新旧素材联结认知对参与意愿的影响
6.3 变量设置与模型选择
6.3.1 变量设置
6.3.2 模型选择
6.4 实证过程
6.4.1 样本筛选
6.4.2 变量描述
6.4.3 估计结果
6.5 本章小结
7 农户认知对其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申请行为的影响
7.1 引言
7.2 机理分析及理论模型
7.2.1 影响机理分析
7.2.2 理论及拓展
7.3 变量设定与方法选择
7.3.1 变量设定
7.3.2 方法选择
7.4 计量结果与分析
7.4.1 变量统计
7.4.2 实证结果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启示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1 典型案例
附录2 调查问卷
附录3 调研照片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本文编号:37886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tudifa/3788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