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土地法论文 >

基于农用地分等定级技术平台下的农地制度改良

发布时间:2023-04-10 02:25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农村土地制度是农村经济制度的基础和核心,关系国计民生。农村土地问题的妥善解决是破解“三农”问题的关键。我国人多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人地关系高度紧张。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城市土地市场建设已经初具规模,而农村土地市场却因土地权利制度体系存在结构性缺陷,农业比较利益低下,相关配套制度不健全,农民对土地流转缺乏动力等原因发展非常缓慢,农地资源配置市场化水平低,主要仍是由行政手段平均分配。而在中国加入WTO后,面临国际农产品激烈市场竞争的背景下,在发展效益农业和实现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压力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指引下,如何实现农地制度的调整、变革和创新,对推动中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即破解“三农”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以马克思地租地价理论、制度变迁理论和规模经营理论为指导,运用了文献资料法、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比较分析、系统分析等多种方法。以查阅文献资料为主,介绍了土地制度、农地制度、农地产权制度、农地经营制度、农地管理制度、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等基本概念、内容和内在联系;以理论作为研究现实问题的...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第2章 概念界定及基础理论
    2.1 土地制度、农地制度的定义
    2.2 农地制度的内容
        2.2.1 农地产权制度
        2.2.2 农地经营制度
        2.2.3 农地管理制度
        2.2.4 农地制度各内容间的关系
    2.3 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
    2.4 基础理论
        2.4.1 马克思地租地价理论
        2.4.2 制度变迁理论
        2.4.3 规模经营理论
第3章 改革开放后我国农地制度的发展及现状分析
    3.1 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制的发展
        3.1.1 全国基本实行土地承包到户(1978-1983年)
        3.1.2 土地承包期延长到15年以上(1984-1993年)
        3.1.3 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不变(1993年后)
        3.1.4 农地制度改革的新的发展阶段(2000年后)
    3.2 现行我国农地制度下农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3.2.1 土地利用短期行为严重,土地肥力下降
        3.2.2 土地资源细碎化经营,规模效益低下
        3.2.3 土地流转困难,资源配置效率低
        3.2.4 弃耕、撂荒现象普遍,粮食总量减少
    3.3 小结
第4章 我国农地制度改良的分析框架与客观条件
    4.1 我国农地制度改良的分析框架
    4.2 农用地分等定级技术为农地制度改良提供了客观条件
    4.3 农用地等、级、价体系的建立促进农地制度的变革
        4.3.1 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保护了农民土地权益
        4.3.2 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是反映耕地质量细微变化的技术手段
        4.3.3 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促进了农地流转市场建设
        4.3.4 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为建立农地地籍管理制度打下基础
第5章 基于农用地分等定级技术平台下的农地制度改良
    5.1 我国农地制度改良的主要目标
    5.2 我国农地制度改良的基本原则
    5.3 我国农地制度改良的总体思路
    5.4 具体制度改良
        5.4.1 农地产权制度改良:建立农地合理流转的长效机制
        5.4.2 农地经营制度改良:实行新型农地股份合作制
        5.4.3 农地管理制度改良:加强农地地籍管理
        5.4.4 外部配套制度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小结
    6.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本文编号:37881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tudifa/37881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2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