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增减挂钩政策对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 ————以泰安市为例
发布时间:2023-07-26 19:50
目前,农业问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能忽视农业,淡漠农民。要实现农业要强,农民要富,农村要美,亟需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实施,成为改善农民生产与生活条件的平台与抓手。目前已有研究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模式研究,基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下的农户意愿研究,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利弊研究,但还缺乏对这一政策对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影响的研究。本文通过总结泰安市城乡建设用地挂钩政策的实施,分析了泰安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模式,并对增减挂钩政策对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程度进行了量化研究,研究成果可以城乡建设用地挂钩政策的优化提供支撑。本文在对土地增减挂钩模式、农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充分调查的基础上,首先对泰安土地城乡增减用地挂钩模式进行总结;其次分析城乡增减挂挂钩政策对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影响的原理,进行合理性推演,建立分析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指标体系,明确评价方法;以泰安市宁阳县为例,统计问卷调查指标,评价了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对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结果;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结果表明:(1)土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实施会对农村生...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城乡增减挂钩政策相关研究
1.3.2 农村生产方式的相关研究
1.3.3 农村生活方式的相关研究
1.4 研究内容
1.4.1 泰安市土地增减挂钩模式分析
1.4.2 挂钩政策对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原理分析
1.4.3 挂钩政策对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影响的指标构建
1.4.4 实证分析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技术路线
2 基本理论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2.1.2 模式
2.1.3 农村生产方式
2.1.4 农村生活方式
2.2 理论基础
2.2.1 土地集约利用理论
2.2.2 城乡一体化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4 马斯洛的层次需求论
2.2.5 人地关系协调理论
3 泰安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模式分析
3.1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背景与历程
3.1.1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运行背景
3.1.2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运行历程
3.2 泰安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现有模式总结
3.2.1 挂钩指标的产生
3.2.2 挂钩指标的使用
3.2.3 资金筹措模式
3.2.4 安置模式
3.2.5 补偿模式
4 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对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
4.1 挂钩政策对农村生产方式的影响
4.1.1 农村生产方式改变机理分析
4.1.2 土地挂钩政策对农民生产方式影响分析
4.2 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对农民生活方式的影响
4.2.1 农村生活方式变迁的机理分析
4.2.2 土地挂钩政策对农村生活方式的影响分析
4.3 土地挂钩政策对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影响的原理分析
4.3.1 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相互影响的原理分析
4.3.2 土地挂钩政策对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原理
4.4 土地挂钩政策对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推理
4.4.1 土地挂钩政策对产业结构变动的推演
4.4.2 土地挂钩政策对种养结构的变化的推演
4.4.3 农业资源投入改变推演
4.5 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对农村生活方式的变动推演
4.5.1 土地增减挂钩政策生活服务设施变动情况的推演
4.5.2 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对消费生活方式的变动推演
4.5.3 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对娱乐生活方式的变动推演
4.5.4 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对社会交往方式的变动推演
4.5.5 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对观念意识变动的推演
5 土地挂钩政策对农村生产生活影响指标体系的构建
5.1 研究思路
5.1.1 确定土地挂钩政策对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指标
5.1.2.评价土地挂钩政策对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效果
5.2 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指标设计
5.2.1 指标设计的原则
5.2.2 指标体系的确定
5.2.3 指标权重的确定
5.3 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对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效果
5.3.1 农村生产方式优化方向
5.3.2 农村生活方式优化方向
6 实证研究—以宁阳县为例
6.1 研究区概况
6.2 调研方法
6.3 土地挂钩政策对农村生产生活方式指标体系的建立
6.4 土地挂钩政策对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影响分析
6.4.1 项目区生产方式变动的分析
6.4.2 项目区农村生活方式的变动的原因分析
6.5 项目区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对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程度分析
6.5.1 土地挂钩政策对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指标变动情况
6.5.2 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对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影响程度
6.6 项目区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对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评价
6.6.1 项目区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对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影响的合理性判断
6.6.2 项目区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对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效果评价
6.7 小结
7 对策与相关建议
8 结论与创新
8.1 结论
8.2 创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本文编号:3837447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城乡增减挂钩政策相关研究
1.3.2 农村生产方式的相关研究
1.3.3 农村生活方式的相关研究
1.4 研究内容
1.4.1 泰安市土地增减挂钩模式分析
1.4.2 挂钩政策对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原理分析
1.4.3 挂钩政策对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影响的指标构建
1.4.4 实证分析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技术路线
2 基本理论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2.1.2 模式
2.1.3 农村生产方式
2.1.4 农村生活方式
2.2 理论基础
2.2.1 土地集约利用理论
2.2.2 城乡一体化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4 马斯洛的层次需求论
2.2.5 人地关系协调理论
3 泰安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模式分析
3.1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背景与历程
3.1.1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运行背景
3.1.2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运行历程
3.2 泰安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现有模式总结
3.2.1 挂钩指标的产生
3.2.2 挂钩指标的使用
3.2.3 资金筹措模式
3.2.4 安置模式
3.2.5 补偿模式
4 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对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
4.1 挂钩政策对农村生产方式的影响
4.1.1 农村生产方式改变机理分析
4.1.2 土地挂钩政策对农民生产方式影响分析
4.2 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对农民生活方式的影响
4.2.1 农村生活方式变迁的机理分析
4.2.2 土地挂钩政策对农村生活方式的影响分析
4.3 土地挂钩政策对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影响的原理分析
4.3.1 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相互影响的原理分析
4.3.2 土地挂钩政策对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原理
4.4 土地挂钩政策对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推理
4.4.1 土地挂钩政策对产业结构变动的推演
4.4.2 土地挂钩政策对种养结构的变化的推演
4.4.3 农业资源投入改变推演
4.5 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对农村生活方式的变动推演
4.5.1 土地增减挂钩政策生活服务设施变动情况的推演
4.5.2 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对消费生活方式的变动推演
4.5.3 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对娱乐生活方式的变动推演
4.5.4 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对社会交往方式的变动推演
4.5.5 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对观念意识变动的推演
5 土地挂钩政策对农村生产生活影响指标体系的构建
5.1 研究思路
5.1.1 确定土地挂钩政策对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指标
5.1.2.评价土地挂钩政策对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效果
5.2 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指标设计
5.2.1 指标设计的原则
5.2.2 指标体系的确定
5.2.3 指标权重的确定
5.3 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对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效果
5.3.1 农村生产方式优化方向
5.3.2 农村生活方式优化方向
6 实证研究—以宁阳县为例
6.1 研究区概况
6.2 调研方法
6.3 土地挂钩政策对农村生产生活方式指标体系的建立
6.4 土地挂钩政策对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影响分析
6.4.1 项目区生产方式变动的分析
6.4.2 项目区农村生活方式的变动的原因分析
6.5 项目区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对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程度分析
6.5.1 土地挂钩政策对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指标变动情况
6.5.2 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对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影响程度
6.6 项目区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对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评价
6.6.1 项目区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对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影响的合理性判断
6.6.2 项目区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对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效果评价
6.7 小结
7 对策与相关建议
8 结论与创新
8.1 结论
8.2 创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本文编号:38374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tudifa/3837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