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视域中我国土地征收制度改革研究
发布时间:2024-03-15 03:17
土地征收是指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的规定,对本具有不可侵犯的个人、集体土地所有权以强制取得并给予补偿的制度。我国现有的土地征收制度脱胎于计划经济时代,是以“建设”需要为标准的征收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违背了科学发展观的精神,更与和谐社会不相符合。 本文以和谐社会理论为主要研究框架,结合农民权利贫困论、责任政府论,综合分析我国现行土地征收制度中存在的问题:立法理念的内在缺失、土地征收“公共利益”目的泛化、农民土地权利的虚置、政府征地责任义务缺位。 本文结合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从“公平正义、民主法治、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四个方面阐释和谐社会理念对征地制度改革的要求;根据征地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和谐社会理念对其的要求,重新设计制度理念、改革土地征收立法、切实保障农民土地权利、加大政府征地责任义务。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提出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1.5 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2 研究的基础理论
2.1 土地征收理论
2.2 和谐社会理论
2.3 农民权利贫困论
2.4 责任政府理论
3 我国现行土地征收制度存在的问题
3.1 立法理念的内在缺失
3.2 土地征收“公共利益”目的泛化
3.3 征地过程中农民土地权利的虚置
3.4 政府在土地征收中责任义务缺位
4 和谐社会理念对我国土地征收制度提出的要求
4.1 公平正义对土地征收制度提出的要求
4.2 民主法治对土地征收制度提出的要求
4.3 安定有序对土地征收制度提出的要求
4.4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对土地征收制度提出的要求
5 构建和谐社会中完善我国土地征收制度的若干建议
5.1 和谐社会理念中土地征收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
5.2 立法严格限定“公共利益”目的
5.3 建立公正合理的征地补偿制度
5.4 实现失地农民安置方式多样化
5.5 切实保障农民程序参与权利
5.6 拓宽失地农民权利救济渠道
5.7 构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
5.8 强化地方政府土地征收责任
结束语
致谢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本文编号:3928472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提出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1.5 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2 研究的基础理论
2.1 土地征收理论
2.2 和谐社会理论
2.3 农民权利贫困论
2.4 责任政府理论
3 我国现行土地征收制度存在的问题
3.1 立法理念的内在缺失
3.2 土地征收“公共利益”目的泛化
3.3 征地过程中农民土地权利的虚置
3.4 政府在土地征收中责任义务缺位
4 和谐社会理念对我国土地征收制度提出的要求
4.1 公平正义对土地征收制度提出的要求
4.2 民主法治对土地征收制度提出的要求
4.3 安定有序对土地征收制度提出的要求
4.4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对土地征收制度提出的要求
5 构建和谐社会中完善我国土地征收制度的若干建议
5.1 和谐社会理念中土地征收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
5.2 立法严格限定“公共利益”目的
5.3 建立公正合理的征地补偿制度
5.4 实现失地农民安置方式多样化
5.5 切实保障农民程序参与权利
5.6 拓宽失地农民权利救济渠道
5.7 构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
5.8 强化地方政府土地征收责任
结束语
致谢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本文编号:39284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tudifa/3928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