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期宪法修改的动因与进路分析——以俄罗斯联邦宪法修改为例
本文关键词:社会转型期宪法修改的动因与进路分析——以俄罗斯联邦宪法修改为例
【摘要】:伴随着当前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转型期的不稳定因素增多,再次修改宪法的呼声日益高涨。而俄罗斯联邦独立后也经历了同样的社会转型期。通过分析其社会转型期的特点与宪法修改的特点,并对其宪法修改的动因与进路进一步剖析,或可为我国宪法修改借鉴参考,并为我国社会转型期宪法修改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1
【正文快照】: 众所周知,宪法修改是解决宪法规范与社会现实冲突的基本方式之一。而社会转型期的特点就是社会结构的巨变,它是指一种整体和全面的结构状态过渡,而不仅仅是某些单项发展指标的实现。社会转型的具体内容是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行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庞大鹏;;俄罗斯的政治现代化[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11年03期
2 胡键;试析普京的治国方略[J];今日东欧中亚;2000年02期
3 苗连营;进一步完善修宪程序[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4 胡锦光;;中国现行宪法修改方式之评析[J];法商研究;2012年03期
5 庄晓惠;;俄罗斯转型期的社会政策与社会稳定[J];国外社会科学;2011年01期
6 韩亚光;;新时期我国宪法建设的十大成就——谨以此文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J];河北法学;2008年08期
7 王菁;张正;;在进与退的边缘:我国宪法解释之反思[J];河北法学;2012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步全赢;;论我国宪法修改程序的完善[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2 温恒国;;功能主义视角下的俄罗斯宪法变迁——评《俄罗斯宪法:本质、演进与现代化》[J];北大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3 陈金钊;;反对解释的场景及主体[J];北方法学;2007年01期
4 李先伦;张子礼;;宪政视野下民生型政府的构建[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5 王士海;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宪政民主的理性思考[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3年05期
6 宋惠昌;;论宪法原则[J];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05期
7 陈纯柱;夏燕;;论社会主义宪政的中国模式[J];重庆社会科学;2007年02期
8 孙波;;论地方专属立法权[J];当代法学;2008年02期
9 赵嵩;韩国人权保障机制的发展──对韩国保障人权的若干法律制度的考察[J];当代韩国;2001年02期
10 马树颜;;宪政民主与基层民主:中国特色的双向民主发展路径[J];大连干部学刊;201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升军;;如何完善我国的宪政制度[A];2003年贵州省宪法法理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龙长安;近代中国联邦制运动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2 王晓峰;民国宪法在新疆的实践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3 刘婧婧;宪政视野下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4 陈华荣;体育的宪法保障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5 杨洁;基于历史文化视角的普京道路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6 薛剑符;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视野下的五四宪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养志;俄罗斯体制转轨的经济学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8 林广华;违宪审查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9 刘陆天;中国现代化中的政府与政治发展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10 单飞跃;经济宪政哲学论纲[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瑜雯;知识产权法的宪法正当性探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琳琳;吴经熊宪政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吴园林;财权·政权·宪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4 刘宗珍;议会在中国的兴起[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5 彭悠瑞;从伯纳姆医生案到《宪政改革法》[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6 徐姣;紧急状态下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7 许楠;我国建立违宪审查的路径选择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0年
8 Hoang Ngoc Dong Phuong (黄玉东芳);中越现行宪法中人权保障比较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9 姜新蕾;宪法中公民义务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10 卞烨;反恐背景下公民隐私权的保障与限制[D];复旦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苗连营;宪法解释的功能、原则及其中国图景[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2 路爱国;;从劳动力就业看俄罗斯体制转型[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9年04期
3 王向明;;谈谈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关于修改宪法的问题[J];学习与辅导;1988年10期
4 朱应平;改进中共中央修宪工作的几点建议[J];法学;1997年12期
5 陈冬;论宪法变迁与宪法解释[J];河南社会科学;2004年05期
6 范进学;;试论我国解释宪法的原则[J];金陵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7 陈世雄;俄罗斯向何处去──俄国人的文化探索[J];w挛胖芸,
本文编号:12307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1230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