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宪法学体系的构建和更新——以社会性别平等理念的融入为视角
本文关键词:论宪法学体系的构建和更新——以社会性别平等理念的融入为视角
【摘要】:改革开放进入新时期,中国宪法学是否应在继承已有宪法理论的基础上,顺应社会变迁和时代变革的潮流,围绕人权保障理论架构,从基本权利保障和国家权力规制入手,构筑具有包容性、开放性以及更为科学、合理的学科体系。为此,本文主张从社会性别平等视角重新思考宪法学体系构建问题,并从宪法学科引导、人权价值追求以及多角度研究方法,阐释了社会性别视角研究对宪法学科体系构建及内容发展的适用性。
【作者单位】: 西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
【分类号】:D921
【正文快照】: 2014年初春,新中国行政管理科学的主要奠基人、年近期颐的夏书章先生发表《中国梦与社会性别平等》一文,强调“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必须遵循以人为本这条基本规律”,并指出“人不是抽象的而是有着不同社会性别的”,①夏老先生还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角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大元;;中国宪法学的学术使命与功能的演变——中国宪法学30年发展的反思[J];北方法学;2009年02期
2 王锴;;宪法解释的融贯性[J];当代法学;2012年01期
3 李洪祥;王春莹;;婚姻法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亲属法体系的完善为视角[J];当代法学;2012年02期
4 周安平;;社会性别与法学研究[J];妇女研究论丛;2006年05期
5 汪习根,占红沣;妇女发展权及其法律保障[J];法学杂志;2005年02期
6 许崇德;胡锦光;;1995年宪法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法学家;1996年01期
7 王广辉;;论宪法的调整对象和宪法学的学理体系[J];法学家;2007年06期
8 杜承铭;社会转型与中国宪法理念的重构[J];法学评论;2000年03期
9 叶必丰;论依法治国与宪法学的新体系[J];法学评论;2000年06期
10 任喜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学理论研究[J];当代法学;2012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新;;宪法经济制度的规范化分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2 周述波;;革命时代的女性悖论与多声表达——试论丁玲《我在霞村的时候》的复调叙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3 王渭清;;中国古代女性社会性别角色的衍生——以生殖崇拜和原始墓葬为考察中心[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4 杨洁;倪湘宏;唐炼;;影响大学女生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推广的社会性别视角分析与对策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12年03期
5 谷景志;;我国夫妻关系法的社会性别分析及完善[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6 叶必丰;;宪政行为与行政行为[J];北大法律评论;2001年01期
7 尹好鹏;宪法学的实证研究方法初论——拓展我国宪法学研究空间的一个选择[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8 韩大元;;中国宪法文本上“农民”条款的规范分析——以农民报考国家公务员权利为例[J];北方法学;2007年01期
9 韩大元;;中国宪法学的学术使命与功能的演变——中国宪法学30年发展的反思[J];北方法学;2009年02期
10 刘练军;;基本法的功能性与开放性及其启示——《联邦德国宪法纲要》读后[J];北方法学;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激涛;;预算法:宪法之下的财政基本法——从预算法的修订说起[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朱孔武;;民营经济发展与宪法改革模式的选择[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册)[C];2010年
3 刘婧娟;;中国宪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4 刘书燃;;中国行政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5 祖嘉合;;男女平等与和谐发展[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社会发展与文明对话”社会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6 兰元富;;由修宪而来的宪政反思[A];2003年贵州省宪法法理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范珍;;公民私有财产权保障的宪法审视[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1辑)[C];2010年
8 庞明慧;;《中国妇女报》家庭暴力报道内容分析[A];中国传播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九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肖北庚;;公民财产权行政法保障之完善——基于2004年修宪的思考[A];修宪之后的中国行政法——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方世荣;孙才华;;体制改革中的执政与行政——关于政策转化为行政法的思考[A];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法律问题——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延军;发展中的美国女性就业权平等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陈丽琴;制度分析框架下的女县长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3 冷舜安;当代中国性别和谐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龚艳;仇恨言论的法律规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段凡;和谐社会建构的法权逻辑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6 陈诚;论宪法的纲领性条款[D];浙江大学;2011年
7 赵新龙;农民最低生活保障权制度化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8 张书清;金融法理念论纲[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9 聂施恒;美国检察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詹焱;社会性别视角下的法律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佳;妇联组织成员对妇联组织的认知与评价[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王晴;协调宪法与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关系的若干问题[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韩凤仪;当代女大学生婚恋观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锦宜;湘潭市城区农村务工妇女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石张;延续的边缘化:政治传播中的女性主义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艳;20世纪90年代国外高校女性教职工状况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7 赵娜;女性主义国家安全观评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郗华莉;论和谐宪政[D];西北大学;2010年
9 谷青;当代西方女性主义设计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10 马艳香;民生视域下行政权力的调整[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志远;宪法至上:依法治国的精神动力[J];安徽大学学报;1998年05期
2 胡锦光;论西方违宪审查制度的发展趋势[J];比较法研究;1987年03期
3 季卫东;程序比较论[J];比较法研究;1993年01期
4 陈云生;走法治必由之路——论宪法和法律监督的制度化[J];比较法研究;1997年01期
5 殷啸虎;依法治国的宪政分析[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2年05期
6 杨立新;;完善我国亲属法律制度涉及的六个基本问题[J];重庆社会科学;2008年06期
7 李兰英;郭彦卿;;社会性别预算:一个独特视角的思考[J];当代财经;2008年05期
8 王德志;对宪法规范原则性的质疑[J];当代法学;1998年05期
9 韩大元;对20世纪50年代中国宪法学基本范畴的分析与反思[J];当代法学;2005年03期
10 董和平;宪法规范若干问题研究[J];当代法学;1998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清;;性别正义:迈向宪治的社会性别[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9年01期
2 李燕;;双性儿童性别确定的法律问题探究[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9年02期
3 吴青;人人懂得《宪法》[J];商务周刊;2004年22期
4 李亚娟;;高等教育性别隔离与教育平等权[J];理论前沿;2009年19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丽丽;女性主义法学视角下的平等就业权思考[D];湖南大学;2008年
2 段林;妇女适足住房权研究:国际规约与中国实践[D];扬州大学;2011年
3 马彦芳;论宪法中的妇女权利[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4 白高娃;我国女性参政问题的法律思考[D];内蒙古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2330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1233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