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意识与美国民族精神
本文关键词: 中华民族精神 宪法意识 美国社会 美国人 联邦宪法 殖民地时期 美国精神 重要组成部分 高级法 个人自由 出处:《东岳论丛》2013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如何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既是重要的理论课题,更是重大的现实问题。为此,我们组织"全球化时代的中华民族精神:认知与教育"这一组笔谈,以飨读者。
[Abstract]:In the era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how to carry forward the spirit of the Chinese nation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theoretical subject, but also an important practical problem. Therefore, we organize a group of written talks on "the spirit of the Chinese nation in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 cognition and education" for readers.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全球化时代中华民族精神的认知与教育对策研究”(项目号:06&ZD033)子课题“发达国家民族精神培育经验研究”之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771.2;D971.2;DD91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书亭;;哲学视域中的危机管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2 刘国柱;和平队的历史文化渊源[J];安徽史学;2005年03期
3 周琼;;海明威作品新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6期
4 徐希军;华盛顿政治思想散论[J];安庆师院社会科学学报;1992年03期
5 马聪;;实用主义视野下的法律观[J];北方法学;2009年05期
6 关保英;;公民法律素质的测评指标研究[J];比较法研究;2011年01期
7 张旺;美国私立高等教育发展的制度环境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11期
8 周瑞玲;;中西方管理差异的文化根源探析[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02期
9 孙晓秋;;清教主义对美国人价值观的影响[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12期
10 程铭;;责任与荣誉互动——理解美国政治文化的新视角[J];才智;2009年2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倪星;程宇;;美国进步时代的廉政建设及其对中国的启示[A];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Governance Reform In the Progressive Era of USA:Implications for China[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勇庆;生态神学视野下的福克纳小说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刘鸣筝;美国公共外交研究(1917-2009)[D];吉林大学;2011年
3 周国兴;寻求现实的确定性[D];吉林大学;2011年
4 宫丽;精神家园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吴帅;分权、制约与协调:我国纵向府际权力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孙霄;瓦尔登湖畔的自由之帆[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建华;马克思主义视阈下的美国民族理论与政策评析[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王希鹏;文化哲学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9 姚军;奋斗论[D];苏州大学;2011年
10 韦华;美国黑色幽默作家的元小说创作[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雷婉霞;中美报纸对我国汶川地震报道的比较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2 殷劭;好莱坞电影中的精神病人形象[D];湘潭大学;2010年
3 陈阔;厄普代克“兔子四部曲”中的死亡意识及其现代意义[D];江南大学;2010年
4 李琳琳;吴经熊宪政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艳;卫三畏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徐迎环;人之解放——杜威教育哲学的批判性旨向[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郝凤羽;杜威的经验审美观[D];西北大学;2011年
8 孙晓艳;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对我国高中语文教育的启示[D];河南大学;2011年
9 彭桂兵;从内战到一战:霍姆斯早期言论自由思想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1年
10 文静;银幕英雄形象的中西对比与演变[D];西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史式;孙中山与中华民族精神[J];团结;2003年06期
2 徐晓暖;;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推动新形势下的统一战线工作[J];大连干部学刊;2007年08期
3 万金鹏;;“老西藏”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J];西藏发展论坛;2010年04期
4 蒲杰;延安精神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1991年02期
5 查岳琪;;振兴民族精神与马克思主义[J];山东社会科学;1991年03期
6 冯松;;对当前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几点思考[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S2期
7 李光华;;多难兴邦 中华精神万古长存[J];友声;2008年04期
8 皮明庥;;邓小平与中华国魂——邓小平对当代民族精神之陶铸[J];学习与实践;1996年11期
9 苏海涛;中华民族精神与统一战线工作[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10 张硕;王鑫;;民族精神在加强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建设中的重要性[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中山·中华民族精神[A];孙中山与中华民族精神论文专辑[C];2003年
2 尚明轩;;略论孙中山与中华民族精神[A];孙中山与中华民族精神论文专辑[C];2003年
3 史式;;孙中山与中华民族精神[A];孙中山与中华民族精神论文专辑[C];2003年
4 周铁农;;学习研究孙中山 大力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A];孙中山与中华民族精神论文专辑[C];2003年
5 张海鸿;;“孙中山与中华民族精神”学术研讨会剪影[A];孙中山与中华民族精神论文专辑[C];2003年
6 梁继超;;孙中山的人格魅力与中华民族精神[A];孙中山与中华民族精神论文专辑[C];2003年
7 宇文利;;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与中华民族的和谐精神[A];“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汪段泳;;想象中的帝国与帝国的想象——从“帝国电影”中看美国霸权外交的社会民意基础[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7年
9 郑克强;;旅美随笔——美国人在想什么?[A];时代与思潮(3)——中西文化交汇[C];1990年
10 朱敏彦;;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吉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秉公;中华民族精神与和谐社会建构[N];长春日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赖晓莉;向宪法宣誓:恪尽职守依法办事[N];成都日报;2005年
3 卓九成;把陕西建成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N];陕西日报;2008年
4 金一南;海纳百川·壁立千仞[N];学习时报;2007年
5 本报评论员 关明;有一种精神在淬火中升华[N];工人日报;2011年
6 庄威;宪法意识政党意识时代意识与多党合作[N];人民政协报;2004年
7 冯武勇;弗州枪案:当反思“赢家通吃”文化[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8 詹姆斯·诺兰 伊利诺伊大学政治学教授;不可抑止地挥霍,不可抑止地衰朽[N];东方早报;2007年
9 李渊;无情的现实与残存的虚妄[N];人民日报;2006年
10 特约评论员 陈永杰;戈尔对希拉里:环保不及反恐和医改[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力波;文化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2 宁玲玲;论美国政治一体化的宗教基础[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3 王磊;布什反恐话语分析[D];外交学院;2009年
4 孔祥文;国共两党对中华文化的态度及两岸关系的传统文化底蕴[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BOUNOUA NADJAT(娜佳);是谁在中东制造混乱[D];外交学院;2007年
6 卢祖送;九十年代美国对华政策辩论[D];复旦大学;2005年
7 张惠玲;当代美国政治中的新基督教右翼运动[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赵国军;美国国会议员中国观研究(1989-2006)[D];复旦大学;2007年
9 潘亚玲;“9·11”后的美国爱国主义与对外政策[D];复旦大学;2007年
10 王静;梦想与现实[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晶晶;中华民族精神活力生成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解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杨海丽;美国宗教多元化的历史与现实特点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徐媛媛;新保守主义对美国道德教育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梁玉清;“9·11”事件后美国在穆斯林世界的国际形象[D];暨南大学;2007年
5 桑碧桃;伊朗美国关系中的伊斯兰因素[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牛丽霞;孙中山与中华民族精神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7 龙包寿;以色列民族精神培育及其启示研究[D];南昌大学;2009年
8 闫云丽;尼克松政府时期土美之间的鸦片问题[D];西北大学;2008年
9 刘立荣;小布什政府时期的美国移民政策[D];外交学院;2009年
10 霍冉;当代美国郊区生活方式及其对郊区家庭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4980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1498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