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宪法论文 >

晚清《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探析

发布时间:2018-02-10 19:21

  本文关键词: 《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 理论创新 模式转变 出处:《人民论坛》2011年2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建立的是一种以英国议会制为蓝本的君主立宪政体的议会内阁制的政权组织形式,相比《钦定宪法大纲》相对进步。其初步确立了宪法的制定、修改、颁布等相关制度,在中国第一次使宪法具有了形式上的根本法意义。但是,由于君主权力没有被完全"虚化",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君主立宪。
[Abstract]:What is established is a form of political organization of the parliamentary and cabinet system of constitutional monarchy based on the British parliamentary system. Compared with the outline of the Imperial Constitution, it has preliminarily established the formulation and amendment of the Constitution. For the first time, the constitution in China has the meaning of the basic law in form, but the monarchy is not the constitutional monarchy in the true sense because the monarchy has not been completely "nihilized".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9;D92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秀桃;;略论民国时期法律家群体的法律思想[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2 胡玉浪;;劳动报酬谈判权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3 闫海;;基于司法独立的我国司法预算制度重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4 袁敏殊,陈颖洲,徐步明;论古典自然法学对西方宪政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5 纪荣荣;;辛亥革命前后关于国家政体的选择及其启示[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6 葛先园;;公民直接立法权的双重属性及其意义[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8期

7 杨利敏;;关于联邦制分权结构的比较研究[J];北大法律评论;2002年00期

8 李元起;黄若谷;;论特别行政区制度下的“剩余权力”问题[J];北方法学;2008年02期

9 卞修全;;南京国民政府的行政法律意识研究[J];比较法研究;2009年04期

10 王贵松;;美浓部达吉与中国的公法学[J];比较法研究;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范珍;;公民私有财产权保障的宪法审视[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1辑)[C];2010年

2 纪亚光;;论国民政府时期的社团管制[A];中国现代社会转型问题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3 李细珠;;清末两次日本宪政考察与预备立宪的师日取向[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7年卷)[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锋;黎元洪与民初政局[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红;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政治体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李慧凤;社区治理与社会管理体制创新[D];浙江大学;2011年

4 彭支援;集体维权的法理学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5 段凡;和谐社会建构的法权逻辑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6 丁德昌;民初湖南省宪自治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7 陈诚;论宪法的纲领性条款[D];浙江大学;2011年

8 邓博;当代中国县级政府权力配置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9 潘俊强;论香港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的法理基础[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10 任峰;食品安全监管中的政府责任[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薛珍;突发事件应对中公民权利保障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张盛满;华侨参政权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马堰妮;论迁徙自由权[D];南昌大学;2010年

4 芦一休;宪政视野下地方政府办公场所的建设与规范[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孟妮妮;我国政府预算过程中的权力配置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1年

6 李俊青;行政应急状态下的公民权利保障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7 李琳琳;吴经熊宪政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岩;网络表达自由的保障与限制[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9 吴周子;人大代表制度与国外议员制度比较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10 王静;农民工选举权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阎晓杰;;关于转变军队审计力量生成模式的思考[J];军事经济研究;2009年06期

2 王一民,王一彬;弘扬优良学风 坚持理论创新[J];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3 刘源;理论创新与基层工作的创新[J];理论学习与探索;2002年03期

4 罗文博;;信息化战争与军队管理理论创新需求[J];中国集体经济;2010年16期

5 吴玲;论“三个代表”思想的理论创新意义[J];云南社会科学;2001年S1期

6 丁晋清;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的源泉[J];宁夏社会科学;2001年04期

7 本刊编辑部;理论创新推动工作创新[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8 刘相,魏焕信,朱健;高扬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旗帜(下)——试论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理论创新之方法论[J];发展论坛;2002年06期

9 刘明华;论江泽民的“三个代表”理论创新对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意义[J];江西省团校学报;2002年03期

10 翟亮,赵玉梅;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J];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凤翔;;从“依法治国”到“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理论创新[A];江苏省科社学会2001年年会交流论文[C];2001年

2 伍开昌;;试论全球化背景下学习型政党的构建[A];江苏省政治学会2002年“全球化与政治文明”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唐纯良;;坚持与时俱进 促进理论创新[A];新境界·新成果——黑龙江省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艾光明;;坚持与时俱进 推进理论创新[A];讨论“三个代表”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安庆天;;解放思想与理论创新[A];高举旗帜 继往开来——吉林省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6 姚海荣;郭杰;;坚持理论创新是党的思想建设的灵魂[A];江苏省科社学会2001年年会交流论文[C];2001年

7 陈国昌;雷万青;赵耀宏;;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的开辟与党的理论创新[A];中国共产党与现代中国[C];2001年

8 李宏林;;巨龙腾飞[A];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9 王学东;;坚持理论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A];小康社会:创新与发展——2002·学术前沿论坛文集[C];2002年

10 杨辽;;与时俱进 不断推进理论创新[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论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苏伟;“三个代表”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N];重庆日报;2003年

2 邓岩;继承陈云精神财富 积极推进理论创新[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3 程雨童 ;理论创新需要胆识和勇气[N];解放军报;2004年

4 魏伟;2001年理论创新回眸[N];陕西日报;2001年

5 记者 雷蕾;结合丽水实际 推动理论创新[N];丽水日报;2008年

6 鹿邑县公安局 尚纯江;理论创新要符合科学发展观[N];周口日报;2009年

7 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赵润元;充分发挥党校作用努力为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服务[N];太原日报;2011年

8 辽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孙洪敏;永葆科学理论的旺盛生命力[N];辽宁日报;2011年

9 于新恒;勇于理论创新[N];吉林日报;2004年

10 蒋金锵;理论创新须遵循的重大原则[N];人民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启国;创新发展论[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2 何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安尼瓦尔·阿木提;基于区域理论创新的新疆发展战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4 李相合;中国服务经济:结构演进及其理论创新[D];吉林大学;2007年

5 杨亮;当代中国政府危机管理的哲学思考[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6 刘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理论接受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友女;意识形态结构视域下中国主导意识形态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8 赵士兵;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视阈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9 黄泽先;均值复归与资本市场效率理论创新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10 何小英;创新得当论[D];中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顾云程;论邓小平对资本主义认识的理论创新[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古维娟;科学发展观的哲学意蕴和理论创新[D];武汉大学;2005年

3 张昭国;1956年: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探索和理论创新[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4 刘凯亚;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创新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5 胡莺;“入世”后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创新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6 兰倩;科学隐喻的理论创新功能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7 范晓丽;邓小平对实事求是的理论贡献与党的理论创新[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8 李旭东;法律经济学的理论创新及其对我国法治建设的启示[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9 殷明明;中国国际战略新理念中的新安全观及其外交实践[D];吉林大学;2005年

10 王晓刚;苏联共产党理论建设的失误及启示探析[D];河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5012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15012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20e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