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二宪法的生成与结构
本文关键词: 八二宪法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爱国统一战线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五四宪法 共同纲领 宪法修改 修正案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出处:《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2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一、历史的叠加无论就正文而言,还是就修正案而言,八二宪法都是历史的叠加。当然,任何一部宪法都可谓是历史的产物,都不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创世记",但八二宪法的特殊之处在于,它不是一段一以贯之的历史的自然的和连续的展开,而是充满诸多断裂与矛盾的历史的叠加。
[Abstract]:First, the superposition of history, in terms of both the text and the amendment, the 82 Constitution is the superposition of history. Of course, any constitution can be said to be a product of history. Neither of them can be "Genesis" in the true sense, but the special point of the August 2nd Constitution is that it is not a natural and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a consistent history, but a superposition of history full of many breakages and contradictions.
【作者单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大元;;中国宪法文本上“农民”条款的规范分析——以农民报考国家公务员权利为例[J];北方法学;2007年01期
2 李龙,滕宏庆;与时俱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3 刘保泰;;论宪政视野中的上访权——兼析《信访条例》第十八条之规定[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4 朱最新;朱孔武;;权利的迷思:法秩序中的信访制度[J];法商研究;2006年02期
5 朱最新;朱孔武;;信访制度的法理探析[J];河北法学;2006年06期
6 刘松山;;宪法文本中的公民“政治权利”——兼论刑法中的“剥夺政治权利”[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7 陈运生;;违宪法律的效力[J];法学研究;2007年05期
8 杜承铭;朱孔武;;“信访权”之宪法定位[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9 范毅;“修宪建议”与共产党执政[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10 张明新;;从宪法变迁视角看法治的发展[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陈柳裕;新中国民营经济法律制度之变迁[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2 邓联繁;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制高点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3 豆星星;修宪权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4 吴天昊;法国宪法委员会的组织与活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娟;中英立法机关财政监督制度比较[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2 刘玉新;中国人大主席团制度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3 宦盛奎;公民观念的传统与宪法[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4 高志喜;依法行政及其在地方政府管理中的实践刍议[D];山西大学;2005年
5 姜琦;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6 史平臣;中国行政诉讼制度的宪政思考[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7 钱超;中国宪法对公民劳动权的保护[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8 钟燕;功能视角下的国家元首职权[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9 李雷;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宪法的实施[D];贵州大学;2006年
10 李永杰;毛泽东宪政思想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郝铁川;论良性违宪[J];法学研究;1996年04期
2 强世功;宪法司法化的悖论——兼论法学家在推动宪政中的困境[J];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明;;分税制、财政转移支付与国家理性——宪定央地关系之视角[J];公共管理高层论坛;2010年02期
2 刘练军;;《共同纲领》:民主与联合共识的文本化[J];西部法学评论;2011年04期
3 涂四益;;五四宪法之公民权利义务规范的特点——兼论与苏联1936年相关宪法规范的区别[J];法学评论;2011年04期
4 刘良志;;论我国宪法修改制度的完善——从程序规范的角度[J];经营管理者;2011年15期
5 薛剑符;徐凤江;李华忠;;五四宪法研究综述[J];理论观察;2011年03期
6 莫纪宏;;论执政党在我国宪法文本中地位的演变[J];法学论坛;2011年04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方明;;中国财政转移支付的宪政透视[A];2010年“海右”全国博士生论坛(公共经济学)“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公共政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刘婧娟;;中国宪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3 管华;;新中国宪法学研究的十大关键词——以宪法学年会综述和年度综述为基础的分析[A];陕西社会科学界第3届学术年会辉煌6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道路专题论坛文集[C];2009年
4 管华;;新中国宪法学研究的十大关键词——以宪法学年会综述和年度综述为基础的分析[A];道路·创新·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9)学术年会优秀论文[C];2009年
5 朱孔武;;民营经济发展与宪法改革模式的选择[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册)[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蒋惠岭;谁能让中国宪法觉醒[N];法制日报;2007年
2 ;郑万通秘书长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修正案》答记者问[N];人民政协报;2004年
3 杨中旭;监督法风风雨雨20年[N];中国改革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秦旭东;监督法20年破壳[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5 周佑勇;村民自治权利司法救济的突破口[N];学习时报;2007年
6 杨秋吾;新中国第一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和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N];中国档案报;2002年
7 记者 李庆明 胡海燕;各地学习贯彻宪法和政协章程[N];人民政协报;2004年
8 林燕;从民主法制到依宪执政:流变与反思[N];检察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薛剑符;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视野下的五四宪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钟燕;功能视角下的国家元首职权[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2 王燕;当代中国宪政理念初探[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3 王熙文;由劳动权概念分析引发的修宪建议[D];苏州大学;2007年
4 曾冠雄;宪政之路比较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5 孙景兰;中国反宪政主义因素探析[D];黑龙江大学;2009年
6 蒲林;论立宪技术[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7 肖振兴;从建国以来宪法的修改看马克思主义宪政思想中国化[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8 李晓辉;法理视野中我国宪法权利的评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邢振文;我国宪法稳定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李晓丹;我国少数民族权利的宪法保障[D];石河子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5399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1539952.html